
圖片發自簡書App
《琅琊榜》劇中人物要說最大受益者應數靖王,他從一個不受寵的皇子,到一步步得到皇帝信任,成為享有特權的親王,最終成為至尊無上的一代君主,真可謂“屌絲”王逆襲成功的典範。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孤傲倔強,直言率真,不擅權謀,雖戰功累累,但多年來頗受梁帝冷落。可劇中這樣一個人們眼中低情商的人卻最終成為了大赢家,我想這種超越常态的結局或許就是觀衆喜歡這一角色的原因。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人說靖王的成功純粹是撞了大運,要是沒有梅長蘇,皇位對靖王來說,遠如浮雲,想都不用想。可我想說的其實他的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正如梅長蘇所言,我别無選擇。是呀,梅長蘇卧薪嘗膽十餘年,來京都攪弄風雲不就是為了給赤焰軍翻案來的嗎?而梅長蘇這個心願,唯有靖王才能助其完成。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于靖王來說,祈王是他向來尊崇的長兄,小殊是他從小玩到大的好友,可他們卻一夜之間成了逆賊,讓他怎麼能相信呢!他們的死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可限于他個人的能力,實在是有心而無力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母族不顯,人脈衰敗,梁帝冷落,處境艱難,皇位對他來說,有如天邊的浮雲,他如何去和譽王和太子争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自己也無法理解為何梅長蘇這個麒麟才子會選中他,來做他的謀臣,要助他奪取王位。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梅長蘇選他的理由就是他的心性與太子和譽王不同。下面我們來看看靖王什麼樣的心性助其得麒麟之才,又是什麼樣的心性讓他的成功成為了偶然中的必然。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謂心性,指的是心和性,心即“本心”、“初心”,心是天生的,可它是空無一物的。性是“本性”、“天性”,是固有存在的。從古到今,關于人性的善惡争論不休。孟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人與禽獸的區别在于人有善性,“人之異于禽獸幾稀”,人和禽獸的差别就在那“幾稀”善性,沒有這一點點的善性,人無異于禽獸。

圖片發自簡書App
心和性的關系,心可視之為容器,性是内容物,必須在本心裡操作人性的那一點善,這顆心才能變成善心,否則就成了放縱之心。心性之不同就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在言語表情行為中有無操作那一點善性。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最大心性特點是他堅持自己做個良善之人,不為環境利益所變,他有穩定的善心。對于兄長和朋友的冤屈,他無法視而不見,他決不為已私利而趨炎附勢,也決不利用親近愛,更不傷及無辜。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告誡自己的謀臣,絕不允許利用像郡主一樣的良臣來助其籠絡人心,更不能容忍炸毀私炮房傷及無辜百姓類似事件來沽名釣譽。坦言自己生平讨厭玩弄心機之人,即使助其登上王位,将來也未必會給他榮耀。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認為有些事不能利用,有些人不能傷害,有些原則不能破,他決不做那樣的人,否則将會寝食難安。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一點是他和譽王、太子心性最大的區别,以緻于既得不到父皇的寵愛,也沒能經營出半點人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恰恰是這一點讓他獲得了梅長蘇的絕對支持,用梅長蘇的話來說,靖王有赤子之心,将來必是有德行的皇帝。現實生活中既要有德行,還要有謀略,正如梅長蘇所言,有時德為先,有時才為主。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得長蘇是一大幸事,他保證靖王不用做權謀之事,他是從地獄裡走出來的人,這些陰詭之事都由他自己來承擔。現實生活中确實難找一位曾是小殊的梅長蘇啊,這也是靖王值得我們豔羨之處。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心性第二個特點就是他敢付出敢承擔。明知赤焰軍之案會惹怒父皇,卻絕不放棄争辯之機。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夏江提起抓到十三年前赤焰逆犯衛峥,并将腰斬示衆,靖王聽了很激動表示自己有異議,梁帝大發雷霆質問靖王是否對他當年的處置不滿。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堅持要從懸鏡司的地牢裡救出衛峥,梅長蘇知道靖王救衛峥是為情義,但這是百害而無一利的行為,靖王不聽勸阻,執意要救出衛峥,就算落入譽王及夏江的圈套,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救人。畢竟衛峥是林殊曾經的部屬,林殊有如此念兄弟之情的靖王為友,也是千年難遇,為此梅長蘇如何能不感恩付出。

圖片發自簡書App
郡主有難,他敢冒生命之險挾持太子救她于險境。事後勇于承擔,自動請罪,絕不多言求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遠伯之子被殺一案,甯國公被判秋決,查抄家産,案件審得非常漂亮,但靖王隻得梁帝幾句誇獎;而隻是沒添麻煩的譽王卻得了重賞。付出多于回報,即使他人打抱不平,他也隻一句:一向如此,不必動氣。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糾結所付成本,也不抱怨所承擔的代價。對此,連譽王及其母後也不得不佩服其為人,感歎靖王隻要當下不說,曰後便不會再多言。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此長年征戰于外,得不到親王之位,無法探視母親也在所不惜,初心不改,他認為自己所做之事,不是為了給别人看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心性第三個特點就是他是一個多情且長情之人。雖然長年征在沙場,軍功累累,可他情感豐富而細膩。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念長兄祈王長情,雖然自己人脈不廣,勢力不強,可是不顧得罪他人而照顧祈王遺腹子庭生。

圖片發自簡書App
也正因此,得到了霓凰郡主等人的尊重及傾力相助,郡主幫忙教訓了公公,梅長蘇也表示過些時日他會想辦法把庭生接出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靖王身邊的朋友也是重情重義之人,此為靖王成功又一法寶。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了祁王,為了小殊,為了所有人,靖王開始參與奪嫡,可是畢竟這是一條兇險之路,他擔心母親安危。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母親靜嫔無權無勢,不受恩寵,雖覺得兒子奪嫡之路很難,可是她讓靖王不要顧慮她,說成也罷,敗也罷,隻要我們母子共擔,生死又何懼。有母如此,有親情如此,何懼之有。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對好友林殊的生活習性一直銘記于心,見梅長蘇想事情時會無意識的搓動手指,憶起好兄弟林殊也有這樣的習慣而傷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靖王把林殊曾用過的弓箭擺在書房,梅長蘇見了準備觸摸自己曾用過的武器,靖王阻止了,希望梅長蘇不要介意,說那是朋友的遺物,朋友生前最不喜歡陌生人動他的東西。這讓梅長蘇萬分感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于他的朋友來說,知道他是如此一成不變地對待友情,那種感動應該是無以言表的吧,所以梅長蘇誓死也會護着靖王,士為知己者死,這絕非條件利益平衡所能得來的友誼,着實令人欽慕,這樣心性的人即使言語不夠漂亮又有何關系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太皇太後仙逝,大梁進入國喪期,孝禮嚴苛,所有皇子都必須留在孝殿内,不得随意進食。嬌生慣養的太子、譽王經常違規,唯有靖王嚴守孝禮,誠心祭拜。表明孝禮在心,自己願意守。大臣們見證了靖王對長輩的敬重之情,對靖王的孝心贊譽有加。

圖片發自簡書App
總之,靖王雖剛硬倔強,言辭直白,不善變通,貌似不通情理,情商不足。可是畢竟情商之下是善心,言語表情行為都是表達善心的媒介,而相較于言語,行為的功效遠勝于言語,畢竟事實勝于雄辯,說的再好不如做的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還有什麼比之靖王生活中那一樁樁一件件的善行更有力量的呢?這才是情商的最高境界,或許這顆善心才是靖王逆襲的終極法寶。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