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樁公案,很邪性,
絕對是腦洞大開,曲折驚險,
能叫人看出一身白毛汗~
01
唐憲宗元和年間,在博陵(今河北安平縣)城南,有個姓杜的讀書人,姑且稱他杜生吧。
一日,杜生途經汴州,進了一座招提院上香。
招提院,即民間私造的寺院。
清人宋應麟在《雜識》中解:“私造者為招提、若蘭,杜枚所謂山台野邑是也。”
妥妥的違建。
遇上城管,拆你沒商量。
無意中一瞥,一個相貌吓人的苦行僧映入了杜生的眼底。
一道醜陋長疤,自眼角至嘴角,斜貫鼻梁。
沒把腦袋斜切兩半,當算燒了高香。
杜生好奇心生,湊上前一再追問疤瘌是咋來的?忒狠了點。
苦行僧沉悶半晌,終慘然長歎道:“是隔壁老王砍的啊!”
額,隔壁老王,自古至今,無處不在。

02
原來,苦行僧的老家在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家裡有父母兄嫂。
大哥頗善經商,素以販賣魚蟹河鮮來養家糊口。
這年,大哥跑了趟江南,沒少賺錢。
第二年,又去了,卻遲遲不見歸,連個音訊都沒有。
直到第三個年頭,總算傳來了消息。
卻是噩耗。
大哥已遭遇不測,淹死在了海裡!
一時間,全家人皆悲痛錐心,天塌了。
但讓苦行僧(彼時尚未出家)始料不及的是,大哥喪祭未過,突然有個從漢南回來的商販找到他,言辭鑿鑿地宣稱大哥并沒死。
隻是做生意賠了,賠得身無分文,加上自卑,實在無顔面見父母,于是就在漢南流浪,靠乞讨度日,過的那叫一個慘。
苦行僧聽罷,禁不住悲喜交加,次日便匆匆趕往漢南尋大哥。
這一走,便是七八天。
但說這日,剛踏進南陽地界,苦行僧的那顆心,便“嗖”的一下子吊到了嗓子眼裡。

03
當時,夕陽已沉,夜幕降臨。
一陣陰風卷來,苦行僧在接連打了幾個寒噤後,惶惶收住了腳。
糟糕,迷路了!
身前身後,杳無人煙;
頭頂之上,烏雲密布;
一場大雨,即将來臨。
所幸,舉目四望之中,苦行僧瞅見了一戶人家。
“當當當”,敲了半天,一個老妪才從門縫裡露出了臉。
“我是過路的,不是壞人。讓我暫歇一晚行嗎?”苦行僧央求道。
“趕緊走。這兩天出了個殺人犯,官府追查正緊,我可不想惹麻煩。”
老妪驅趕罷,“嘭”的一聲撞上了門:“從這兒往南走,也就三五裡,有座招提院,想住去那兒住去。”
眼見陰風越刮越急,豆大的雨滴噼裡啪啦地往下落,情知再求下去也不會有結果,苦行僧忙掉轉屁股,加快腳步奔着南邊去了。
連跑帶颠,大約走了四五裡,竟然紮進一片爛泥草地,哪裡有啥招提院?
苦行僧愈發膽突,隻得緊咬牙關,拼力往前跑。
蓦地,前方隐約出現了一豆燭光,搖搖曳曳,将滅未滅。
有燈火,必然有人家。
苦行僧心下暗喜,朝着燭光奔去。
奇怪的是,那燭光看起來很近,仿佛就在眼前,可一口氣走出十幾裡,總算看到了一座建于山角護壕邊的老屋。
“有人嗎?我是過路的,想借宿一夜。”苦行僧邊喊邊伸手推門。
“吱呀”,“吱吱吱……呀……”
門開了。
有人。
燭光映照下,是一屋子的…
屍體!
橫七豎八,或躺或卧;
腥臭刺鼻,猙獰可怖。

04
看過《僵屍肖恩》吧?
接下來的場景,與之如出一轍。
就在苦行僧吓懵之際,夜空驟然滾下一個悶雷,咵嚓炸響。
餘光裡,隻見一具女屍不緊不慢扶正腦袋,僵硬站起,接着笑嘻嘻一個前撲,徑直躍來。
索命女僵啊。
苦行僧那見過這般陣勢,嗷嚎一聲媽呀,抖顫着一雙麻花腿踉跄而逃。
雨夜裡這一逃,又是七八裡地。
行将累癱,路邊出現了一戶人家。
而此時,雨停雲散,月亮也挂上了半空。
苦行僧拍拍怦怦狂跳的胸口,穩穩心神去叫門。
誰料,門闆虛掩,隻一搭手便無聲開啟。
在院中中門外,有個小廳。
廳裡靠牆擺着一張木床,但沒人。
連驚帶吓,折騰半夜,苦行僧正欲過去歇息歇息,隻見一個滿臉虬須,狀若三國張飛與梁山李逵合體的糙漢子,手提一柄鋒利長刀,惡叨叨跨進了門。
苦行僧見狀,哪裡還敢動敢叫?隻是緊貼牆壁,死死捂住嘴巴屏住了呼吸。
糙漢子坐墩上床,似在等啥人。
片刻之後,院中傳來了窸窣聲響,糙漢子急忙迎出。
苦行僧剛要松口氣,糙漢子提着包裹,帶着一個年輕女子重又回了屋。
“這屋裡,不會有人吧?”年輕女子緊張兮兮地問。
“應該沒有,我找找。”
糙漢子說着,将刀一橫,繞着牆壁畫起了圈。
刀尖入壁,歘歘劃來。
靠牆而立的苦行僧不敢跑,隻得将牙一咬:我豁出去了,劃吧。
于是,一道長疤自眼角至嘴角,斜貫鼻梁,就此落臉。

05
沿牆壁劃一圈,确信無人發覺後,糙漢子領着年輕女子隐入了夜色。
臉頰受傷,詭屋陰森,苦行僧不敢逗留,也跌跌撞撞逃出了門。
不知走了多久,腳下突然一側歪,咕咚,跌進了一口廢棄枯井。
枯井很深,黑咕隆咚,啥也看不到。
苦行僧疼得揪心,伸手往周遭一摸,頓又媽呀慘叫,吓昏過去。
要不怕才叫活見鬼,懷裡竟摟住了一具死屍!
是個女子。
半夜無話。
人都吓暈了,還有啥廢話?
及至天色放亮,有人找到了枯井。
打着火把往下一照,發現了苦行僧和女屍。
而那具女屍,恰是被糙漢子帶走的年輕女子。
原來,主家見女兒丢失不見,便差人四處尋找。
眼下,見女兒死于苦行僧懷裡,苦行僧又滿身是血,主家自然認定他是害命兇手,拳打腳踢好一通胖揍後報了官。
“大人,草民冤枉啊。”苦行僧扯着哭腔,大叫冤枉。
“說說看,怎麼個冤枉法?”縣令問。
“這個,活久見,說來太tmnnd的詭異了。”
苦行僧比比劃劃,将出尋大哥,半途迷路,老屋女僵,糙漢子以刀畫壁,枯井詭遇等一系列奇譚,來了個竹筒倒豆子,邊倒還邊在心裡嘀咕叫苦:
就這經曆,比天方夜譚還扯,鬼才信。這回,我是死定了。
焉料,縣令大人居然就信了:“原來如此。放了他,速速抓捕糙漢子!”
06
嘚啵至此,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樁公案編得太爛,純屬胡謅八扯,沒個章法。
但事實是,此事出自唐代荥陽人谷神子所著傳奇集《博異志》,後被輯入《四庫全書》,篇名《崔無隐》。
且說突然被宣告無罪釋放,苦行僧徹底懵逼。
懵頭懵腦剛走到漢南地界,就看到路邊桧樹下坐着一個老頭,問他是不是來自大梁?
苦行僧如實相告,又将這一路的離奇經曆嘚啵一遍。
老頭聽罷,擺上卦,一二三四五,掐起了指頭。
“人啊,都是有前生來世的。你前生有兩個老婆,可你都辜負了她們。”
苦行僧将信将疑:“我有那麼花心麼?”
老頭:“昨夜你迷路,走進了亂葬崗。在老屋裡突然跳起、追你索命的女子,其實是你大媳婦。被殺死在枯井裡的那個,則是你的小媳婦。”
苦行僧:“那劃傷我臉的糙漢子呢?”
老頭:“你前生花天酒地,夜不歸宿,傷透了小媳婦的心。寂寞之中,她找了相好,也便是那糙漢子。他的前生,可是個風流倜傥的公子哥。他誘她私奔,卻将她賣入勾欄院,吃盡苦頭,爛病而死。而這一切的罪因,都由你而起啊。”
敢情,報怨來了。
苦行僧唏噓:“那縣令呢?”
老頭:“他是你前生的娘。”
難怪會信我,沒用刑沒下獄,原來是我娘。
“那你咋知道這些?”苦行僧又問。
老頭嘿嘿一樂,随即消散無形:
“我是你前生的爹。”

07
果真是,善惡恩怨,皆有所報。
前生作孽,今世來還。
苦行僧深感心愧,遂披剔出家,以遊方苦修來贖罪,以求心安。
至于他的大哥,終也沒能找到。
糙漢子則被抓捕歸案,斬決于市。
而此事能流傳開來,也多虧了博陵人杜生的追根問底。
盡管情節詭異邪性,但于世人,似還是有幾分啟迪的。
除善惡報應外,那便是:
好好疼惜老婆,别給隔壁老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