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曆史上乾隆皇帝的繼皇後烏拉那拉氏(《如懿傳》中女主角如懿的原型)為何斷發一事,随着日前《如懿傳》等清宮大戲的熱播,一時間成為衆多“懿粉”熱議的話題。小編在《探秘〈如懿傳〉:曆史上如懿斷發,乾隆竟不在場、更不知原因?》一文中,曾就當前對如懿斷發原因比較流行的三種猜測——“妒忌令貴妃(晉升皇貴妃)斷發說” “妒忌(乾隆帝作詩悼念)先皇後斷發說”和“谏阻皇帝(江南荒淫)斷發說”一一做了簡要分析,發現這三種猜測都有經不起邏輯推敲之處。那麼,曆史上的烏拉那拉皇後究竟是為何斷發呢?

...

《如懿傳》劇照

從有據可查的曆史文獻中,我們或許可以從曆史當事人的一些隻字片語中,探尋出“斷發皇後”這一曆史迷案的真相。

據乾隆三十年三月初三日乾隆皇帝發給副都統讷蘇肯(烏拉那拉皇後的侄子)的密信上谕記載:“前近,朕恭侍皇太後駕臨杭州,正欲返回,于啟程前之日,皇後忽然想要出家,肆行翦發。身為皇後,所行如此,着實不像話。”在這份密信上,乾隆皇帝非常明确地指出,皇後“肆行翦發”的原因就是“忽然想要出家”。

與之相對應,乾隆三十年六月廿四日讷蘇肯向乾隆皇帝上奏了《謝恩折》。這份《謝恩折》開宗明義,明确提出是“奏因皇後擅自剃發欲意出家頒谕削侯爵留任而謝恩折”,再度重申了皇後“擅自剃發”的原因就是“欲意出家”。

...

《如懿傳》劇照

以上曆史文獻,非常明确地指出了“皇後斷發”的原因,就是“(皇後)想要(欲意)出家”,并沒有坊間流傳的嫉妒、瘋惱等其他情由。事發後,乾隆皇帝第一時間作出的決定就是“令後先還京師”;同時,他還在十五阿哥的請安折上作出禦批:“再令阿哥公主福晉們進去,福隆安有持去的旨意,你看著,阿哥們念,他(烏拉那拉皇後)怎麼禮、做何光景,一一記下,不必寫折子,涿州接駕你再奏。”“跟了去的女子三名,當下你同福隆安審問他們十八日如何剪發之事,他們為何不留心,叫他們出去他們就出去嗎?要尋自盡難道他們也裝不知道嗎?”“谕王成皇後此事甚屬乖張。如此看來,她平日恨我必深。宮外圓明園他住處、淨房,你同毛團細細密看,不可令别人知道,若有邪道蹤迹,等朕回宮再奏,密之又密。”

...

《如懿傳》劇照

從乾隆皇帝的禦批中,我們不難看出:一方面,皇後剪發時,乾隆皇帝并不在場,不掌握第一手情況;另一方面,乾隆皇帝對烏拉那拉皇後“忽然想要出家,肆行翦發”的行為不僅震怒,而且非常疑惑,不能理解。所以,他又是要讓人觀察皇後接旨時的反應,又是要審問侍奉宮女“為何不留心,叫他們出去他們就出去嗎?要尋自盡難道他們也裝不知道嗎?”,還猜測“她(烏拉那拉皇後)平日恨我必深”,甚至派人進一步深入徹查原由,并且明确指出“若有邪道蹤迹,等朕回宮再奏”。

...

《如懿傳》劇照

在這裡,可能會有人質疑,即便皇後斷發是為了出家,但放着好好的皇後不當,烏拉那拉氏又為什麼要出家呢?是不是乾隆皇帝對烏拉那拉皇後冷淡、薄情所至呢?

小編認為,從有限的史料分析,烏拉那拉皇後萌生“出家”的想法,絕不是臨時起意的沖動舉動,而是經曆了潛移默化漫長過程後做出的一個冷靜的決定。

有學者探析,烏拉那拉皇後自乾隆二十年喪女(四月二十二酉時,皇後所生的皇五女夭折)、乾隆二十二年又接連喪母折子(三月皇後母親郎佳氏去世,七月二十四日子時皇後所生皇十三子永璟夭折)之後,除了偶爾參加一些禮儀性的儀式出場外,就很少露面主持或參加什麼大的活動了。據有限的檔案記載,這段期間,烏拉那拉皇後似乎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潛心禮佛方面。常年醉心于佛法之中,為日後烏拉那拉皇後看破紅塵、肆行出家種下了無形的種子。

...

《如懿傳》劇照

抛去電視劇的影響,從史料記載中客觀公允地分析,曆史上乾隆皇帝在烏拉那拉皇後斷發之前,對這位皇後的關懷雖比不得孝賢純皇後那般情深意重,但也明顯不失于一個皇帝對一個皇後的關懷本分。

...

《如懿傳》劇照

從曆史檔案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在孝賢純皇後崩逝後,盡管受喪期内不能立後等道德禮制影響,但為了讓烏拉那拉氏順利主掌六宮,乾隆皇帝專門為她首創了“攝六宮事皇貴妃”的名号,并給了她種種皇後待遇。據查,清朝的“攝六宮事皇貴妃”僅有兩位,分别是乾隆皇帝的繼皇後烏拉那拉氏和道光皇帝的孝全成皇後鈕祜祿氏。同時,清代以冊立後妃祭告各地神靈的僅有4次,烏拉那拉氏一人就占了兩次,因冊封皇貴妃祭告神靈的更是僅有她一例;另外,因冊封妃嫔令文武百官齊穿蟒袍補服慶賀在清代更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到正式冊立烏拉那拉氏為皇後時,乾隆皇帝又将這些盛大繁瑣的禮儀認認真真走了一遍,相當于乾隆為烏拉那拉氏辦了兩次立後典禮。

...

《如懿傳》劇照

立後大典不到一個月,乾隆皇帝就帶着烏拉那拉皇後巡幸嵩洛、展谒祖陵;之後不久,皇帝又帶着皇後南巡,還去了木蘭秋狩。之後幾年,烏拉那拉皇後又連生了二子一女。她開始生育時35歲,在乾隆皇帝的後妃中屬于年紀最大的,但為皇帝生育子女的數量卻并不少于其他年輕的後妃,尤其是生皇十三子永璟時,烏拉那拉皇後已經是38歲的高齡産婦了。所有這些,都至少說明,乾隆皇帝對這位繼皇後非常中意,并且也給了這位繼皇後足以傲視于清朝史籍的曆史殊榮。即便是烏拉那拉皇後肆行斷發的前不久,乾隆皇帝還在南巡途中為烏拉那拉皇後隆重慶祝了四十八歲千秋;皇後生日當天,乾隆皇帝不僅恩賞了王公大臣,還賞賜兵丁兩月錢糧,甚至讓人感覺乾隆皇帝是在有意地讨這位烏拉那拉皇後的歡心。但乾隆皇帝的種種所為,終究沒能挽回烏拉那拉皇後執意出家的念頭,最終于乾隆三十年閏二月十八日,發生了烏拉那拉皇後肆行斷發、請求出家的事件。

...

《如懿傳》劇照

小編最後要歸納的是,曆史上烏拉那拉皇後斷發的真正原因,正如乾隆皇帝自己所述,就是“欲意出家”。斷發一绺、覆水難收。自此,乾隆皇帝已經着實不知究竟該如何處理這樣一個執意要舍去三十餘年夫妻情分、遁入空門的皇後了。所以,他隻能無可奈何地用一句“皇後瘋了”來向世人、向曆史做一解釋。

從某種意義上講,乾隆皇帝是在幾經查思之後,才默認了烏拉那拉皇後斷發出家的事實,故而在事發後三個月,乾隆皇帝才下決心收回了皇後的四份冊寶;之後,乾隆皇帝又幾經掂量,皇後除了執意出家之外,确實沒有明顯失德之處,盡管皇後自己早已“四大皆空”置皇後之位于度外,但作為皇帝終究不能不顧及皇家顔面,隻得保留皇後尊号,“不廢而廢”。

...

《如懿傳》劇照

于是,便有了之後的烏拉那拉皇後崩逝降低喪儀标準、不進谥号、不設牌位、草草入葬等種種迷案。這看似乾隆皇帝無情,卻也滿足了烏拉那拉皇後踏出紅塵、執意出家的幾分期許。

...

《如懿傳》劇照

在烏拉那拉皇後崩逝12年後,68歲的乾隆皇帝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那拉氏本朕青宮時皇考所賜側室福晉,孝賢皇後崩後,循序進皇貴妃。越三年,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優容如故。國俗忌剪發,而竟悍然不顧,朕猶包含不行廢斥。後以病薨,止令減其儀文,并未削其位号。朕處此仁至義盡……”帝後情誼,可見一斑。

...

《如懿傳》劇照

推薦閱讀:

《如懿傳》裡的“渣渣龍”乾隆皇帝在曆史上算得上“十全老人”嗎?

(圖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