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盜墓筆記》這個IP已經注定淪為資本作踐下的笑話了。然而我終于等到了這一天,一個沒有頂着《盜墓筆記》這個名字的作品,完美重現了《盜墓筆記》的靈魂。

《盜墓筆記》是我的青春,我記得第一次聽到《盜墓筆記》投入千萬将作為第一批網絡劇進入我們視野的興奮,我記得我和室友守着一起掐點等首映的期待——也記得第二天早上我和微博上的粉絲們衆口一詞的咒罵和失望。這麼多年,每一部上映我都會去看,電影我也會去追。然後從失望到麻木,大家想必也和我一樣,《盜墓筆記》這個IP從最初“我要把你上交給國家”、“屍蟞萌萌哒”的嘲諷出圈到最後的波瀾不驚,大家已經習慣這個IP的爛。然後我們卑微的從稍微、哪怕稍微好一點的改變裡拼命的尋找其中的閃光,去剝離其中的不良,去繼續維護這個IP。而經曆了灌水、亂改之後,我終于見到了我的青春活在我眼前。

其實IP劇好不好拍?我的答案是好拍,因為劇本和故事、人物本身就已經經過了市場的考驗,換句話說,故事和人物,他們本來自己就是有粉的。演員和劇組要做的是重現他,努力的将自己套進這個殼子裡,哪怕僅僅能做到八分,那麼在原作品的加持下,演員也因為成為了“他們”而能得到原來人物的粉絲和熱度。

然而就是這樣——這幾年的IP劇拍得好也寥寥無幾,他們不知道IP劇要這麼拍嗎?我覺得恰恰是他們太清楚了。所以所有人都想走捷徑,所有人都想要這份屬于角色和故事的熱度。能演不能演都死命往上面套,拿不到主要角色就給自己的角色加戲,不能拍的就修改得容易拍——反正原作粉絲寬容度高。然後,整個故事的内核和角色在熒幕上完全變了樣。《盜墓筆記》這個IP尤其,太熱門了,所以尤其想蹭熱度和讨巧的就更多,我萬萬沒有想到,到了今天,一部從名字都脫去盜墓名字的作品反而謙遜的做了這點。

這部作品,絕不是樣樣頂尖,然而卻是最謙遜和用心的。

演員我看到有彈幕說換老演員更好,對,胖子選角不貼,吳邪的演技也有限,他和黑花部分時候情緒一激動就大嚷大叫的咆哮式演技有時候顯得千篇一律。但是隕玉前胖子陪天真一次次的倒掉水,古樓裡鐵三角互相為彼此犧牲,當天真背着他們說“一定要帶你們回家”,當角色的靈魂和魅力附在及格線以上的演員上,哪個好好看故事的人能不愛他。而且部分選角有點有趣。

吳邪的演員和部分的表演總讓我能聯想到《沙海》的黎簇,我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故意為之,但是我很喜歡,因為黎簇本就是吳邪原本的樣子。而小哥……《沙海》的時候有人跟我說過,這個演員也是資方塞進來的,我記得我如此回應:我不在乎演員來自哪裡,隻要他适合,而他回憶中的幾面,不論演技,他就是最貼近這麼多年讀者筆下的張起靈的形象。這部劇我看到他的演出,他真的對得起我當年的評價。這是這麼多版最貼小哥氣場的角色。前期對吳邪沉默又克制的幫助,單薄又冷清不似人的氣質,絕對不會和吳邪顯得過度gay也不會顯得像個沒有存在感的工具人。他是張起靈,就是從無數讀者同人圖裡走下來的張起靈。朱一龍和秦昊用自己的演技讓觀衆忘記自己而貼合角色,那麼肖宇梁就是硬生生憑借先天條件演活了這個角色。

一部好的作品不是演員一個人能成就的,全體認真、及格線上、個别演員(二叔和裘德考)氣場和演技拔尖高挑的時候,我覺得沒有問題,有更好的演員當然好,但是如果沒有也無妨。好演員演的爛片還少嗎?

劇情上,我覺得已經完美得無法挑剔了,我感謝劇組的用心。沒有加感情戲,沒有原創角色,加戲和拖時間的時候戲份全加給黑花這種我們原著很熟悉但是戲份少的角色了,真的,很聰明也讓我感謝劇組的尊重——沒有書粉去看《盜墓筆記》是沖着感情線看的。而小哥失憶時候醫生是梁灣,那種小細節,沒有看完盜墓筆記前後番外等等,還真的補足不了。這部就劇情上已經勝過了其他所有的《盜墓》改編劇,因為他的劇情,沒有編劇的自作聰明,就是久經市場考驗的原著。

特效——我覺得網劇有這特效你們都該偷笑了,還要什麼自行車。經過第一部《上交國家》的洗禮,我覺得後面什麼特效我都能接受,而特效和場景上,确實從《沙海》到《重啟》,一部比一部的場景和特效上都更下功夫,慢慢甚至轉入實景拍攝,這是這個IP唯一一個在進步的點。

實話實說,這劇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劇,演員上還有能改進的點。但是說真的,作為IP劇,尤其是《盜墓筆記》這個IP的改編劇尤其值得高分和絕對的贊美。因為這是最具有《盜墓筆記》靈魂的作品,是不需要我們辛苦的删減去水、不需要我們勉強稱贊“雖然XXXX,但是演員真的棒”然後難以二刷的作品,是我們可以全程看着不快進并且可以大聲向别人宣告:“這就是盜墓筆記!你們快點去看!超級好看!”而不違心的作品。

放假這三天我白天黑夜補完了二十三集根本不願意也不想停下來。我覺得活着真好,活得夠久,總會有那一天,有人會實現你的理想和期待,捧着你愛的作品讓他出現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