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電影《兩隻老虎》的一些感想。每個人的感想也是不同的,有導演想傳遞的,可能我沒有體會到,但就我自己看完影片的一些感受。

這部劇如果說是喜劇,那一點兒也不好笑。沖着演員走進影院,演技那是都沒得說。就是故事本身的寓意不是很明白,大概就是愛過、辜負過和錯過。基本上每個人都會遇上吧!看完窩心!年齡越大看完越窩心!


...

片中張成功拜托餘凱選的第二件事兒,是彌補辜負了的老戰友,當初因為怕老戰友還不上借款而沒有借手術費給他,戰友失明了。錢不是誰欠誰的,确實有不接的正當理由。但是日子久了,張成功才發現錢是彌補不了對昔日老戰友的情誼的,本能把酒言歡的時候,這樣的戰友卻永遠不在身邊了。當範師傅說不必投資了,怕還不上,其實就是選擇不原諒當初張成功的冷血和吝啬,張成功潸然淚下,我覺得這段特别真實,确實很多事兒,做錯了,紮心了,但更紮心的是你有能力補償的時候,對方根本不給你機會。其實類似的事兒我們都會遇上,窮朋友找你借錢,超出他的償還能力,借吧,覺得自己會當冤大頭,不借,朋友就沒了。

但張成功就是個自私的商人嗎?結尾周原也充滿感情的說了張成功是好人,所以好人會做壞事兒,壞人也會做好事兒,就像餘凱旋,綁架這麼大的壞事兒,讓他做得像是幫張成功還願和贖罪。

最後,闫妮扮演的小賣店老闆娘也是活在回憶裡的人,她懊悔因為沒及時出現,永遠失去了張成功。但是她把這段沒結尾的愛戀單純的留在心中,總以為她就是張成功最親近的人,她是他永遠的“彩霞”。這是一個被張成功辜負了,或者說是被自己的心思給耽擱了的女人,如果說她真的心無旁骛地愛張成功,那麼一開始就不會和他分開。也就會像張成功說的那樣“沒準孩子都和餘凱選一樣大了”。

我突然覺得,張成功是缺少了“孩子般的純真”,不論做什麼都不敢全情投入,生怕自己付出和彙報不對等,由此導緻的一系列悔意。比如對愛情的不安全感,把友情貼上價碼,沒有實實在在的把握,就不踏實。所以也就很難能看到生活中的那些純粹、簡單的美好。這就是張成功在結尾歎息,經曆了那麼多起起伏伏,不過是一場空!做個純真的人會比較快樂吧?

想起了《東邪西毒》裡負氣嫁人的大嫂後來說的話“我以為我赢了,其實我輸了,在我最好的年華,我心愛的人都不在我身邊。”


...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