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物辯證法有一個原理,說的是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
當各部分以合理的結構構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就會大于各部分之和;當各部分結構不合理時,就會影響整體功能的發揮。
整體的性能狀态會影響部分的性能狀态及其變化,部分也制約着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整體起決定作用。
這種辯證思維,若放在對人的分析上,也是适用的。
1
電影《怦然心動》中就不止一次地借片中角色來表達這種辯證思維。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講的是年少的男孩女孩發現愛情、追尋愛情的故事。
女主人公茱莉在7歲時第一次見到布萊斯便怦然心動,難以自拔。茱莉的目光無時無刻不追随着布萊斯,她熱情地幫布萊斯搬家,在學校裡也不停地追着他說話、玩耍。
尚不解世事的布萊斯對茱莉的熱情無所适從,他不喜歡茱莉幫他搬家,也不喜歡茱莉在學校裡對他表現得過分熱情,想盡辦法躲避茱莉。
一日,茱莉的父親問茱莉為何喜歡布萊斯,茱莉說,也許是因為他那雙燦爛的眼睛。父親不以為然。他告訴茱莉,不要單獨隻看一件事物,而要去看它的全部。

電影《怦然心動》
2
茱莉初時并不明白父親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直到有一天,她爬上附近的梧桐樹上撿風筝。
茱莉看到了樹上的風景。平日裡看起來,樹就是樹,房子就是房子,可是站在樹上,她看到了由一棵棵樹、一幢幢房子組成的小鎮。
這些孤立的事物,樹木、房子、街道、草地等組成了一幅畫一般的美景。茱莉從來不知道自己生活多年的小鎮竟如此美麗,在這裡,陽光會有青草的味道,夕陽也可以有不同的顔色。
茱莉愛上了這棵梧桐樹,她經常爬上去,伫立、眺望。她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全部不隻是部分的總和,有時候全部要比部分的總和還要多。一切,正如這眼中的風景。
好景不長,因為要建房子,梧桐樹要被砍掉了。那日,茱莉正在樹上看朝陽。伐木工人來的時候,她待在樹上不肯下來,拼死抵抗,她甚至哀求布萊斯一起上來保護這棵梧桐樹。但是布萊斯拒絕了,他覺得這樣做很丢人。
茱莉最終沒能保護梧桐樹,它被伐掉了。失去梧桐樹以後,茱莉突然看到了梧桐樹以外的事物以及爬上梧桐樹的意義。
對茱莉來說,爬上梧桐樹意味着開始發現除布萊斯以外的美好事物,也開始思考布萊斯是不是她看到的全部。這是一個女孩成長的故事。

電影《怦然心動》
3
如果說布萊斯拒絕幫助茱莉保護梧桐樹這件事隻是讓茱莉感到傷心,那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則徹底讓茱莉自省,讓茱莉和布萊斯的這場“女追男”的戲碼出現了轉折。
茱莉養的雞下了很多蛋,于是茱莉每天都去給布萊斯家送雞蛋。布萊斯的家人擔心雞蛋不衛生,就讓布萊斯告訴茱莉停止送雞蛋。但是布萊斯不想和茱莉說話,于是選擇偷偷把這些雞蛋扔掉。
一天早上,布萊絲正打算扔雞蛋,茱莉恰巧走過來,看到了這一幕。茱莉質問布萊斯原因,布萊斯說,因為茱莉家的院子雜草叢生,總是亂糟糟的。
茱莉決定不再追求布萊斯,并且開始整修自家的庭院,這與布萊斯無關,她隻想讓自己的家看起來更好。茱莉開始真正為自己做一件事情。

電影《怦然心動》
4
茱莉開始明白,人的全部有時候要比部分的總和還要少。
布萊斯的父親看似幹淨利落,實則自大又自私。他認為茱莉的父親貧窮,畫的畫也不好,對茱莉一家明嘲暗諷。富有,并不能使他更高尚。
布萊斯也沒有那麼陽光燦爛,他其實有些懦弱,也有些優柔寡斷。
而貧窮,也不會使茱莉一家變得淺薄。茱莉的父親雖然沒錢,但是他善良。
因為茱莉有一個智障的叔叔,他們全家不得不省吃儉用,省下錢來給叔叔住好的療養院。所以,茱莉家的庭院才會一直無人打理,因為那會花費一大筆錢。淩亂的庭院,并不會使茱莉一家變得自私自利。
茱莉發現自己對布萊斯的悸動消失了,她很平靜地和他說再見,并安然入睡。

電影《怦然心動》
5
愛情一開始的時候,有人常常會被最初的悸動蒙蔽雙眼,深陷其中。而當熱情消退,生活來了,才發現最初的悸動也并不全是美好的。
愛情裡面最難得的是清醒。看到的并不一定是一個人的全部,了解了一個人的全部又并不一定是幸福的。有時候,因為沉浸在那些虛幻的甜蜜裡,看不到相信柴米油鹽的苦。
茱莉的清醒在于願意也敢于去看到事情的全部,并做出選擇。在這一段感情裡,茱莉終于掌握了主動權。茱莉不再追着布萊斯跑,而經過了這許多事情,布萊斯終于看到了茱莉的全部。
在過分的熱情背後,這個女孩兒自信又大方,清醒又獨立,布萊斯發現茱莉身上有想象不到的美。

電影《怦然心動》
6
當然,這部電影并不僅僅是一個“虐妻一時爽,追妻火葬場”的故事,也不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愛情佳話。
兩情相悅、郎情妾意自然是好的,愛得清醒獨立、不必低到塵埃裡更是難能可貴。希望每個女孩都能是“茱莉”,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去讨好“布萊斯”。
須知,愛情的美好并不是指愛情本身的美,那大多是荷爾蒙帶來的錯覺。不被一葉障目,在看到真實的“我”和真實的“他”或“她”之後,還有勇氣去做出一個決定,才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電影結局是一個HE,觀衆大多記住了電影裡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懵懂愛情,也有人感歎于“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的心動感。
但是,透過茱莉的眼睛,電影又給了所有想愛的、相愛的人一個啟示:你愛上的并不一定是一個人的全部,這是整體與部分的在愛情裡的給出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