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是這幾年比較流行的體裁,其中宮鬥劇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枝,漸漸地增多,而且主要以雍正,乾隆年間的居多,究其原因大約不外是雍正年九子奪嫡十分慘烈,可以演繹的故事較多,而乾隆本身就是個很有故事可寫的人,傳奇的身世,康乾盛世,六下江南,香妃,寵臣和坤,酷愛寫詩可沒一首像樣的,自封“十全老人”,能寫得着實太多太多了。

時下流行的那些清宮劇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今天來扒一扒吧。

一、人物關系

《步步驚心》和《甄嬛傳》講的都是雍正皇帝的故事,一前一後,前者是雍正的奮鬥史,關于一個皇子怎麼幹掉對手成為皇帝的故事,後者是政權鞏固史,關于一個皇帝怎麼維護王權,平衡内外,發展國家的故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懿傳》、《延禧攻略》《還珠格格》呢,都是講乾隆皇帝的,先講初戀是件美好的事兒,然後講雖然成不了唯一的,但卻可以是最特别的紅玫瑰,最後講我家的情人數不清,。所以對不起本來該記得,但确實遺忘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還好我們的孩子我封了格格,大抵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至于《金枝欲孽》講了乾隆那個不争氣的兒子嘉慶和他一衆妃嫔的故事,他是清朝少有的寫了罪己诏的皇帝,天理教都沖進宮門裡了,也真是悲催,不過他能力有限,是守成之主,唯一有名的就是“和坤跌倒,嘉慶吃飽”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部連續劇最吸引人的,是宮鬥劇早期非常出彩的一部,尤其那位鄧粹雯扮演的如妃演技真是了得,後面她演得《巾帼枭雄之義海豪情》也非常出彩,推薦中。

另外有點兒不解為什麼會選這個時代做背景,個人估計是因為寫的人少,好編筐。

二、随心所欲,想咋寫就咋寫

野史就這點好處,就象禦史一樣可以聞風上奏,想咋寫就咋寫,在《延禧攻略》裡善良、大氣的皇後,到了《如懿傳》裡搖身一變,變得心狠手辣,這也能理解,鬥争又不是請客吃飯,權力從來是血淋淋的,啥時候也沒變過。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如懿傳》曾被乾隆捧在手心當寶的如懿到了《延禧攻略》裡就成了悲催的,最後被炮灰的女配,可偏偏做女配老想逆襲,認不清現實的殘酷。這位皇後的結局在《還珠格格》和《延禧攻略》裡是一緻的,都是斷發廢後,可見這件事應該有依據,估計曆史上是真的發生過吧。

注意到沒,《如懿傳》和《延禧攻略》特别像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又象辯論的正反方,總是見佛即佛,見魔即魔,不必站隊,看個熱鬧就行。

三,貴圈真亂,老有人給皇帝帶綠帽

為了增加看點,編劇和導演老給皇帝加被綠的戲,不是被禦醫綠就是被侍衛綠,再不就是被兄弟綠,江山你享了,女人歸我了,估計是心理不平衡,好處哪能讓一人全占了?這樣的橋段《金枝欲孽》裡有,《如懿傳》裡有,《延禧攻略》裡還有,也是可憐,皇帝也不好做,各種危險多多。

所以,看的和演的都不必要當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俊男靓女看着養眼就好,看劇是殺時間的最好方式,你經常嘗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