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在看《延禧攻略》,看來看去,覺得是兩個主題,一個是宮女都愛富察侍衛,一個我是皇帝誰愛我?

人真是奇怪的動物,富察皇後因為在璎珞身上看到了年少時自己的美好,所以竭力去維護她的個性,希望璎珞可以活得肆意自由,似乎想通過璎珞代替自己的理想及願望,去實現所有人生的不圓滿。

而皇帝,富有四海,為天下之主,卻是孤家寡人,想擁有一份真情不可得也不敢得。所以遇到了璎珞和富察侍衛的兩情相悅就得了紅眼病,憑啥?我的感情都由不得自己,而你可以擁有?拆散了事。他真喜歡璎珞嗎?并不,隻是掠奪性和占有欲作崇,隻怨璎珞太不把皇帝當回事了,激起了皇帝的征服欲,憑什麼傅恒樣樣不如我,你獨獨對他青眼有加?

這讓我想起古代西方的一個惡習:有一度大領主以奪取他人新娘初夜為樂,何其相似。非關愛情,而是赤裸裸地宣示我才是最有權勢的人!

璎珞呢?她的愛太濃烈,照亮别人也灼傷自己,傅恒為救她,迫于壓力娶了爾晴,她便你若無意我便休了。她從來都是個理性大于感性的人,永遠不是個好戀人。真的愛,應該簡單而純粹,熾烈而熱情,說到底她的感情裡更愛自己。

她的内心裡對男性的認知也是有偏見的。這偏見來自原生家庭裡女性地位的低下,也來自于她親眼見到,親身感受到姐姐和皇後的不幸,男人是靠不住的,唯有自己最可靠。

而傅恒是由傳統方式教育出來的,忠君愛國,恪盡職守,行為甚至有些刻闆,這便注定了他的所有行為都守在一個圈裡,絕不能越雷池半步。

嚴格來說他和魏璎珞絕非良配,不但因為出身不同,更因為出生背景造就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同,他的愛是真愛,欣賞也是真欣賞,但既使這樣,兩人真在一起也不會幸福。

門當戶對從古到今從來沒變過。而魏璎珞絕不是皇後那樣以夫為天,委屈求全的人,她不會選擇象皇後那樣為愛泯滅個性,放棄自我,傅恒那種名門望族的家庭對她來說也是人生牢籠罷了。

富察皇後是按大家閨秀的方式教養出來的,她善良柔弱的本性完全不适合那個爾虞我詐的宮廷,就算她為了皇帝犧牲再多也無濟于事,相反,人對于自己輕易得到的從來不會珍惜,這是人的劣根性,所以她的付出命中注定是真情錯付啊。

政治從來都是強者手中的劍,弱者催命的符。所以魏璎珞一路披荊斬棘,最後她的兒子嘉慶做了下一任皇帝,她憑借着自己鐵一般的意志,超強的智商,情商及手段成了人生赢家。而富察皇後雖然出生高貴,母儀天下,卻連自己的孩子也保不住,最後隻落得香消玉殒,含恨而終了。

《延禧攻略》還沒有結束,拍得也确實很精彩,但有《甄嬛傳》珠玉在前,總覺得還是稍稍遜色,無論人物刻畫,還是台詞設計,甚至演員的演技。《甄嬛傳》端的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