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傳統人物的改造和诠釋估計是觀影大衆對電影所期待的看點之一,但大多數情況下也是觀衆所诟病的一個痛點。一般表現為:導演對原始人物及其背景解讀得不夠、導演無法把握對經典人物的重現、演員對再現人物心有餘而力不足……

...

從小到大筆者都特别喜歡看武俠、動作電影,喜歡那富有張力的武打場面以及江湖中人的恩怨情仇。此次《精武風雲·陳真》對經典人物“陳真”的改造,筆者自己還是相當期待的。對于動作電影的老牌影迷們來說,陳真這個人物算得上是耳熟能詳的了,據影片前期的宣傳中說到,這次的陳真将有離開故土前往歐洲大陸一展身手的機會,還會洋文,還會彈鋼琴,還穿西裝,打小領結……華麗麗的裝飾之下還真的讓人頗為期待,待筆者觀影之後才感覺其實……咳咳,有許多的美中不足,現實和理想差異太大,落差心理太強了……

...

先來說說讓人興奮的地方吧。“出國的經曆”豐富了陳真的曆史背景,使其成為了一個創新點,為後面的劇情做鋪墊,這很不錯,同時還能在槍林彈雨中和洋鬼子貼身肉搏,這個興奮點加深了觀衆的視覺沖擊。但是話說回來,這本是一個鋪設劇情線路,深化人物層次,加大劇情張力的一個絕好機會,但導演卻沒有好好利用起來,可惜了。

另外,甄子丹所飾演的陳真擁有的衆多“炫(zhuang)酷(bi)”的“技能”着實讓人驚豔了一番,比如彈鋼琴、說洋文、品紅酒……等等。這就比以前那個隻會上去就是幹、盲打莽撞的陳真可高了不少檔次,施展起拳腳來倒是多了那麼一丁點“儒俠”的趕腳。


...

說完了好的咱們就來談談美中不足的地方吧。

其實說美中不足感覺還是太“輕”了,應該說是缺陷、漏洞,甚至是敗筆……

讓筆者印象最深的缺陷就在于陳真性格的“前後不一”上……按理說新塑造的這個那麼有情調、文化水平又這麼高的陳真幹起架來應該承襲着一種與他自身相配的“儒雅”氣質,可在最後與日本人決戰的時候卻在那裡沒水準地無腦亂叫……瞬間又把人拉回了八十年代的那個老陳真……這種畫風的突然轉變讓人一時難以接受。要麼就直接是從前那個帶有狼性的陳真,要麼就是新塑造出來的帶有統一風格的陳真……這種“風格混搭”的陳真真心有些受不了。

...

其實最大的缺陷還是劇本和導演的問題。整部電影都太套路化、公式化,敢于創新的同時卻放不下老擔子,非要再現以前的那些經典場面,還毫無新意。其次,人物塑造和情節設置的漏洞太大——能在槍林彈雨中如虎如豹地穿梭其間的陳真居然能被日本人一悶棍撂倒……子彈都傷不了卻能被棍棒所傷……還有華工火燒日本司令部的情節,日本人的智商再次跌破下線,輕而易舉地被一幫工人搞定了(話說這都可以的話幹嘛不直接把全上海的日本人全部搞定?軍隊都不用出面了,估計這樣下去也不需要八年抗戰了……)然後工人們燒了日本人的部門後還不趕快逃離,居然都各自回家幹等着日本人找上門來把自己幹死,好像都知道日本人不知道是他們幹的一樣……(無語)到底是誰的智商捉急?這些也都是大陸抗日神劇老生常談的槽點了,都不稀得說了。

...

當然,導演這麼做的原因我們也都知道——不過就是為了推進劇情嘛……但這也太沒智商了,漏洞太大了,讓觀衆瞬間失去了對電影的信任感。經典情節的刻意強調以及智商不夠的劇情設置導緻整個故事的基調和精神上都趨向于萎靡和空洞,到最後就變得空有形式而無内涵了。本以為新版的陳真在有新意的同時依然承襲着家國精神,誰曾想到最後卻變成了一部“因自己的大意落入敵人的圈套,繼而實現自己的個人複仇”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不得不說大衆的期待與滿意度在觀影後降了不止一個維度。

...

一句話,創新是高品質的創新,而不是既無腦又死抓不放老擔子的翻拍。有質量有内涵的新诠釋我們是歡迎的,既無腦又毀經典的騙感情的套路還是快快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