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時常可以在身邊發現完美的人設,他們的人生似乎一帆風順,走到哪裡都自帶光芒,或許你很難從他們身上發現瑕疵,隻能感歎,真是上帝的寵兒。
最近重溫《絕望的主婦》,這部經典的老劇透着太多人生哲理,在生活中,我們往往隻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而這部老劇卻在展示表象之後,一層層揭開,讓我們看到事物的實質。
這部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布裡,她是一個特别的存在,有着執拗的強迫症,追求完美,不允許出現一點點瑕疵。
對内,她家務可以做到完美,整個家庭都呈現出一絲不苟的狀态,對外,她衣着得體,發型也不允許有任何的飄絲,總是嚴謹到極緻。
可以說,不了解一切的外人來看,她是一個完美的女人,漂亮,溫柔,舉止得體,高雅,優秀,似乎沒有她不能解決的事情。
在外人看來,他們全家都生活在幸福中,老公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性格也很溫和,一兒一女聽話乖巧,整個家庭透着溫馨。
可事實是這樣嗎?
在布裡長期的控制和壓迫中,整個家庭都出現了問題,丈夫由于受不了這樣的壓迫,要和布裡離婚,布裡無法接受完美的家庭表象出現變化,想盡一切辦法阻止雷克斯離婚,但由于知道了雷克斯的外遇,布裡也采取了相應的報複,最終導緻雷克斯被布裡的情人害死。
一兒一女也在布裡的這種完美設定中走向了極端,兒子成了同性戀,女兒更是叛逆,勾引閨蜜的男友導緻未婚生子。
劇情是需要藝術渲染的,也許比現實誇張的多,但完美人設的背後,或許潛藏了太多的悲哀,為了在旁人面前生活完美,而努力克制本我,不清楚布裡自身是否感到開心,相信她也承擔了太多的壓力,由于她這種對于完美的追求而對旁人施加的壓力卻是巨大的。
很多時候生活是給自己過的,如果一味的在意旁人的評價,将生活塑造成完美,那勢必自己承受了太多不為人知的壓力。
前段時間很紅的《都挺好》講述了蘇家人的故事,和布裡一家類似的是,他們家也特别“好面子”。
整個蘇家,以蘇大強為首,他什麼都要求好的。蘇明哲也是為了面子,打腫臉充胖子滿足老爺子的需求。
即便在失業的時候,他也不願意将實情和家人分享,而是自己扛着,還将壓力轉移給了自己的妻子吳非,
吳非希望他認清事實,接受現狀,先把工作的問題解決掉,哪怕做藍領能夠維持生活也是好的,但蘇明哲要面子,他始終都不肯降低自己的身份,即便因此找不到工作,也要選擇逃避來維持表面風光的生活。
雖然自己已經失業了,但面對老爺子的無理要求,他選擇犧牲小家的利益來滿足老爺子,打着孝順的名号,其實是為了在他人面前有面子。
我們處在一個壓力的社會,攀比之風盛行,大家内心都渴望被人仰慕,可能會忘記生活的本質,将面子作為生活的重點,卻忘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
蘇明成一家為了面子各種消費,外在繁華卻是個空架子,家裡沒有多餘的存款,遇到用錢的時候也隻能幹瞪眼,蘇明哲為了揚眉吐氣,沖動投資,最終打了水漂。得不償失。
蘇家的三個男人一直都在為面子活着,早已忘記幸福的本質是什麼。
曾經在論壇看到一位成功人士的發言,他和他老婆都屬于高收入人群。當他們剛剛步入高收入人群的時候,也像大多數人一樣,購買各種奢侈品,将外在裝扮的富麗堂皇,可是收入畢竟是有限的,在這部分開銷大了,勢必要縮減另外一部分的開支。
他們每年都會準備幾次出遊,以前他們都将錢花在裝扮外在上,出行計劃中的一些享受項目就縮減了,比如本身可以定高檔酒店的,就将價位降低成普通酒店,随着他們的生活越來越穩定,他們發現,這些外在的東西不再吸引人,反而精神層面不被外人所知的方面确是能感受到真正快樂的。
從此他們改變了消費觀,不再購買各種奢侈品,開始注重精神層面的享受,比如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定高端的酒店,頭等艙,如果需要也可以聘請一位專業的地陪,他們無需将自己的生活炫耀出來,隻從内心出發的去享受快樂。
他說,生活是過給自己的,沒必要一切都展示給外人,自己覺得開心快樂就夠了。
每個人,即便賺的再多,消費能力上也會有一個範圍,錢多的可以享受更多的待遇,錢少的也未必不可,隻是将消費花在自己真正的需求上,而不是我購買這樣東西能給自己掙回多少的面子。降低很多無用消費,将真正的快樂帶給自己,或許會比活給别人看要來的更開心愉悅。
有人說,如果我沒辦法任意的使用某款奢侈品包包,我就不會去購買。确實,如果隻是為了面子消費很多價格購買一款昂貴的包包,接着像祖宗一樣供着它,這樣的快樂是否真的可取?
很多時候,我們都為面子而活,不光在消費上,還有生活中,過的好與不好,确實不需要像外人展示,但如果明明過的不是很好,卻一味的炫耀自己有多好,正如布裡這樣,克制着内心真實的想法,總是将完美的一面展示出來,而這些無形的壓力全部堆積在了内心,隻能獨自默默承受。
其實,你過得如何,誰在乎?還不如放寬心,做一個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