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得分8.9分的《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面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說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小說中作者塑造的人物性格現實、典型,心理描寫的逼真、傳神以至于讀者們心靈感應,批判人性與文化,手法上幽默,精神内涵深刻。

書中有一句:“婚姻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成為流傳至今的名句,據說作者在寫圍城的時候,每天隻寫五頁,寫完之後,晚上跟夫人楊绛一起修改才成稿,這本書斷斷續續寫了好幾年。

...

這是一本學人小說,他的語言體現了錢鐘書作為學者的一面,故事不僅講述男主方鴻漸的留學,回國經曆,他的情感生活也是書中的一大亮點,感情中經曆的四個女人,恰好是每個人一生中必須要遇到的戀人類型。

戀人都是有顔色的,加拿大學者John Lee(1976)認為愛情不能采單一向度來測量,在他收集了從古希臘時代到1970年代數百篇文獻之後,整理出四千餘種對愛情的描述,進而将愛大體分為六類,但其中這四類最典型:

情欲之愛(Eros)

激情之愛(Mania)

奉獻之愛(Agape)

現實之愛(Pragma)

本文将從情感視角分析,圍城中的四個女人,以及所對應的四類愛情。


...

1,情欲之愛

聖經裡說:有時候,人和人的緣分,一面就足夠了,因為,他就是你前世擦肩的路人。

情欲之愛又稱為浪漫愛,一見鐘情式的愛情較容易發生在這種類型之中。情欲之愛者通常注重外表的吸引力,碰到與心中理想形象相符的人,會熱烈的追求。

方鴻漸的第一個女人是鮑小姐,在回國的郵輪上遇見,對愛懵懂的方鴻漸,在遇上鮑小姐時,被她性感的穿着,大膽的引誘所迷惑,兩個人“偷情”第二天立馬回歸導正常。初期戀愛的人,總是把愛戀想的很簡單,以為,有好感就能長久,但是在下輪船的時候,見到鮑小姐馬上投入到未婚夫的懷抱,他才明白了,原來自己是對方的過客。

據楊绛在書的文末寫道:鮑小姐的由來是,根據一個由未婚夫資助留學的女學生,聽說很風流。鱿魚之肆是臭的,所以那位包小姐姓鮑。

人一生中會遇見這麼一個人,她終究是過客,但是她的出現會教會我一些東西,或者是愉悅的心情,或者是人生美好的體驗,就像旅途中的一場意外,互說再見後,依然對那個激情過往,念念不忘。

有人把梅蘭芳和孟小冬的愛情稱為昙花一現,兩人都是京劇界有名的角色,但是因為梅蘭芳原配妻子的阻擋,隻能分道揚镳,愛過嗎?愛過。

張愛玲說過,昙花一現的愛情最不值得擁有,但有人說:愛情裡,最動人的時刻是煙火綻放的一瞬間,即使短暫,卻也可以回味一生。


...

2,激情之愛

愛我的人我不愛,我愛的人不愛我,如果不愛一個人,她的愛就是累贅。

因為對情人有強烈的依賴感與占有欲,所以短暫的分離會使他們焦慮,擔心兩人間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

方鴻漸遇見的第二個女人是蘇文纨,蘇小姐放在現代,是女神級的人物,長得漂亮,博士學位,良好的家世,對方鴻漸也是喜歡的不得了,她之所以喜歡他,是因為看上去兩個人的條件很登對的,方鴻漸讓蘇小姐好掌控,畢竟站的越高的女人,越想掌控别人,而不是被人掌控。

楊绛解說書中人物:蘇小姐也是個複合體,把相貌美化了的同學改變而成的。

每個人不管多糟糕,一定會遇見喜歡自己的人,所謂的愛我的人,但是這類人,大多得不到當事人的喜歡,事後也不會留有多少遺憾,隻是随着歲月的車輪,會漸漸的記得,原來有這麼個人存在過。其他沒有多少記憶。

緣分的東西強求不來,如果不愛,硬生生的強求,隻能委屈了自己,也委屈了對方。就像當年愛戀一個人,獨自上演一場獨角戲,最後才知道,對方早已心有所屬。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人們常常會把愛與被愛混淆。“我愛你”時我是永不衰竭的源泉,“你愛我”時我是不勞而獲的寄生蟲。

...

3,奉獻之愛

當男人遇見自己喜歡的人,會為了對方改變自己,并且心甘情願。即使愛情不在,他的驕傲在于,他曾愛過。

奉獻之愛兼有情欲之愛與友誼之愛,具深情且堅定,以對方為中心,為求情人的快樂不斷付出且常不要求回報。

方鴻漸遇見的第三個女人,也是錢鐘書小說裡最喜歡的人物唐曉芙,單純可愛,純粹,率真,是每個人男人心中的白月光,對于生活死闆的男主來說,這個人是絕佳的配偶,不管多麼大線條的男人,在遇見自己喜歡的女人時 ,一定會心甘情願為她做她想做的事,他曾幻想:“隻要她答應愛自己,随她什麼時候結婚都可以,自己一定守節。”

正如張愛玲說的“遇見喜歡的人就會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不管男女,遇見自己喜歡的人就是會很妥協,卑微到隻要對方接受自己,什麼都樂意。

其實真正的愛,一定源于真正的了解,對一個人了解的深度,決定了你愛他的深度。

讀者曾經發文,應該讓男主和唐小姐在一起。正是由于作者對唐曉芙人物的偏愛,所以,才不能嫁給方鴻漸,要不結婚身陷圍城的意義,闡發得更透徹了,但是深情的愛過,就已經很好,說白了愛情不過是一種瘋狂。

有一種純潔而美好的愛情是:我愛你,即使你不愛我。如果一個能專注地我愛你,而不計較你愛我的人,其心靈的力量無比強大。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見這種人,就像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愛,即使知道他花心成性,既然在分手的時候寄給他錢,隻因怕他深陷困窘,不計得失,多麼偉大的愛情。

...

4,現實之愛 

楊绛在書中總結,人到最後娶到的人,總不是意中人。

現實之愛,會站在現實的角度上,選擇最符合其條件的情人。這些條件包括,家世、學曆、能力、未來成就等等。

在交往的過程中不時地敦促情人努力向上,以增加他的價值。隻要認為與對方交往是合算的交易,就會繼續對這關系保持忠誠,并将之視為愛。

方鴻漸經曆了愛她的和他愛的女人之後,最後娶了孫小姐,受過高等教育,沒什麼特長,可也不笨,不是美人也不醜,她的天地很小,隻局限在“圍城”内外,兩個人談不上喜歡,更多的隻是合适。對于她來說最大的成功是嫁給了方鴻漸,最大的失敗也是嫁給了方鴻漸。

其實每個人最後娶的那個人,都不是最初愛的人,在經曆了一些人一些事之後,發現,原來生活就是合适比愛更重要。

人在年輕的時,不管經曆多少段感情,最後發現依舊要進入平淡的生活,這時候合适就顯的尤為重要。

就像娛樂圈裡,胡歌的前女友薛佳凝,兩個人曾有過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最終歸于平淡,薛佳凝還是嫁給别人,再提起她們,别人直說,可惜了,但對薛佳凝來說,平淡的日子,合适尤為重要。

...

結語:

《圍城》是心裡的圍城,執手真愛,便無所謂出去與進來。

而人一生中遇見的四個戀人,有的教會我們成長,有的讓我們學會珍惜,隻是在時過境遷後,才能讀懂曾經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