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佳期誤佳期(1951)的劇情介紹
樂手小喇叭(韓非飾)和工廠女工阿翠(李麗華飾)相戀多年,兩人一直渴望能夠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無奈囊中羞澀,沒有足夠的錢來舉辦一場盛大的婚禮。小喇叭拒絕了鄰居和朋友們的幫忙,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湊錢,他好不容易靠賣馄饨贊了一筆錢,卻因為阿翠的父親受傷看病而将這筆錢花掉了。
阿翠的爸爸不忍心看見兩個年輕人被錢所困,于是謊稱住在朋友家,将自己的家讓給小兩口,實際上流落街頭,小喇叭最終發現了老人善意的謊言,又将他請回家。之後小喇叭企圖用肥皂箱建造一座木屋用來結婚,可一轉眼就被地主給拆除了。日子眼看着越拖越久,這婚到底能不能結呢?
阿翠的爸爸不忍心看見兩個年輕人被錢所困,于是謊稱住在朋友家,将自己的家讓給小兩口,實際上流落街頭,小喇叭最終發現了老人善意的謊言,又将他請回家。之後小喇叭企圖用肥皂箱建造一座木屋用來結婚,可一轉眼就被地主給拆除了。日子眼看着越拖越久,這婚到底能不能結呢?
誤佳期誤佳期(1951)的影評
“上班當牛馬,下班當河馬(因為觀影當天下了暴雨)”,同行的路人于是說,但是不僅于此,今天我們在百子灣看到了這部“龍馬”影片,雖然道路泥濘,但是這一場《誤佳期》卻保持了相當高的上座率,我想這不僅是因為朱石麟影片資源難尋,肯定也是因為大 ...
朱石麟一貫很優秀哇,蠻有趣的市民喜劇,婚禮喇叭手給自己奏樂這個大梗翻了好幾次,用的真不錯,韓非頭上那個呆毛哈哈哈,李麗華真美。兩個比較大的誤會很快瓦解算是一定程度上破套路,不過惡霸工頭以及各種惡霸都竟然沒展開也是有點意外,大約是為了不撒狗血所以基本沒有什麼大反派……最後結到團結就是力量上也是蠻左的,有政治經濟的分析。
在目前看過的電影中,這是韓非和李麗華表演最自然的一次。充當障礙物的石碑幾次讓小喇叭摔倒,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像“勞萊和哈台”那樣無聊的喜劇笑料,次數一多才發現是隐喻小喇叭總是要被結婚前的一個又一個困難絆倒。尤其是後來點明了洋行,更上升到窮與富的對立中去了。另外開場和結尾都聚焦小喇叭和婚禮,但小喇叭分别充當伴奏與主角的角色,構成了有所對比的環形結構。
#資料館留影#很生活化的初期港片,小人物的各種悲喜交加,第一次見到演底層女工的李麗華,她和韓非的對手戲讓人難忘,也佩服這個相時而動的聰明女人。女明星不是光臉蛋好就夠了,好腦筋比什麼都重要的多。
1951年我們有這麼棒的喜劇誤佳期,2018年我們隻有西虹市首富了,這說明:一,電影人真的不懂什麼叫幽默了;二,電影人真的不關心工人階級了;三,電影人真的瘋了。跟德·西卡的《屋頂》有相似之處,但竟然還要早五年!演員個個成精,舉手投足之間都是幽默氣質。P.S. 對比同一年的《東京物語》…小津對影像的種種意識直到現在令人震驚。
8,上海底層左翼喜劇香港複現,隻不過從吃飯難、就業難變成了結婚難。朱石麟電影拍到五十年代真是太成熟了,活太好了,特别前半段幾個喜劇包袱,咖啡店的互換座位和胡亂點名、韓非卷煙葉還有蔣光超假模假式的勢力有錢人嘴臉,抖得都挺響,配上韓非那種尴尬、不知所措的表演,真的很有笑果。開頭和結尾都是喇叭的特寫,首尾呼應。小喇叭在婚禮吹奏的時候總是會把新郎幻想成自己,表現他對愛情的渴望。後面還有一段他買完彩票,幻想自己和阿翠成婚的超自然場景,也拍的相當精彩。後半段為了表現生活之苦,不出所料就遇到各種危機,一般上海的片子這個時候就開始批判國民黨,香港不能罵政府,就變成了宣傳底層人民互助,跟很多粵語社會片就很接近了(比如危樓春曉),力度是有點弱于下乘了。 但前面喜劇部分确實是好,沒的挑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