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楚Gertrud(1964)的劇情介紹
本片講述了一個周旋于幾個男人間的女人的愛情故事。女歌手Gertrud(NinaPensRode飾)的丈夫GustavKanning(BendtRothe飾)将成為内閣大臣,Gertrud卻向丈夫坦誠她不再愛他了,因為他把工作看得太重要而忽略了對她的愛。Gustav問她是否有了新歡,她承認了。之後她離開家去見了她的愛人,年輕的音樂家ErlandJansson,兩人互訴衷腸,Gertrud仿佛可以看到兩人的美好未來。第二天,大詩人GabrielLidman(EbbeRode飾)的歡迎宴會上,Gertrud也出席了。原來她和Lidman也有過一段感情。Lidman想要挽回Gertrud,被她拒絕了。Lidman告訴她,他知道Erland其實愛的是另外一個人。于是當Erland彈奏着鋼琴,Gertrud唱着歌的時候,她暈了過去。Getrud又去見了Erland,希望和他一起去巴黎,但是Erland拒絕了。而當Getrud回到家,又遇到了Lidman......
葛楚Gertrud(1964)的影評
記德萊葉
其實不應打分,睡得太多,打三星是因為覺得異常無聊,與當時看伯格曼的《婚姻故事》很相似,想來我是終究不喜歡這種室内劇吧…兩日看五部德萊葉,竟睡了四部,堪憂啊。半年不看老電影,又沉浸在另一個環境裡,似乎有些變化,畢竟那日看大鵬也不嫌棄了 ...
偉大之作,我的影史愛情片十佳。1.簡約,沉緩,肅穆,一種決絕、從容、高貴的理想主義,愛是生命中的一切,若沒法尋得同樣将愛看作至高者的伴侶,則甯可遺世獨立,悠然自處。2.長鏡頭最大程度取代了剪輯,攝影機也僅作必要的、跟随人物行動軌迹的運動,克制而溫和,極少特寫,多用中全景。3.以室内戲和封閉式構圖為主,卻蘊藏、導引着開放、無限的精神空間;人物表情凝重,行動滞緩,女主更是全程目光出神,面容哀婉,實而暗潮洶湧,内心情感激蕩。4.對門框、鏡像(以點燃和吹滅昔日禮物鏡子邊的蠟燭喻指回首往事與掐熄舊情)、油畫、歌聲及雕塑的精妙運用。5.影史最佳結尾之一,動人至極(當面燒掉所有未讀之信-超然于文字&身體的知己情誼,讀少女時期的愛之詩,暢談墓志銘,在兩重遙遠的門邊兩次揮手作别,鐘聲)。PS:大幅修訂了字幕~(9.5/10)
221211大光明。德萊葉的最後一部電影,如同古爾德最後一張哥德堡變奏,是回望一生的箴言。政治家關心權力與榮譽,詩人說愛與思想,但隻關心肉體的歡愉,留下靈魂無法彌補的孤獨。年輕的音樂家沉迷聲色犬馬,女人隻有愛與自由。博士說,意志來源于選擇,于是他們保有了持續一生的友誼。
2022-12-11重看。4.5;幾近完美的天鵝之歌,室内戲基本都是舞台劇的結構和念白,布光考究,人物站位和走位的調度臻于圓熟,包括人物的坐姿與距離也貼合其關系,幾乎一場一鏡,堪稱雙人/多人構圖的巅峰;最高潮就是演講會之後的四個男性之一一登場,調度形成的内部戲劇張力甚至比對話信息更富沖擊力,随人物運行的鏡頭在場景移位的動态中達成情感飽和度的調節;過去和未來都用光過曝,形成一種時間的『夢幻』感。
葛楚如棱鏡映射出男性的虛僞、自私、傲慢,一個信奉“愛是一切”的激情靈魂永遠在尋求生存的究極意義,她不會吝于愛,也勇于去愛,而在認清生活的真面目之後也不會怯懦地囿于舒适區,而甯願在孤獨的沉思中隐居。
最愛人鏡對話,鏡像的景深距離仿佛是兩人之間的鴻溝與天塹。
女主這個念台詞方法太迷人了。把一句話破為一個個音節,然後膽怯地把它們放在一起,看能不能産生一點意義。
詩朗誦一樣的舞台劇,可是仔細琢磨沒有一句是生活般的真實,電影也不等于話劇,感覺德萊葉還停留在默片時代。。。隻能通過台詞表達情感你妹啊,演員的眼睛經常目視遠方深邃你妹啊,愛情至上你妹啊單純的愛情才是殘忍呢。。。生活是長長的夢的鍊條。一個真正的靈魂不用掩藏在思想之後
第一次看德萊葉的電影,卻是他拍的最後一部。表面上是一個女人的故事,内裡應該是導演在暮年回望人生時的自述。在愛遇到虛榮與玩世不恭時,它是無力的,所以選擇愛的人注定孤獨。可即使孤獨憂郁也不妥協的人,才不會失去愛的能力。因為所有愛的給予,都是基于仍然對愛保有真切的感受。
一個真正的靈魂不用隐藏在他的思想之後。鏡頭很少移動,一旦人物站定或坐定後,鏡頭也不動了,剩下的就是表演和精雕細琢的台詞。每個人物的對白都像詩朗誦。配樂隻出現2次,一次是1小時多的時候,幾秒的小提琴演奏,一次是結尾時。全片有2段回憶和最後一段鏡頭沐浴在猶如金色的光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