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問題。
除了黑寡婦,顔值能打,腿腳更能打的女神還有誰?
Sir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
沒錯,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
但,就是這樣一位别人恨不得捧在手心的寶貝,被高高舉起,又狠狠摔碎,把一個威武的女戰神,捏成一個逗比的女神經。
“他”,又是誰?
沒錯,爆米花港片。
《素人特工》
—1—
《素人特工》應該跟米拉.喬沃維奇“有仇”。
片中,米拉飾演一個神秘特工組織“幽靈騎士團”的頭領。
出場,很“米拉”。
她漫不經心丢出煙頭。
既是秀技能點,也是對《生化危機2》中這一幕經典鏡頭的緻敬。
打起來,也咄咄逼人。
無論身手,槍法,又準又狠,毫不拖泥帶水。
這麼飒的女戰神,所以,米拉接過港片的“橄榄枝”,隻是為了重複自己,賺片酬嗎?
不不不。
事實上,米拉這一次要打趴下來的,恰恰是自己的“女神”形象。
她要展示人們快要淡忘的逗比一面。
△ 圖為米拉早期代表作《第五元素》,充滿呆萌少女感
細數港片,你會發現,幾乎沒有一個女神,不被“糟蹋”過。
莫文蔚龅牙了(《食神》)。
李嘉欣秃頭了(《豬扒大聯盟》)。
就連一向瘦得讓人心疼的鄭秀文,也在《瘦身男女》,吃成一個“熱氣球”。
米拉當然也不被例外。
貴為老牌特工組織的大BOSS,排場自要高大。
她上門招募趙風(王大陸 飾),先拿出一塊科技感滿滿的手表。
全息影像的。
問題是,這麼一塊高大上的玩意,擺在一堆零食中間,是不是有點,高處不勝寒?
下一個鏡頭就更有深意了。
秘密文件,裝上了個極具“中國特色”的牛皮紙袋。
——說好的未來無紙化辦公呢?
說白了,裝*在這裡,就是“水土不服”。
香港電影隻信任一種英雄——
草根英雄。
越是抱着拯救世界目的來的人,越被世界教育怎麼做人。
如果你理解了這一點。
你就能料到接下來米拉的“愛麗絲”形象,将一步步崩壞。
一身本領,被縛住手腳。
一張帥臉,被紮成篩子。
隻有鼻青臉腫的一頓“胖揍”,另一個“米拉”才能重生。
這,就是爆米花港片最得心應手的“反精英”。
角色比人設大。
管你什麼天王老子,絕世美女,為了博觀衆一笑,通通先自讓三分。
娛樂嘛。
何必端着架子。
—2—
《素人特工》,其實可拆分。
素人,押的是“喜劇”。
特工,押的是“動作”。
這也是香港電影兩條大腿。
看片前,Sir最關注的,除了導演袁錦麟,就是動作指導,董玮。
董玮的名字,叫起來不像成龍、袁和平、洪金寶那麼響。
但他合作過的導演,卻囊括半個娛樂圈:
張藝謀、陳凱歌、徐克、王家衛、吳宇森、林超賢……
由他做動作設計的影片,部部是上乘之作。
《英雄本色》《旺角卡門》《特務迷城》《神偷諜影》《七劍》《畫皮》《湄公河行動》……
迄今為止,董玮提名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17次,獲獎6次。
深谙詠春拳術的董玮,有一套自己的動作哲學。
對他來說,“為什麼打”比“怎麼打”重要得多。
不應該想怎麼樣打那一劍
應該想為什麼要刺那一劍
簡單說,“動機”比“動作”更重要。
舉個例子,《英雄本色》最經典的一段——
楓林閣複仇。
小馬哥在與舞女親熱中,把手槍藏于花盆。
推門,開槍,後退,又在走廊抽出藏好的另一把槍。
我們為什麼至今念念不忘。
不是因為小馬哥殺多少人,怎麼殺,是他殺人的時候,那種與個性呼應的風度。
粗俗之上的道義。
血腥之外的優雅。
就連中槍,都中得那麼帥。
好的動作設計,一定是配合故事的。
它力求讓觀衆記住的,一定不是某個人的一招一式,是人物,是情感,是戲。
《無極》,在他看來帶有“童話”的虛無。
于是董玮設計了一些有違常理的招式,一把不符合動力學的回旋扇,還承擔起武器職責。
《如果·愛》,一曲愛情悲劇。
因此董玮設計動作時,也把這種凄美貫徹到底,兩棟大樓間危險的空中互動,戲裡戲外,都是情感高潮。
乃至他做動作指導的《湄公河行動》,緝毒警為逮捕罪犯卯着一股勁兒,直接追車拿人,那種果決的“狠”與緝毒題材的“九死一生”遙相呼應。
你可能沒記住具體某個人,但會記住影片從頭到尾被血與火纏繞的狂暴風格。
動作戲難就難在,導演的意見,觀衆的理解,都得考慮。
不多不少,董玮永遠隻比觀衆走快那麼一兩步。
共鳴是你帶着他(觀衆)走
你又不能跑得比他遠太多
你遠太多他不想追了
可是你又不能跟他并排走
讓他猜到你下一步是什麼的時候
他又沒有興趣了
《素人特工》也一樣。
你總猜不到他下一招要怎麼打,可他真打了,你又會覺得,就該這麼打。
比如開頭一場爬樓戲,趙風與肖戰飾演的跑酷愛好者,兩人争奪誰能登上塔頂,争鋒相對。
隻需一個動作就能看出董玮的水準。
王不見王的兩人,爬樓幾乎保持着同樣的動作,一緻的節奏。
這時,越接近避雷針頂,空間越窄,兩人旋轉着往上爬,越接近勝利,越逼近死亡。
視覺上的緊張帶來心理上的壓迫,精準,刺激。
這,也是爆米花港片最得心應手的“反常規”。
情感比邏輯大。
管你什麼力學定理,運動定律,為了博觀衆一驚,所有奇技淫巧通通可行。
娛樂嘛。
就是要盡心賣力。
—3—
米拉進了素人的局,不再端起架子做女戰神。
董玮繼續癫狂過火,撐起手藝人最後的臉面。
坦白講,看《素人特工》,Sir有一瞬間,想到了香港電影午夜場文化。
三教九流濟濟一堂,聞着汗臭,腳臭,在枕頭和拳頭的極緻娛樂中,或拍爛手掌,或破開大罵。
據說,鼎盛時期的午夜場,就是香港導演的修羅場。
主創們常常躲在座位,隐于觀衆,悄悄觀察現場反應。
即使如此,遇到太爛的片子,導演仍會被堵在門口親口道歉。
——徐克就曾在采訪中表态最怕香港午夜場。
上一秒緊張兮兮,下一秒神經兮兮。
這種蹦極式的快樂,能深刻麼?
當然不。
但我們為什麼喜歡港片?
因為它不裝深刻。
它總是堅定地站在群衆這一邊,以觀衆的喜為喜,以觀衆的怒為怒。
他們或許偏激,至少直率。
他們或許粗糙,至少生動。
這也是香港的最大“行規”,觀衆大過天。
電影裡——
舶來的,本地的,高雅的,低俗的,白的,黑的,就這樣雜糅出一起,雜糅出來自世俗,又超越世俗的夢幻彩色。
就像一杯地道的鴛鴦奶茶,或許談不上營養,但總能讓你在某個疲累不堪的下午,喘喘氣。
當然,必須承認,《素人特工》離經典港片有一定距離。
——尤其是個别小生的演技。
問題是,這全是創作者偷懶麼?
想飙車,無奈路障太多;
想飛船,無奈處處險灘。
在今年這個被撤檔消息,撤得快人心惶惶的暑期檔,有一部守住檔期的華語娛樂片。
太不容易。
且看且珍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