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電影《寄生蟲》,從上映以來就備受熱議,很多人從中解讀出不同看法,有人說它是韓國社會貧富差距的揭露,有人說它是社會各階層不同生活景象的真實寫照,還有人說它是一部針對中産階級的誅心諷刺劇......
在我看來,這部劇卻把那些窮得理直氣壯的人,以一個個不同人設卻有着共通人格的縮影,鮮活地呈現了出來。
整部劇,以租住在半地下室的四口無業者組成的家庭開始。
這個家庭,盡管都是“無業遊民”,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廢人”。
一對中年父母,一對青年兄妹,四個四肢健全、頭腦發達的成年人,都不是廢人,卻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廢人。

《寄生蟲》,還有另一個譯名《寄生上流》。
這個四口之家寄生上流的故事,是從兒子基宇在朋友推薦下去一個富人家庭做家教開始。
基宇雖未大學畢業,輔導英語、口才及應變能力,卻都不弱,不過一次試教,就把富人家裡的女主太太哄得心服口服。
在看到這個家庭裡還有一個不按常理出牌、行為乖張卻愛畫畫的小兒子時,基宇趁機向女主太太推薦了自己的妹妹基婷,使其化名“傑西卡”來輔導這家小兒子畫畫。
基婷,那個抽煙的小太妹,知性套裝一換,搖身一變成了美國歸來的藝術大咖“傑西卡”。
基宇和基婷這對兄妹都有很好的表演天分,基婷和她哥一樣,不到兩個回合,就獲取了女主太太的信任。
她用這家小兒子的畫來做文章,指出這個孩子的畫帶有心裡問題,讓這位門外漢女主既感震驚又感萬幸。
偶然地,富人家的男主人樸社長讓自己的司機送基婷回家,就是這麼一個來不及做任何計劃盤算的突然行程,基婷卻在路上偷偷把自己穿着的内褲脫下,塞進了男主的車後座裡。
這一行為的結局是——樸社長發現内褲後推測司機人品有問題,悄無聲息地對其解雇。
事情的始作俑者基婷,輕描淡寫地對女主推薦了新的司機人選,基澤。
基澤,也就是基宇和基婷的爸爸。
為了讓自己的老媽忠淑也進入到富人家庭,這對兄妹又瞄準了管家婆......
一幅看似十分和諧的畫面:在富人家庭裡,基宇輔導富人女兒學英語,基婷輔導富人小兒子學畫畫,基澤為樸社長擔任司機,忠淑為這家人的做管家婆。
一家四口,傍着另一家四口。
故事到這裡,也可以說相對圓滿了,四個無業遊民紛紛有了适合自己的崗位,而且薪資待遇很是不錯了!
但是......故事總要有個但是來轉折和制造遺憾。

在富人一家為小兒子慶生外出露營的那天,基澤一家在富人家裡肆無忌憚地享受着,被解雇的管家婆冒雨前來,要來拿地下室的東西,也是在這時,基澤一家發現了一個秘密:
這個家裡竟然有一個藏着管家婆丈夫的地下室,這一藏,就是“4年3個月又17天!”
管家婆私藏自己丈夫被發現,她也同樣抓住了基澤一家全是騙子的證據,雙方争鬥中,富家太太電話打來,還有七八分鐘到家。
四個人對打兩個人,多者勝,敗者被捆綁并關進地下室。
這個夜晚,是基澤一家驚險、尴尬又羞恥的一晚。
除了媽媽忠淑以傭人的身份光明正大在這家,其餘三人皆因來不及離開而倉皇躲進桌子下。
四下無人的夜,樸社長和女主太太毫不避諱地說起基澤身上的味道,那種不是汗臭、狐臭、腳臭,卻比那些更甚的一種味道。
在樸社長為代表的富人眼裡,那味道,是專屬窮人的地鐵及地下室味道。

基澤,在樸社長說起這味道的時候,拉扯自己的衣服湊上去聞,盡管他本人嗅不出任何異樣,卻在這種高人一等的輕賤下倍感不自在。
一個當爹的,可以沒面子,但千萬不能在自己孩子面前沒面子,那是一個男人作為父親僅有的尊嚴與形象。

尴尬乘以2,二次尴尬!
樸社長和女主太太并不知桌子下面有人,自然又激情地在沙發上開始了夫妻大戲,叫聲蔓延,一浪又一浪,隔着屏幕的觀衆都替桌下的基澤兒女三人感到尬!

暴雨,淹沒了地下室,基澤家裡水上漲到脖頸,污水倒灌、衣物漂浮、馬桶抽搐......
那個片段,尤為讓人心中不平,基婷坐在馬桶蓋上,任由腳下污水橫流,她就那樣抽着煙,怨怼、憤恨、苦楚、迷茫,乃至說不清的絲絲仇恨,都在一根煙的燃燒中攪合成一臉平靜。

有人曾說,富人不需要尊嚴,因為富人除了尊嚴以外,已經什麼都有了,而窮人,除了最後的尊嚴,什麼都沒有了。
千萬不要信這樣的鬼話!
越是窮得拼死維持尊嚴的人,實際裡越沒尊嚴,因為Ta的尊嚴早已被自我脆弱的裡子土崩瓦解掉了。
Ta所要的尊嚴,大多是——你不能比我好!

悲劇爆發的一幕,是樸社長要送小兒子去醫院,而車鑰匙被中刀暈倒的管家婆丈夫壓着,面對一個從地下室出來的幾年不洗澡、渾身黴味兒、臭味兒、潮濕味兒夾雜着血腥味兒,高度濃縮混合的人,樸社長下意識地捂住口鼻推翻屍體好拿車鑰匙。
這個捂口鼻嫌棄氣味兒的動作,徹底激化了壓在基澤心裡的不滿、屈辱和仇恨,刀子由白變紅,樸社長倒下了。
盡管樸社長嫌棄的氣味兒,是從管家婆丈夫身上發出的,但在基澤看來,那就是對于自己的輕賤!
或者可以這麼說,在基澤心底裡,他不願承認卻已經用事實說明,他認為自己和此時糟糕不堪的管家婆丈夫是同類人。
那種氣味兒,是Ta們這類窮人無可掩蓋的痛。

影片中,爸爸基澤的開車技術可稱行家,媽媽忠淑的家務打點很到位,哥哥基宇是個可塑之才,妹妹基婷更是個一點就通的好苗子!
這四口人,隻要真有去尋找工作改善生活的心,絕不至于淪為租住半地下室的地步。
基宇去富人家任教前,是妹妹基婷幫她P圖做了個大學畢業證,拿證書做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這樣的技能,去找一份基礎美圖工的工作,總是要比在家無所事事的好吧!
基婷告訴女主太太小兒子的畫反映他心裡有問題,這也是臨時從網上查了相關的藝術心理學等資料......
以上種種,無論是誰,這家人的能力絲毫不低于尋常家庭,甚至籌謀和應變能力比尋常人還要高出些,可還是硬生生把生活過成了爛泥一樣,一灘一坨的樣子。
當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大起來,競争殘酷是肯定的,找不了好工作,還有中等的,更有足以維持生計的。

如果不知道陽光明媚是什麼樣子,那麼臭水淤泥也是好地方吧!
一無所有的人,最怕看到别人應有盡有。
聽過那句話嗎?
“沒有人真正仇富。如果有,也隻是仇那些财富不是自己的。”
大雨傾盆的那晚,基澤父女成了徹頭徹尾的落湯雞,卷着僅有的鋪蓋露宿街頭,他們會不平衡,“憑什麼都是人,樸社長一家就可以富裕安穩地住在幹淨整潔又豪華的大房子裡?”
是的!
貧富差距很明顯!
但請相信:
所有的富人,都有過人之處,能力、膽識、魄力、勇氣,你看不到的種種,都是人家高于你的付出。
你也必須承認:
比你有錢的人,也往往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
樸社長一家有錢,那是樸社長早出晚歸,一天一年,慢慢累積賺到的财富,而不是每天混吃混喝,外加逮着機會坑蒙拐騙到手的。

有些人,提起來可憐,說起來可恨。
窮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得理直氣壯的那種!
無論現實還是網絡,似乎總能聽到一些類似的聲音:
“不就是有幾個臭錢嗎?”
“我要有錢,我也怎樣怎樣......”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Ta有錢!”
“賺那麼多錢,才捐這麼點兒!”
“Ta那麼有錢,我就借多少,都不借給我!”
窮得理直氣壯的人,自私、虛僞又暴戾,在網上是噴子,在感情裡是榨汁機,在生活中是找别人幫忙自己卻先翻臉還記仇的混球!
窮,成了那些窮得理直氣壯的人不思進取的遮羞布,也成了Ta們道德綁架的利器和受人指責時用以抵擋的尚方盾牌。
所有的圈層,都隻接納同層次的人,與其寄生,不如跻身。
“寄生”和“跻身”,差着一個一步一腳印的奮鬥距離!
——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