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清華。随着文化産業的高速發展,我國也開始大力推動文化産業。2018年中國總體票房已高達609億。影視投資也将是一個新興的投資方向。影視投資也會越來越火。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機會擺在眼前。

随着中國電影票房的一路飙升,電影投資成本也高到可怕。《西遊記女兒國》的投資成本

...

高達5.5億,《降魔傳》也投資了2億,但據業内人士透露這兩部影片無論是從特效上還是演員陣容上看,公布的投資成本都明顯偏離實際制作成本。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影片實際投入與公布投資成本有如此大的出入呢?影投人清華在這裡給大家解析

去年7月15日下午,電影《阿修羅》官方微博發出公告,宣布經全體投資方決定,《阿修羅》将于15日22點起撤檔停映。曆時3天票房尚未超過5000萬,對于這樣一部号稱投資7.5億元、耗時6年打造的精品力作,它的緊急撤檔,也在業内産生了巨大影響。那麼,7.5億元的天價投資又都花在哪兒了呢?

...

版權溢價,顧名思義就是出價高于面值或原定的價格。電影溢價投資也可以說是目前行業的普遍現象了,一般越是大導演、名演員的電影項目,就越有各路公司與資本想要擠進去分一杯羹。搶食的資金多了,電影的溢價投資便慢慢成為了一門生意。

一部開拍時預算約1億元的影片,在成片前後可能會進行一輪溢價,這一輪溢價未必會很高,但是會在第一筆投資的基礎上翻倍。假如原始投資人投入1000萬,占有10%的影片收益權,B輪投資人以3000萬的價格買入,那麼B輪投資人所持有的影片相對成本則變為3億元。按照影視投資回報收益分賬來計算的話,對于B輪投資人來說,投資影片的總票房需約9.5億元才能保本。反觀中國電影市場,2017年至2018上半年僅12部國産影片票房過10億,相對于每年上映數百部的國産影片,票房超10億的影片寥寥可數。

...

(注:國家電影專項發展基金和票房營業稅是必須要繳納的項目,分别是總票房收益的5%和3.3%;院線熒幕費用是總票房收益扣除必繳的稅收和發展專項基金後剩餘收益57%,占整個票房收入的50%以上;中影數字代理費占票房總收益的3%)

在整個電影制作過程中,電影的制作成本正常是屬于商業機密的,并不會進行披露,也就是說隻有原始投資人才能知道制作成本。很顯然,最大的收益者,還是第一批的原始投資客戶。所以可以說,後來的投資者就是接盤俠,而他手裡的盤,隻能等到影片銷售出去後,才能變現。而作為第一批投資的投資方,則在影片可能尚未正式上映之前,就已經提前收回成本了。

那麼,經過層層溢價以後,接盤的公司或資本實現盈利的機會還有多大?可以說電影的份額到接盤俠手裡的時候,往往可能已經有過幾輪溢價,這時候接盤的風險極高,賺錢的幾率則極低,本金虧損情況可能會非常嚴重。但毫無疑問,無論票房如何,輸的最慘的絕對是溢價後而進入的投資人。

2016年初,《美人魚》以33.86億的票房成為當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傲人的戰績令其迅速成為超級IP,市場對于《美人魚2》的熱情與期待也随之持續高漲。然而,備受矚目的超級IP,卻被冒用成為欺詐“陷阱”!

...

2018年2月1日,《美人魚2》電影官方@周星馳電影美人魚發布微博稱,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電影《美人魚》版權所有者及投資人的名義,以《美人魚2》電影投資收益權轉讓,進行詐騙行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現對此進行嚴正聲明,目前在微博、徽信或其他媒體出現的與《美人魚2》有關的投資收益權轉讓項目,均是虛假信息,與我司并無關系。

一般投資收益權轉讓(也就是我們文中所說的“溢價投資”)都是在影片制作初期進行的。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影視投資一定要謹慎,謹防定檔電影的虛假溢價投資。如涉及到溢價投資,投資人也一定要把投資金額直接打到出品方賬戶,不要被不法分子所蒙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成本的高低關乎了每位電影投資人切身的收益,成本越高風險越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盡量選擇第一出品方。

然而,不論怎樣對于一部影片的市場表現,最關鍵的還是要從内容本身反思,而不是一味的去責怪市場,畢竟好作品才是在市場中立足的根本。而面對電影溢價亂象,投資人在選擇電影項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第一出品方的優質電影項目,且謹防虛假溢價投資。​​​​

...

電影大衆化是大勢所趨,電影投資也逐漸被人所熟知,就像十年前的房産,說買房子會賺錢,沒有人相信,十年前買房子的人都成了人生赢家,現在的電影也是如此,你能趕上這趟車,就能實現财富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