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米養難養的人
一樣的風不同的方位
不同的忠貞一樣的虛僞
那感情好哪敢不更好
——《人間惆怅客》

文丨舊故麻袋
∨
這個夏天的與衆不同,源于“小衆”身影的迸發,前有《這!就是街舞》,後有《樂隊的夏天》、《中國新說唱》,把街舞文化、樂隊文化、說唱文化彙聚在夏天燥熱的氣息裡,别說,還真香。
三檔節目的質量都很高,完全沒了之前“玩票性”的質疑,特别是《樂隊的夏天》,我之前diss過這檔以“樂隊”為主角的綜藝。

Diss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剪輯上的混亂讓人實在是厭煩,說實話,我完全不像去聽什麼“純享版”,我隻是想把這一期期的内容看完;另一方面,樂隊的特色不夠突出,唱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說白了,就是沒有驚喜感,就像是聽音樂APP,畢竟不在現場,感受不到樂隊的氣氛,隔着屏幕,我能感受到作為電視觀衆的尴尬。
不過當賽程過半,1v1搶位賽拉開帷幕,《樂隊的夏天》終于開始進入正片環節,那一首首老歌新編,把我感動的那叫一個喜歡。

我之前對樂隊的了解很少,也甚少去音樂節和音樂會,難得去了一次迷笛,重金屬味太重,反倒顯得我的格格不入,所以樂隊的小衆在我看來,是我想融入都很難樂在其中的,那句“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雖然打動我,但我也做不到感同身受。
《樂隊的夏天》在作為展示平台這一點上做得很好,至少我現在知道了“海龜先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支樂隊;“旅行者”不是兩人組合,背後還有好幾個樂手的配合;痛仰和面孔雖然老炮兒,可前面還有新褲子,這個不年輕的樂隊,我卻說第一次聽說;以為年輕人隻懂流行和說唱,卻沒料想來了“盤尼西林”、“click#15”和“VOGUE 5”;認為樂隊隻是搖滾範兒的,最後愛上的卻是複古風的“皇後皮箱”......

今天先來說說被我鎖了的“皇後皮箱”。

皇後皮箱是複古的、慵懶的,複古的唱腔,迷人又帶着性感的鼓點,讓一曲《人間惆怅客》,圈粉無數,用迷幻的曲調,帶着聽衆走進了60、70年代的不羁與灑脫,濃濃的複古曲風,感染力十足。
國内很少有這樣一支樂隊,濃郁的像一杯酒,可以保留那個年代的香醇。在搶位賽時,雖然敗給了“旅行者”,但應了張亞東的那句話:你們的歌,很适合在開車的時候聽。
卡菈迷人的聲線,善于捕捉那些微小的細節,并将我們一一拖進充滿黑色幽默的複古幻境,這是我聽完目前他們在《樂隊的夏天》現場表演的感受。

在節目之外,我去聽了青峰收錄的《仙人指路》,OMG,原來這才是他們牛X的一面,濃重的東方色彩和全盤西化的複古搖滾樂有着天壤之别,《仙人指路》融入的是80年代話語音樂的音色,無論是樂器、旋律,還是歌詞,都讓我們在感受複古話語音樂的同時,又感受到新的表述方式,在歌詞上甚至還加入了古風古韻。、

《仙人指路》造了一個“仙境”,并将道家的“無為”和“逍遙”融入專輯的精神内核,倡導一種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的處世之道,畢竟隻要把問題簡單化,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喜歡他們,或許單純隻是因為他們傳遞的那種感受,複古的唱腔,迷幻的曲調,加上他們可甜可酸的隊員,有時候音樂就是那麼簡單,樂隊也是,感情也是,婚姻也是。

他們的調子,總帶給人高級感,那種高級感不是距離上的疏離,而是符合你内心審美的音樂,不單單隻是為了流行和傳播,還因為有自己的種種堅持和感悟。
喜歡他們和喜歡“盤尼西林”這樣的年輕樂隊不同,中生代樂團充滿着前路的未知和迷茫,也有着創作的瓶頸和既定框架的限制,所以比起年輕樂隊的初生牛犢不怕虎,比起老炮樂隊的無所畏懼,中生代樂團有着自己的尴尬境遇。

希望皇後皮箱能繼續的堅持唱下去吧,畢竟在一片混沌世界,需要有幾個清醒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