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國産劇八線角色火了。
《破冰行動》,男八号蔡永強。
新晉寶藏大叔,微博話題擁有兩千多萬議論度。
靠什麼?
一張嘴。
出場不多,幾句台詞,但句句命中要害。
更有人專門收集了蔡氏語錄。
1、不是每個人都看得見真相,但每個人一定能成為真相。
2、謠言和真相是一對雙胞胎, 謠言性子急, 走在前面, 大家發現它是冒充的, 被拍死了, 等真相慢慢出了門, 大家發現原來謠言和真相, 原來一模一樣。
3、這世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個是太陽,另一個是人心。當警察的,時間長了,對人性的認識會更加深刻,更加透徹,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天都發生,有時候,看不到,真是一種幸福。
4、同事之間的交往,把脾氣拿出來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是本事。
Sir印象最深刻,還是以下一幕:
他接受副局長李維民審訊,步步小心,話裡留鈎。
對方要他評價副局長馬雲波和偵查科隊長陳光榮。
追過劇的都知道這倆是狼,蔡當時也知道。
但局勢未明的情況下……
說多了,自身難保;說少了,不夠忠心。
如果是你,你怎麼開口?
看他怎麼答——
評前者:“有能力、有魄力”;說後者:“有資源、有人脈”。
但不忘補一句——
有時候,優點就可能變成缺點
真老辣啊。
“就”字是缺口,他對這倆人存疑。
先肯定,斬釘截鐵,但發表對他人看法時不下妄斷,滴水不漏。
一個高度理性和警覺的緝毒警察,活了。
不火才怪。
因為生活中,會說話太重要了。
這同樣反應在我們對明星的态度上。
明星也分高低。
三流明星,靠臉;二流明星,靠業務能力;
哪種明星最受歡迎?
情商高。
有超強的業務能力,超高的江湖地位。
更重要的是,他們高而不端着。
他們從不澆滅你的熱情,但也勸你理智;他們從不對你說教,但也為你指路。
你甚至會發自内心感歎:這種人,不火才怪。
這種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聽他們說話,真是一種享受。
今天,Sir就想聊聊娛樂圈超會說話的三位“人生導師”,讓你感受一下,什麼叫“情商”。
第一位,何炅。
娛樂圈老好人。
無黑點,人緣奇好。
上個月生日,微博評論瞬間超過最大顯示數100萬+,點開評論,娛樂圈人氣最高的幾乎都在。
如此盛況,沒幾個能做到吧。
何炅有把人拉近的能力。
第一步,化解尴尬。
那些經典救場盤點裡,少不了他的身影。
第九屆金鷹藝術節頒獎晚會上,嘉賓上台頒獎,可他們手上顯示名單的平闆電腦突然失靈,二人被晾在台上不知所措。搭檔撒貝甯已經在緩和現場氣氛。
這時,何炅快步從側面走上台。
嘴上,一邊說着,“我們除了有最高端的科技之外,我們也有最原始的手段”。
手上,順手将提詞卡一遞。
既解決了流程問題,又沒耽誤晚會時間。
第二步,救人于水火。
還有一次,也是跟撒貝甯搭檔。
在撒貝甯cue節目流程,要兩位體操奧運冠軍上台說相聲時,腦子短路忘記了其中一個人的名字。
“兩位體操奧運冠軍陳一冰……陳一冰啊陳一冰,用一套金牌的動作拿了一塊銀牌,他公平嗎?”
沒人想到撒貝甯會犯這樣的失誤。
但見撒貝甯一直沒往下說,何炅察覺出了他的不對勁。
感受下這段對話——
何:等下,陳一冰不是電視界的欸。
撒:陳一冰是說相聲的嗎?
何:馮喆是說相聲的。
撒:對!馮喆……再說馮喆……
△ 注意何炅最後故意配合喜劇效果的大笑
一個玩笑,化解搭檔的險境。
B站裡何炅救場cut播放量驚人,感興趣可自行搜索,包你被他的機智吓到。
除了救場,能讓“會說話”變成圈粉利器,根源在于黃磊對何炅的一句評語——
周到。
不論是陌生還是熟悉的嘉賓,隻要進到他的主持範圍,他都希望對方能舒服、自然。
隻要他主持節目會有緊張的新人或素人,何炅總會有辦法讓他們輕松起來。
這就是第三步,親和力。
為他人想,并想他人所想。
何炅能敏銳察覺到旁人的緊張,并聰明地消解、轉移。
他周到,會用語言,試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幫嘉賓避免一切傷害,甚至是受到傷害的可能。
《拜托了冰箱》第四季,請來大大咧咧的周冬雨。
節目裡,她試圖解釋因為剪輯被網友誤解的往事,說了一通都沒說到重點,但一句話就可能讓當年的風波再起——
後來我就覺得自己沒錯就行了
這時,她絲毫沒覺察到這話可能會被有心人大做文章,重蹈當年覆轍,還想接着往下說。
可有經驗的何炅,警報早就響起了。
他馬上找到話口補全,幫她把話補完整,說得體。
就是缺點一定會改
但是如果被誤解了,也不可能說去逢迎大家
變成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
聽完,周冬雨才恍然大悟。
接下來的情景——
迷妹臉,迷妹臉+1……
何炅的說話之道,是有溫度的。
它的溫度在于,把善良變成了能力,變成了能保護他人的力量。
還有一個人,風格似乎跟何炅也挺像。
蔡康永。
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是溫和。
說話輕聲細語,慢條斯理,用詞較“老派”。
你們真的好失禮哦
……跑出一個珠光寶氣的婦人
在《康熙來了》,他是開局發言,以發問控場,掌握節奏的角色。有他墊着,小S的天馬行空則顯得恰到好處。
真的是這樣嗎?
不愧是金牌節目制作人,王偉忠眼毒——
小S還好,蔡康永“賊”。
這也是他與何炅最大的不同——
“賊”得不動聲色。
他總能在嘉賓話裡找到破綻,再挖出來丢給小S發揮做梗。
還是王偉忠這期。
孫鵬說他跟王很久未見面後,重聚互相追打,被王壓制住,還被他占便宜。
叫我叫他爸爸
小S沒注意到這其中可發揮的空間,隻是反問了一句,你倆不是都五十多歲平輩嗎?
“賊王”蔡康永可不會錯過。
他馬上裝作不理解地尖銳質問:
你們是産生了愛意嗎?
為什麼要叫爸爸?
這時,一邊的小S才迅速吐出金句做效果。
“壞話”他不說,但慫恿别人“說壞話”,他最在行。
當《康熙》停播,必須把真身暴露在大衆外的蔡康永,接了《奇葩說》。
在這個更趨嚴肅的節目裡,他又變了。
收起了“賊心”,卻暴露了隐隐刺痛你的“冷漠”。
《奇葩說》裡,他有一段關于青春的發言常被拿來議論。
青春的樂趣最大在于,我揮霍它,我不在乎。因為我不知道我擁有的是最珍貴的東西,青春的真谛就是無知。
青春之所以爽,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
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對于自己擁有青春不知道,對于青春轉眼即逝不知道,對于青春轉眼即逝之後再也回不來也不知道,我們對于“我們不知道”這件事也不知道,所以我們是一個無知的狀态。
蔡康永的溫和與何炅不一樣。
蔡的溫和出于讀書人的體面,來源他自小接受的教育:“應酬就是社交”。自帶一種老派驕傲和優越。
他的溫和,是自知。
但他從不高高在上,不斷努力地傳遞這種自知。
情商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舒服地做自己。
何炅像水,化尴尬為無形,不動聲色地包容;蔡康永像油,自帶系數,有意識地摘開自己,審視他人。
他們就像家具,一位是松軟圓滑的沙發,一位是方正平坦的椅子,卻都能讓對話者舒服地展示自己。
另一位,和他倆又都不同。
看似迎合,實有棱角;看似幽默,又無法忽略他的堅定。
黃渤。
前幾年,他在金馬獎上單人solo,臨場發揮,填補了當晚直播的灰色17分鐘。
一“站”成名。
大家才發現,除了會演,黃渤還很會說。
一系列代表作上映,入圍華語電影三大獎,金雞、金像、金馬。
大火之後,黃渤應邀上《魯豫有約》。
迎接他的第一句就帶着刺:
“現在可以啊,挺火。”
搖頭說不吧,露怯了。
接話說對吧,又太狂。
怎麼最合适,最舒服?
還是标志性地咧着嘴笑,把刺,泡軟了回贈對方——
“都能上你節目了,能不紅嘛”。
說完還肩膀一聳。
哈哈,承讓承讓。
魯豫不好聊,星爺更甚。
可當星爺對着黃渤,即便普通話不太利索也說嗨了,全程手舞足蹈,表情豐富。
優雅女神林志玲,提到黃渤整個人都蹦着活潑。
聽黃渤聊天,我們總會感歎他的急智。
比如那次經典的采訪。
新片宣傳,主持人拿他說過的一句話刁難,“您說過,跟管虎合作完,才知道以前的戲都白拍了?”
黃渤還是先笑一下。
拿起話筒回複,慢慢回複:“跟管虎導演合作完才知道什麼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沒得罪之前的導演,又捧高了現場的管虎。
黃渤的急智,又不同于主持人出身的何炅和蔡康永。
這是本能的防禦,來自早年“苦日子”的積累。
學生時期的黃渤,每晚都溜去青島一處歌舞廳兼職。
具體工種嘛,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喊麥:串詞、逗樂子、講段子……負責把場子搞熱,搞嗨。
少年經曆人情冷暖,與各種人打交道,讓他練就一副麻溜的嘴皮子。
漂泊教會了他吃虧是福——
老闆不付錢。但酒端上來,該喝還得喝,該叫大哥還得叫。
早年的經曆幫助他塑造角色,管虎說,他身上有種真實感,角色扮上能與現實勾連。
這種真實是黃渤人生裡不可或缺的一抹底色。
讓他在面對成功時,不卑不亢。
挑戰一系列喜劇電影獲得口碑與票房的雙重反饋後,有人問他能不能取代葛優。
黃渤正色,不敢造次——
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芒。因為人家曾經是開天辟地,是創時代的電影人。那麼多的創舉,把中國電影市場開拓到一定的地步……我們隻是繼續前行的一些晚輩。
既表達對前輩的尊重,又不過分謙虛,抹殺自己的努力。
艱苦的經曆,讓他依然保有最純粹的“同理心”。
年初參加公益綜藝《忘不了餐廳》,對待阿茲海默症老人,他沒有因為顧忌鏡頭一味縱容老人,但也從不把他們當病人看。
說話幾乎都是問句。
因為直接提,有指責的意味;詢問,是把決斷權交給老人,引導他們自己想明白。
前者無疑受挫感更強,後者卻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交流。
-這個我交給您,好嗎?
-珠珠姨,是不是還沒有點單?
這就是黃渤成名後最可貴的智慧——
高而不端着,尊重但不縱容,有溫度又不缺深度。
這也是為什麼,黃渤總要“停下來”。
工作太忙了,他宣布暫停工作,回歸家庭;
電影拍太多了,太密了,他息影回歸生活,去參加綜藝放松。
生活的哲學,就是在進與退中達到平衡,體會舒适,也激發動力。
可以“高”得耀眼,也真實地“不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