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禮要安排張豐載到京師警察廳去上任,張豐載表示想要留在北大,理由是:他們老是說,以前的北大,錢多,人傻,名聲大,好混事。
張長禮吐槽侄子:明明德你是怎麼明的,修齊治平你是怎麼修的,滿腦子糊塗糨。你就是陳獨秀魯迅說的那種——假道學。
流氓身上披着個文人的外衣,打着做學問的招牌淨做壞事,說得就是你!

看到這段,忍不住看笑了。彈幕有人評論:二叔說得太好了,句句說在刀刃上。
可不是嘛!真是官方吐槽,最為緻命。
要說張長禮和張豐載這一對叔侄,也真是人才,搞破壞搞得還挺有水平的。而且吧,人家這壞人壞得,心裡跟個明鏡似的。
讓我想起網絡上那個流行的梗:世賢渣得明明白白。這叔侄倆,可謂是:壞得明明白白。

另外,看到有人問說:為什麼張長禮和張豐載叔侄要搞破壞,感覺新文化運動的這些人,跟他們并沒有什麼利益沖突呀?
針對這個問題,我簡單說幾句。
其實也很容易理解,他們這種人,靠的是既有制度,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比方說張長禮,在既有的官僚系統下,他可以安安穩穩地坐在他的議員位置上,獲得名聲、社會地位、财富。
所以,他們害怕有人出來,挑戰既有制度,挑戰既有的官僚系統。
陳獨秀他們的新文化運動,名為文學革命,革的是舊文學的命,但就如陳獨秀自己所言:新文化運動影響到政治上,是要創造新的政治思想,不要被現實的政治羁絆。
所以,他們革的也是舊思想、舊制度的命,革的是張長禮這類官僚系統裡屍位素餐者的命。劇中的張氏叔侄,就是一個縮影,一個代表。
當他們看到這麼一撥人,在引領社會潮流的時候,他們怎麼會不害怕?他們必然要發起反擊的。所謂衰老害怕年輕,舊有害怕新生,落後害怕進步,官僚主義者害怕實幹派,就是這個道理。
就像孫中山幹革命,要推翻滿清統治時,會有很多人反對,但是每個人反對的立場不同。
有的人是抱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統思想,有的是抱着“革命不适合中國”的愛國思想,如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有的人,則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保住自己的頂戴花翎。
同樣的,很多人反對新文化運動,但是立場不同,反對的理由也不同。
辜鴻銘、劉師培、黃侃、林纾等人反對,是站在保護傳統文化的立場;而張長禮、張豐載之流反對,則是站在維護既有制度,以保住自己的财富、地位的立場。
所以,辜鴻銘、林纾等人,會讓人覺得有底線,還是值得尊敬的,而張氏叔侄之流,則顯得很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