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久沒看過這麼讓人失望的電影了,失望太大不是因為我審美挑剔,是它造勢不小,擡高了我的預期。帶着“重男輕女”與“獨立女性”這樣的标簽把期望值拉滿,來勢洶洶,然後在混亂的叙事剪輯和單薄落俗的劇情走向中将好感摔得稀碎。
1. Shadow陰影
電影名叫《我的姐姐》,人物片,一個好的人物角色能讓觀衆感受到她的立體與成長,很多編劇巧思不夠,往往會搬出套路“shadow”來湊,這部片也是如此,片中的姐姐人物成長背後的“shadow”是“重男輕女”的家庭觀念,同時也是“女性成長中親情愛情等羁絆下的艱難抉擇”。單從這兩大陰影的厚重度來看,完全撐得起一部深度影片,國産電影中實在是很少去讨論這兩大嚴肅話題,這部片子也是看到缺口想吃螃蟹,可惜想得是好,能力不夠。
“重男輕女”的渲染在我看來不夠,一場10s左右的“父親的暴打”回憶,一段狗血的“改高考志願”的人物獨白,就想撐起來“重男輕女”下的女性艱難,着實有些糊弄了,這讓本就生活在2021年的進步家庭教育下的絕大部分觀衆,真的很難産生共情,唯一不錯的片段就是醫院一位女性冒死也要生下第三個男嬰的時候,這個主題方才在母親角色的赴死和愚昧的家庭選擇下有了那麼點沉重的意思,除此之外,大部分就是在無病呻吟。
接着說“女性追求自我成長”過程中的陰影,也完全在胡扯,一個“考研去北京”的說辭加三兩個背書學習的鏡頭拼拼湊湊,你就想告訴我這個“女性”多艱難她多獨立她面對巨大苦難得到了升華和成長?核心處理的方式存在問題,shadow的建立全依靠台詞說出來,但凡多兩個呈現苦難的鏡頭觀衆也不至于看的時候滿腦子都是 “就這”“就這”?真就是立意豎得老高,問題倒一個都沒呈現出來,沒有連環打擊的“shadow”主角如何成長,人物如何立體,強大獨立的“feminist”人設又怎麼立的起來,口口聲聲說要走出陰影追求自我的人生,你的陰影就這麼單薄,你的人生就這麼随意?女權主義者看了都覺得不好意思,那些被拐賣至深山處生三個四個還要繼續生直到生出男孩子才罷休的農村婦女,那些南下打工端盤子或是流水線裡将每月2000工資寄給老家蓋房弟弟的文盲女工,那些在被父母告誡要省吃儉用因為要給弟弟攢錢娶媳婦這樣理所應當觀念下成長而悲哀到不自知便獻出了一生的乖女兒們,哪一個不在陰影裡掙紮,你用這部片子去展現女性追求個人發展、去宣揚女權何止是一種降低水準,簡直是一種侮辱。
2. Symbol符号
講完叙事講抒情,衆所周知電影的情感表達要通過各種符号去呈現,觀衆通過Signs and Meaning in the Cinema走進鏡頭世界,既能感知人物的身份與内在能量,又能與環境營造的氛圍交互産生共鳴。符号,元素意義重大。而這部電影的失敗之處除了破碎的主題叙事過于單薄無法讓人共情之外,各種莫名其妙的、斷裂于劇情遞進之外的、讓坐在影院觀衆看完一頭霧水的元素與符号充斥絕對是另一個主要罪魁禍首。
姑媽莫名其妙的套娃理論和那幾個俄語詞彙的背誦,姐姐在天台蒙着帽子在傷感憂郁的濾鏡下反複重複着似有深意實則與劇情毫無幹系的歌詞,突然插入的拜佛鏡頭中擺上一家三口的告牌,這些符号的意義在哪呢,導演用了大量時間拍這些鏡頭是想表達什麼呢?它是具備多麼深層次的隐喻和何種豐富而有待層層結構的内涵以至于讓觀衆在一部叙事的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電影中産生一次又一次的割裂感,這些純粹為抒情服務的鏡頭作用卻甚至比不上一部抒情mv。
電影語言和符号努力創造抒情的目的是要實現情感的有效傳遞,但是如果這些符号是錯誤運用的、風馬牛不相及的、讓人無法理解的存在,那麼畫面的抒情在觀衆的眼中就變成了一種“矯情”,一種“無病呻吟”,大部分觀衆無法理解開頭近半個小時的方言叙事在烘托形象上發揮何種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功能以至于不能用普通話來講,也無法在一堆表達不清楚意思的台詞和莫名其妙的鏡頭推動下主角吧哒吧哒掉落眼淚時跟上情緒節奏一并走向高潮,算了,看過電影你就知道,這部片子的叙事破碎到連基本的開端發展結局線裡的高潮都沒有。
而且我甚至可以說劇方這種矯情是無意識不自知的,不然他也不會搞出來一堆觀衆根本無法理解的符号和隐喻,似乎在用一種模糊不清的表達去給觀衆以留白,讓觀衆産生情緒聯想的空間,但現實是劇情轉向突兀生硬又莫名其妙,留白沒産生,疑問一大堆。由此可見編劇的不真誠與不走心,好好的題材卻不願挖心思構細節,純粹的落淚和傷感的怼臉拍營造的憂郁感使得劇情表達顯得廉價又叫矯情,拉低了整部電影主題的質感。
3. 寫在最後
批判這部電影不是本意,對一部片子失望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讓人難過的是對女性題材的惋惜,惋惜文藝工作者沒有切實體察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存在着諸多的壓迫,沒有找準看清女性追求個人成長中的衆多問題與阻礙,導演是女性,編劇是女性,演員是女性,有人誇細膩,我想問問看了片子的人,你真的覺得細膩嗎,如果細膩還會在今天還把重男輕女定位成父母偷改志願不讓女兒上大學,還把一個獨立女性的成長看作靠自己上大學讀書立志考研去北京最後又突然放棄?太單薄了,如此浮于表面的理解才真真切切地表現出社會對女性問題理解的粗糙,放佛漫不經心的掠過,未曾施舍半點憐憫。
流水女工與農村婦女家庭中親情的兩難選擇成了“看不見”的苦難;職場、學術圈中的聰明女人在打壓下成長綻放出的光芒被“覆上紗布”;一場國際風暴中站出來顯示自信态度的女性魅力我們“避而不談”,一個疾病時代來臨之際義不容辭堅毅出征的女性抉擇在熒幕中成為一種“隐形”。反而二十年前的套路被搬上舞台來迎合今天的女權運動與性别潮流,我看就是在投機取巧。
然而難過的事就在于此,恰恰是這群被口口聲聲冠之以“細膩”的女性同胞,模糊了真正抉擇下的是非,混淆了關鍵切要的女性問題,也掩蓋了實際發生的悲劇與苦難。
要知道在性别讨論中不宣揚feminist有時候不是問題,宣揚錯誤的feminist才是問題——成心或無意,總歸是在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