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的大電影于2019年9月20日在北美上映後,在IMDb和爛番茄上都得到了不錯的評價,豆瓣上也得到8.6的高評分。

▲《唐頓莊園第四季》官方宣傳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小編最開始喜歡上《唐頓莊園》這部劇,完全被劇中那一幀幀如油畫般的畫面所吸引,華麗的晚宴、精緻的餐具,以及主角們在美如詩畫的英國鄉村狩獵,騎馬,品下午茶的畫面,滿足了當下人們對上世紀英國貴族生活的想象。

▲《唐頓莊園第四季》第7集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愛上了那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金句王”老伯爵夫人和超級暖男老管家呢?今天,小編就準備給大家扒一扒這座莊園背後的故事。在扒之前,先回顧一些劇情。

▲《唐頓莊園》電影裡的老伯爵夫人Dowager Violet,圖片來源于網絡
還記得在第六季的劇情中,Lady Mary和Benson為了醫院的籌建工作決定将唐頓莊園向公衆開放一日,并将門票收入作為醫院的啟動資金,此時老伯爵夫人上演了一場“英式吐槽脫口秀”……



▲《唐頓莊園第六季》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結果老伯爵夫人被piapia打臉,一大早趕來參觀的村民就排起了長隊,最後的收入多到吓到Lord Grantham。由劇情可見,人們對這樣宏偉的城堡會感到無比好奇,就像現今一樣,帶着獵奇的心理想去探究未知領域。

▲《唐頓莊園第六季》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這之後,Lady Mary和Tom便想将此變成一個定期舉辦的活動,并将所得收入用來補貼莊園的巨額開銷,扛起複興家業的大旗。從這裡可以看出,原來100多年前的歐洲貴族就已經為後代們一本萬利的“生意”鋪平了道路,想想這無心插柳之舉,似乎應了我國的老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是真愛啊~

▲《唐頓莊園第六季》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Lady Cora在這集中還向大家透露了一點關于唐頓莊園拍攝地海克利爾城堡的曆史。

▲《唐頓莊園第六季》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正如Lady Cora所說,海克利爾城堡在17世紀初期建成。1839年,第三位卡納文伯爵( Earl of Carnarvon)發揮“夢想改造家”的精神來對城堡進行改造。設計師并沒有将原來的建築推倒重建,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和改造,所以現在大家在這座城堡裡能看到中世紀的内部設計與19世紀的建築風格相互交融。

▲The Saloon(城堡大廳,保留了中世紀原貌),圖片來源于網絡
接下來Lady Mary和Lady Edith向訪客們介紹了城堡的油畫作品……



▲《唐頓莊園第六季》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Lady Mary的内心OS也許是:"反正都是老娘的,我管畫的是誰!”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小編看到劇中畫面切換到Lady Edith這,心想她已經是一家報社的boss,應該比會比Lady Mary知道得多些吧!



▲《唐頓莊園第六季》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結果……o(╥﹏╥)o
看來小編對Lady Edith期待過高,或許是因為城堡裡收藏的油畫太多, 清楚每一幅畫的由來不太可能吼!那就随着她的步伐,了解一下這座城堡的建築師吧……






▲《唐頓莊園第六季》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小編此時隻能替劇中人問一句明示嫌棄,這真是你們家嘛?!

▲圖片來源于網絡
看來Lady Edith雖然雜志社辦得好,但是對藝術是真的不夠了解啊!各位看官還是讓小編正兒八經的介紹一下唐頓莊園的設計及曆史吧。
真實曆史背景
《唐頓莊園》的取景地是位于英格蘭漢普郡的海克利爾城堡(Highclere Castle),城堡原址最早出現建築可追溯到8世紀。到1692年時,這裡的建築被當時一名貴族贈予他唯一的女兒瑪格麗特(Margaret),後者再将城堡傳給她的二兒子羅伯特·索耶·赫伯特(Robert Sawyer Herbert)。城堡至今仍然被赫伯特(Herbert)家族所擁有,現屬于第八代卡納文伯爵喬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 8th Earl of Carnarvon)的名下。

▲海克利爾城堡(Highclere Castle) 外觀,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相關資料顯示,海克利爾城堡于17世紀初期就已建成,在1839年開始大規模重建,重建後的外觀一直保留至今才有大家今天所見的風貌。城堡在1953年被列為英國表列一級保護建築。這座因《唐頓莊園》成為“網紅打卡地”的城堡除了有着當地曆史人文的底蘊,同時還藏有一定數量的文物及藝術品。
莊園的靈魂設計師
海克利爾城堡的園林部分是由著名的園林設計師蘭斯洛特·布朗(Lancelot Brown)所設計。

▲ Capability Brown by Nathaniel Dance (later Sir Nathaniel Holland, Bt), oil on canvas, circa 1773©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布朗拒絕使用一切有人工痕迹的物體,如雕塑或雕刻過的石頭,而是擅長利用單棵樹木,成片的樹林與清澈如鏡的湖泊等自然元素,将英國人崇尚的‘Picturesque’美學概念(如詩如畫的審美風格)展現得淋漓盡緻。

▲海克利爾城堡 圖片來源于網絡
除此之外,小編不得不提布朗最著名的作品——位于牛津郡的布萊尼姆宮(Blenheim palace,别名:丘吉爾莊園),他通過在格利姆河上修起一道堤壩,攔蓄河水形成兩個邊緣彎曲的人工湖,而建築師約翰·凡布魯(John Vanbrugh)設計的橋連接了湖泊與布萊尼姆宮前庭的陸地,巧妙的淡化了大自然與建築的界限 。

▲ Blenheim palace的人工湖與橋 ,圖片來源于網絡

▲ Blenheim palace,Oxfordshire,圖片來源于網絡
海克利爾城堡的主體建築是由建築師查爾斯·巴裡爵士(Sir Charles Barry)設計的。巴裡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哥特複興主義風格的建築師,1834年英國衆議院和參議院大樓被大火燒毀後,他和奧古斯塔斯·普金(A.W.N Pugin)一起在1836年重修威斯敏斯特新宮的設計比賽中脫穎而出。除此之外,他還是将16世紀意大利文藝複興建築風格運用到英國的鄉村住宅、公共建築(如倫敦的改革俱樂部Reform Club)與私家花園等最重要的推廣者之一。

▲《Sir Charles Barry》By John Prescott Knight, c.1851.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大家對比一下左邊的海克利爾城堡和右邊的威斯敏斯特宮,就會發現這兩個建築在外形上有着非常多相似的地方。


▲Highclere Castle 和 Westminster,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設計海克利爾城堡時,巴裡已經是十分有名的建築師了,但他并沒有複制粘貼威斯敏斯特宮所使用的哥特式複興(Gothic Revival)風格,而是采用了詹姆斯一世時期複興建築風格(Jacobethan)。那些金燦燦的外觀是建築師專門選用了巴斯地區特有的石頭,整個城堡的改造過程花了數十年。

▲ Highclere Castle 風格示意圖
建築風格
看完前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是繞口令似的“詹姆斯一世時期複興建築風格”呢?看官們是不是似曾相似的感覺?在當時,一個風格名稱通常是用女王或國王的名字來命名。這其實就是對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an)時期風格與詹姆斯一世(Jacobean)時期風格融合的名稱。


▲ Queen Elizabeth I 和 King James I by John De Critz the Elder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伊麗莎白一世時期開始,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下,英國的貴族與教會有精力、不差錢,便開始修建更豪華的建築。那時期的建築在細節上開始模仿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并且十分注重建築結構的對稱性。
那時英國為了将當地建築風格與新古典主義風格區别開來(舉個栗子:白宮就是新古典主義建築用來體現共和主義的代表性建築),并且弘揚自己國家的優良傳統,便将哥特複興主義官宣成為“國家主流風格”。在征集威斯敏斯特宮重修方案時就規定,必須是哥特複興主義風格或者詹姆斯一世時期複興建築風格,所以《唐頓莊園》中的拍攝地海克利爾城堡也是同一種風格~


▲ 蒙特摩爾塔樓( Mentmore Towers) 和哈萊克頓莊園( Harlaxton Manor )是詹姆斯一世時期(Jacobethan )風格的代表 圖片來源于網絡
藝術風格的轉變與時尚潮流一樣不停的交替、輪回。到了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時期(1837-1901)時,哥特複興主義風格就像時代主旋律,但這期間除了詹姆斯一世時期複興建築風格之外,同時出現了許多其它風格的複興相輔相成。如文藝複興風格的複興(Renaissance Revival)和羅馬式風格複興(Romanesque Revival ) 等等。
寫到這,光是海克利爾城堡的曆史、靈魂設計師、園林設計和主體建築風格不知不覺小編就已blablabala說了這麼多,再回顧一下《唐頓莊園》Lord Grantham的片段~

▲《唐頓莊園第六季》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機智的看官們應該發現了,這座因“網紅打卡地”的城堡裡還藏有一定數量規模的文物及藝術品,且聽小編下回分解!不見不散~

文:perroisdog丨編輯 : 耘菲
責編:蜜絲姜
監制:大G小r迷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