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潰的話題一度在網上随處可見,畢竟成年的崩潰,來得太容易了。
生活真的像一把無情的刀,哪怕你明明不願意,也依然會将你修剪成自己曾經最讨厭的模樣。
倦怠,冷漠,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偶爾對這樣的生活和自己覺得惶恐害怕,卻又缺乏挑戰現狀的勇氣,隻好懷着心虛得過且過。
哪個人不是這樣過來的呢。你這樣想着,然後又恢複了無動于衷。
可是我們忽略了,生而為人,波折苦難絕免不了。它們就像層層疊疊的絲線,一層一層地将我們裹成繭,直到我們無力掙紮。
人生總會遇到難過、憤怒、焦慮、抑郁、迷茫、痛苦的崩潰時刻。
上班時候累到無法呼吸,加班很晚回家後卻被委屈的女朋友指責不能陪伴自己,心裡歉疚有心想去哄哄愛的人卻身心俱疲毫無開口的欲望,年終獎本來就沒多少還面臨被辭職的危險,好不容易一切都消停了下來之後想要好好休息一下,孩子卻又咣的一聲就把玩具撒了一地……成年人的崩潰随處可見,每一次都在消耗着向前的意志。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
也許這些都讓你很絕望,可是你對比之後一定會覺得他才是真的慘。

他是生活在舊金山的黑人男青年,靠做推銷員養着老婆還有幼子。本來就收入低的工作根本就難以養活整個家庭,而在此時,他還遭遇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低谷。
首先,他丢了工作。公司裁員讓他丢了飯碗。
然後,他丢了妻子,妻子因忍受不了長期的貧困生活憤而出走。
最後,他丢了兒子,妻子走的時候把六歲大的兒子也一同帶走。
他瞬間從一個家庭中被強行剝離開,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大概不會有比這更讓人崩潰的了。好在沒過多久,妻子又把兒子還給了他,這成了他絕望前生生将他拉回人家的最後一條線。
然而生活并沒有因此變得好起來,他從此不僅要面對失業的困境,還要獨立撫養兒子。
沒過多久,因長期欠交房租被房東趕出家門,他隻好帶着兒子流落街頭。無人可依,無處可住,無收入,無積蓄。
在接下的兩三年中,他帶着兒子從紙皮箱搬到公共衛生間,這就是他們的住所,而他們所有的收入,也隻來源于他打的散工。

那段日子是真的很慘。印象最深的是他帶着兒子鑽進地鐵的廁所裡過夜的那一幕。外面的敲門聲一聲緊一聲,他們縮在裡面,他摟着兒子淚流滿面。他流的淚,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心疼,是一個男人對生活的無力和不甘。
要是給那一幕起一個标題的話,我想大概沒有什麼能比“成年人的崩潰”更貼切。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當幸福來敲門》,主演是威爾·史密斯,落魄的男主叫做克裡斯。你可能覺得這隻是一部電影,是誇張誇大的生活,那麼如果我告訴你,這部電影就是改編自真實事件呢?
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2007年出版的同名自傳,取材于這位投資專家的真實人生經曆。
作為一名單身父親,Gardner一度面臨連自己的溫飽也無法解決的困境。在最困難的時期,加德納隻能将自己僅有的财産背在背上,然後一手提着尿布,一手推着嬰兒車,與兒子一起前往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實在無處容身時,父子倆隻能到公園、地鐵衛生間這樣的地方過夜。
在故事的最後,他成為一名著名的黑人投資專家。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式勵志故事,但你我不能因結局的圓滿将它放置在天方夜譚的遠方。
當人生面臨困境低谷,如何度過它、克服它,如果我們找到了其中的法門,那麼我們一定能夠度過那段艱難的人生。《當幸福來敲門》裡克裡斯的經曆,或許能夠給我們提供相應的參考。

首先,面對艱難的時光和負面的情緒,我們需要做的,是接受它。
接受并不等于忍受,更不等于被它支配。隻有清醒自知的人,才能擁有真正改變人生的強大力量。接受現狀,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它逃避它,我們才能夠真正地發現自己所存在的問題。
面對陡然間天翻地覆的艱難困境,克裡斯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消沉堕落下去,因為他知道,當自己也放棄了自己的時候,那麼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将他從那一團泥淖中拯救出來。
然後,你要清晰又明确地告訴自己,真正能夠拯救自己的,隻有自己。
沒有人能夠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沒有人能夠拯救一顆堕落的心。當悲傷、痛苦、絕望、崩潰這些消極的情緒向你撲來時,你可以難過,也可以悲傷,但絕不能被這些負面情緒崩壞了意識,從此被它們拖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克裡斯乍然之間遭遇人生低谷,可以說是被打地措不及防,然而他在短暫的失落中很快回過神來,因為他知道,強大意志才能讓你在生活的壓制下立于不敗之地。精神隻要不垮,生活就不會太過糟糕。
當你從一片消沉中振作起來,決定改變現狀時,你缺的,是一份堅持。
這種堅持,不是三天打魚兩三曬網,也不是突然振奮起來想要改變現狀,等到那一劑雞血的效力漸漸消失就又恢複了原狀,而是将改變現狀的決心刻在心底,每天都溫習一遍,每天都為了這個目标而努力。
在驚天巨變開始後的三年裡,克裡斯從來沒有松懈過。打零工,四處奔波,苦嗎?當然苦。累嗎?當然累。可是就是在這樣的極端苦難的情況下,他始終堅持下來,所以才能一點一點、厚積薄發地改變自己的現狀。
電影中最讓人感動的,還是克裡斯和兒子間的相處。所以,在面對艱難困境時,希望你也能像克裡斯一樣,擁有一份溫暖的陪伴。
日子很苦,生活很難,居無定所,這些都沒能讓小孩嬌氣地哭鬧。相反,跟爸爸一起流浪的兒子一直表現地很懂事。克裡斯也努力培養兒子樂觀面對困境的精神,父子倆日子雖苦,但還是能快樂生活。
毫無疑問,陪伴是改變的很重要的一個要素。累了的時候,它讓你看到堅持的意義;痛了的時候,它包裹着你内心的柔軟。
如果你在面對負面情緒和挫折的時候,能夠擁有以上四點,那麼請相信,屬于你的幸福,遲早會敲響你的門。
早或晚,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在影片的最後,克裡斯決定自己要做一個出色的股票經紀人,和兒子過上好日子。完全沒有股票知識的克裡斯靠着毅力在華爾街一家股票公司當上學徒,六個月實習期,沒有任何收入,想也很難了,但是他堅持下來了。于是最後他開上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最後成為百萬富翁。
他的幸福巨大地讓人疑心是一場美夢,但是請相信,敢做夢、敢實踐、不放棄的人,才會最終等來幸福的敲門聲。
堅持下去,無論如何,不要放棄自己,新的一年,要繼續加油。
堅持着堅持着,噓,你聽:
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