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念念叨叨要去看電影了,本拟去看《利刃出鞘》,老陳卻一直忙活,于今已經下線,故昨晚去看了葉問系列的終結篇《葉問4》。

這一系列拍了4部,橫跨近十二年的時間,用一個又一個故事,一場又一場打鬥,讓我們走近并走進一代宗師。既是在講故事,更是在講述人、精神、成長、消退。

前3部具體講述了什麼,劇情已然模糊不清,腦子善忘,無非是葉問遇事,面對,脫困的循環,功夫電影或者說動作片套路都極相似,它側重的本身就不在于故事的回環曲折,出人意表,你甚至都能預料到劇情的走向與結局,但還是讓人激動人心,因為在一場一場的打鬥中動作精彩,節奏緊湊,令人激動,讓人緊張,并且随着這些打鬥而不自覺地投入其中,釋放了壓力,得到了輕松與解脫。

《葉問4》講述内容亦極簡單:兒子葉正因打架被開除無書可讀,葉問為兒尋找學校奔赴美國,因需推薦信與中華總會萬會長相集,有一場較量,而與前來唐人街挑事的陸戰隊教官也有一場較量,最後因萬會長被打成重傷,為民族尊嚴主動與美國軍官又是一場較量。


...

QQ圖片20191222141424.jpg

三場大的打鬥,拳拳到肉,每擊中的,緊張刺激,令人腎上腺飚升。而每次的較量對決又可看到他的從容不迫,不緊不慢,不畏不懼,真令人對其本領,對其氣度,對其精神,折服不已。

看《葉問》除了其本身本領過硬毋庸置疑,更讓人折服的大概在于其本身的人格魅力。在電影中所呈現的,這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幸好未将其塑造為完美化身,他亦隻是一個凡人,非神的化身。

他有最世俗的煩惱,愛妻離世,自己身患癌症,與兒子問題重重,青春期的叛逆與為父的權威矛盾難解,兒子抱怨其不了解自己,怎麼做都是錯,而其不知如何化解,對兒子的愛與憂讓他遠去美國。

他沒有通天的本領,到美國雖然有人引路,别人尊稱其為葉師傅,為其幫忙奔走卻一路受挫,萬會長要求其解決徒弟李小龍的問題,朋友找外籍人卻遇上對方并不把朋友當朋友,徒弟的律師徒弟寫了介紹信卻還是不行……凡此阻滞無人是俗世的貼地氣的煩惱。

不過他有自己的堅守與化解,有自己的執着與面對。

與兒子雖有矛盾,除了為兒子重入學校四處奔走,還堅持不懈主動地向兒子笨拙示好——每天準時十點打電話,即使一再被拒絕。從萬宗華與萬若男的父女關系中反省自己,最終尊重兒子的學拳意願,親自教學,與兒子赢來合解。一個不善于教育的人,但是敢于反省與改正的人。

面對萬會長要求其解決李小龍教外國人學武術問題的刁難,他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沒問題。學武的初心本來就是強身健體,遇見不平可協助主持正義,這與徒弟是哪國人并沒有什麼關系。其包容的心态,何其難得。一個拳派要想生存下去靠的是自己的實力,才能不斷地完善與強大自己,但這強大不意味着高傲與固步,包容、學習、創新亦很重要。

問題主動找上,困難擺在眼前,退縮并不可取,不如走出去,迎上去。所以當萬會長說美國人常常常各種借口來欺壓中國人,外國人都是東郭先生時,葉問并不認同“忍”的做法,反而更堅定地認為要走出去溝通去融入而非一味退讓。也正因為此,他才會在最後主動要求與軍官對戰,這裡有對尊嚴的維護,對不公的憤怒,更有對自己信條的堅守。

我想宗師之所以被稱為宗師,不僅其有過人的本領,開創或大力發揚了一個派别的本領,有極大的建樹,自然也是因為其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強大的武德讓一群人對其追随而非跟随。武術如果隻與暴力聯系在一起那是深深的悲哀,但如果其融入一個人的身體,精神又使其灼灼生輝,那必驚豔無疑,也能獨樹一幟,流傳開去。

葉問飾演者甄子丹曾言:我演過很多武打片,但我相信葉問這個角色在觀衆心目中有最重要的位置,作為演員我非常感恩,要知道我們有可能一輩子都演不到一部代表作。

他是幸運的,能遇上這樣一個角色,能拍這一系列,而角色也毫無疑問是幸運的,能由他演繹增輝不少。某種程度上演員的精彩演繹讓角色深入人心,但同時角色的精彩也成就了演員本身。

甄子丹表示這是自己最後一套動作片,而從上映的成績而言也可謂不俗——截止12月21日,《葉問4完結篇》内地上映兩天,票房輕松破億。

這個精彩的角色迎來了終結,一個時代終結了,有另一個江湖在崛起。葉問系列深得大家喜愛,4部中雖3稍遜色些,但也不失遺憾了。葉問十年落幕了,甄子丹江湖結束了,下一個是誰不知道,但這個系列曾出現過,精彩過,讓我們深刻過,也是我們的幸運了。


...

QQ圖片20191222141431.jpg

篇外話:《葉問4》中李小龍街頭打鬥的場景也是極精彩的了,非主角會否發展為另一個系列?畢竟李小龍的故事傳奇一直都令人着迷!

回想起自己曾遊佛山祖廟正是在看過《葉問》電影之後,葉問堂才看得津津有味,此系列完結下次再遊會否又添新感歎!佛山一地真可謂武學神地,葉問、黃飛鴻、李小龍均是佛山人,當擇時再回佛山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