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這一代人正在經曆着傳統社會秩序的瓦解,新的個體正從中分化出來并覺醒一種叫做個人主義的東西。對大多數的家庭來說,都在承受着這個世代的價值沖突,上一代傳統的價值觀與下一代個人主義的對立。


艾草這一代的母親正面臨着這樣的轉折點,選擇接受或者拒絕的當下,開放一半的思想是充滿矛盾的。是否每個母親甚且每個人都會面臨到自己人生的限制?要如何勇敢的迎戰呢? 


...


吳艾草今年58歲,生長于保守排外的閩南村落,年輕時為了跟大她二十歲的外省籍老師談戀愛,不顧她母親的反對,嫁去台北。 38歲時丈夫過世,獨自撫養一雙兒女宋海和宋伶。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艱苦的日子總算過去了。已經做好了自己一雙兒女結婚生子的準備,抽空會去看看适合三代同堂居住的房子。


艾草每隔些日子會去看望鄉下唯利是圖的母親楊乖。楊乖78歲, 35歲時丈夫癌症死亡。在北海岸的村落開雜貨店,人生以賺錢和存錢為目的。三個兒子都在大陸經商,雇用一外籍勞工照顧她。楊乖覺得人生最可悲的是窮,遠離貧窮是第一要件,名譽是其次,名譽不好可以靠錢補充。整天都想着怎麼能多貪點小便宜,數錢數好多遍,還每天都懷疑她的傭人偷她的錢。


...


艾草受不了母親的價值觀,常常意圖教育楊乖,她認為自己獨立堅強,讓兒女受良好教育,對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滿意又驕傲。直到發現一向乖巧孝順的小兒子宋海是同性戀,在法國留學才藝縱橫的女兒宋伶帶回和黑人生的私生女,艾草長年建立的價值觀,被迫瓦解。她發現兒女跟她并不處于同一個世界,感到憤怒、孤獨和無助。      


劇中有這樣一個對話讓磊磊印象深刻,宋伶:“我知道你一定沒辦法接受,可是我生孩子并沒有錯吧?婚姻是另外一件事情,人不一定需要結婚的。”艾草:“給你讀那麼多書,是讓你回來對付我,瞧不起我的是不是? 你做什麼事都有道理,我就一定要接受嗎?”


...

...


兩代之間永遠必須透過艱難的溝通來取得諒解,正如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艾草看到母親的保守封閉是與現實相抗衡的,自己與女兒的價值觀沖突又何嘗不是一種封閉呢?最後她決定做個母親戰士帶着孫女,一同面對人類生存永不停止的挑戰。


此片非常地生活化,不做作,讓人們從普通的生活場景中,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本片不僅适合同志人群觀看,也适合普通人觀看,磊磊想: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智慧,在人生旅途中變得更堅強。


...

...


“媽,你知道了?”“你們都是我生的,有什麼事我會不知道,我能怎麼辦,塞回去再生一次嗎?”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每一位母親都帶着一身的铠甲,而孩子就是她的軟肋。今天剛好就是母親節,也祝天下所有的媽媽母親節快樂!今天,你給媽媽打電話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