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洋洋
記得影片熱映的時候,曾經和姐妹們發生了一次激烈的辯論。矛盾焦點就是關于陳孝正的問題。姐妹們非常不欣賞陳孝正後期回來重新追求鄭微的舉動,她們一緻認為陳孝正缺乏對鄭微最基本的尊重,陳孝正的這一舉動,是極端自私自我的體現。在他的心目中,一直是自己和自己的事業前途排在第一位,其他的都必須為這兩者讓路。

我是站在姐妹們的對立面的,那麼今天我就從各個角度來剖析一下陳孝正。不為其他,隻為我喜歡這個角色。在這部影片中,這個角色最真實,最可憐,也最吸引人。
童年-------性格和思維模式的養成
陳孝正來自一個很清貧的家庭。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獨自把他帶大。影片中,他母親的扮演者是潘虹,導演想說明的是,他的母親年輕時候,是個美女。陳孝正繼承了母親的不俗容貌。他能吸引校長女兒,能吸引鄭微,能吸引後來的美國妻子。容貌,确實是不可忽略的一點因素。
他的母親,絕不僅僅是美女那麼簡單,她應該也是一個清高的才女,她沒給陳孝正尋找一個繼父,她養成了陳孝正規律的生活和學習模式,養成了陳孝正的自律性格和刻苦的精神。從陳孝正寝室裡的床鋪,以及他每天晨跑的習慣,可以看出他母親給他帶來的影響。

電影裡隻給了他和他母親一組鏡頭,在一貧如洗的家裡,母子兩人相對無言的吃飯。鏡頭稍微拉遠一點,在母子中間隔着的,是去世了好多年的父親的照片。可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家風嚴謹,有點類似于冷酷無情的軍事化作風。母親對兒子有很高的期望,可是卻忽略了和兒子之間最親密的溝通,她隻要求兒子出色,兒子優秀,卻忽略了給兒子上一堂感情基礎課程。我相信,他的母親在撫養他成人過程中的艱辛和不易,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幼時的陳孝正,肯定羨慕過那些有父親呵護的同齡人,他為此深深自卑過,所以他很少和同齡人交流,他不是不想,而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更甚者,他是怕别人嘲笑他沒有父親的這一事實。因此他選擇遠離,他把自己藏在屬于自己的小世界裡。這樣他不會被人傷害,不會被人嘲笑,不會害怕自己在人群中手足無措。
家庭的環境,讓他早早的成熟,同時在他逐漸養成的性格裡,不經意帶有了一種矛盾的東西,給他以後的人生埋下了伏筆。

青春--------理智與荷爾蒙的較量
陳孝正的優秀,讓他成為大學裡聞名的學霸。但他依然獨來獨往,唯一和他走的比較近的,就是校長的女兒曾毓,還有給他介紹零活的富家子許開陽。陳孝正從來不隐瞞自己清貧的家世,但是看得出,學校裡沒人敢惹他,沒人敢看不起他,因為他是學霸,因為他一身的傲氣和冷漠,讓人無法忽略他,但也不敢靠近他。有些人就是天生有這樣一種氣質,或者說叫氣場更具體些。陳孝正就是這類人。
曾毓一直愛着他,他知道。此時,陳孝正功利的一面已經開始顯山露水,因為曾毓是校長女兒,他不能直接拒絕她,所以他選擇了沉默來拉開彼此的距離,用友情來當擋箭牌。

初遇鄭微,這個冒失的女孩子弄壞了他辛苦搭好準備交貨的模型大樓,他很生氣。他全然沒有看到她的可愛與美麗。對于他而言,可愛和美麗不能為他換來學費和飯費,而那幢被她弄壞的模型,則可能是他接下來賴以生存的口糧。因此他用簡單而粗暴的态度對待鄭微。
不料,他惹上了麻煩。這個女孩子以不怕死的精神,以轟轟烈烈,并且人盡皆知的姿态大舉殺進了他的世界,像是上帝給他準備的一份惡作劇的禮物。他一次次冷漠的拒絕她,換來的卻是她更熱情的回應。他驚慌失措的發現,他前二十年苦心經營的人生摩天大樓,不可避免的産生了偏差。他想用理智來克制自己,他失敗了。
為了玉面小飛龍,他得罪了許開陽,或許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和人動手打架,還是以一敵十的群架。


從此,他的世界裡多了一個她,在她面前,他的理智終究落了下風。
畢業-------現實面前,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
在鄭微的生日會上,陳孝正的自尊和自卑體現到了極緻。他明明為鄭微準備了生日禮物,他花了好長時間為她雕刻了一隻栩栩如生的小龍,可是在許開陽送上的名表面前,即使心髒再強大的人,也不能不自卑。他不敢當着衆多同學的面拿出那份精心準備卻無比寒碜的小龍。即使後來鄭微拒絕了那塊手表,依舊不能平複陳孝正受傷的自尊。

當一個男人很愛一個女人的時候,會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送給她。尤其是初遇愛情的男人。相信陳孝正也是如此。
畢業在即,他不可能沒有考慮過和鄭微的将來,他當然希望自己可以給鄭微最舒适的生活,所以一份體面的工作對他而言并不是首選,那不能為他的鄭微帶來任何幸福的保障,也不能為他自己帶來任何保障。是的,他缺乏安全感,他需要有很多很多東西來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
他看着年輕美麗的女友,心底無法不惶恐。他害怕有一天,她會後悔今天的選擇。陳孝正的童年生活,早早讓他體會到物質的重要性,所以他無法忽略這點。更何況在走出象牙塔後,當鄭微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如此精彩的時候,她會不會還堅守最初的選擇?


若幹年後的鄭微,看到昔日同窗,一個個名包名表,住豪宅,開豪車的時候,會不會由衷的羨慕,會不會覺得他很窩囊,很無用?當鄭微三十歲生日的時候,在名表和小龍面前,她會對誰伸出手?
終于他帶着鄭微來到海洋館,看她最喜歡的海豚,鄭微說票價很貴,他笑了,他說再貴也帶她去。他何嘗不想就這樣一輩子寵着她,給她所有她最喜歡的東西,但是他給不起,他選擇了放棄。

他沒有對她做任何解釋,沒有要求她等他,沒有給她留下任何可以讓她再抱幻想的話,恰恰是他這個舉動,讓我明白了他心底的無奈和辛酸。
他希望鄭微找到一個能真正給予她所有美好東西的人,他不想鄭微為他虛耗青春,白白等待,畢竟他無法預知自己的将來會怎樣,所以他不能自私的要求鄭微等他回來。
男人的錯誤往往驚人的相似,他們都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的安排是最好的,卻從來沒有問過自己身邊的女人到底真正要什麼。不可否認,陳孝正的想法,是時下大多人的想法,也是非常正常的想法,在物質面前選擇繳械投降的人絕不在少數。

回歸--------輸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陳孝正在美國創業的經曆,沒有贅述,隻是零星的提到他和一個美國女人結婚,有了孩子,拿到了綠卡,後又離婚。他創辦了自己的建築設計公司,他成了名副其實的新貴,實現了自己的一切目标。他衣錦還鄉了。在一檔采訪節目裡,他對着鏡頭說:我今天獲得的一切成功,都是用我做人的失敗換來的!
在老張請客同學聚會那天,他主動闖進了鄭微原本已經平靜的生活。他追上了鄭微,告訴她要重新追求她。此時他确定自己足夠有能力給予鄭微一輩子幸福的保障。

寫到這裡,我不由想起《失戀三十三天》裡的一個人物,一個同樣出身草根後來實現完美逆襲的魏依然。與陳孝正不同,他娶了一個非常虛榮,可以說是胸大無腦的女人當太太。
當白百何帶他去高檔商場,沒有去購物,而是去屋頂看風景的時候,魏依然笑着說:“知道我為什麼會選那樣的太太嗎?因為她的需求很簡單,我很容易滿足她,當激情18個月沒有了之後,我還是可以有一個資源來維持我的幸福婚姻,那就是物質。隻要給她我的金卡,就可以無限期的幸福滿足下去。當然,如果我年輕十歲,我會追求你這樣的女孩,但是現在我害怕,因為你需要的東西,我怕我到時候拿不出來!”
影片結尾的時候,他告訴了鄭微那個秘密,那次在海洋館,馴養員會讓鄭微親手觸摸海豚的原因。我相信,那也是他曾經的心聲,他不是沒奢望過向她求婚,他也知道她必定會答應他。隻是彼時的他,不敢用她一輩子的籌碼下注。

他為他和她的未來分析了N種可能性,他相信他所做的選擇,是對他自己和鄭微當時最好的安排,隻是他低估了她在他心中的分量,他原以為初戀總是這樣的,青春的東西隻适合用來緬懷。後來他才知道,成功沒有她的分享,他所奮鬥的一切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開放式的結局讓人聯想,陳孝正最後做出的決定是遵循了自己内心最真實的意願,而鄭微何去何從,大家都不知道。或許她此時再選擇陳孝正,會讓人覺得她多沒骨氣,多丢女人的臉,讓衆多女人坐實了現實功利的罪名!
但我認為,隻要她心裡對他還有感覺,隻要她依然愛着他,那選擇他當終身伴侶又何妨?畢竟日子是自己過的,不用理會别人的想法,能和自己初戀的愛人曆經風雨再聚首,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又有幾個人能實現得了這個願望呢?

PS
我一直非常喜歡學習理工科的男生,因為他們邏輯清晰、目标明确、一針見血,看問題往往能一下捕捉到整件事情中最關鍵的部分。他們立足現實,雖然看似冷酷,但終究不幸被他們言中!這個世界,用感性的眼光來對待,那就是一個悲劇,如果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待,那就是一個喜劇!
陳孝正深刻明白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真谛,如果我是陳孝正,我承認我也會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不是我對鄭微沒信心,而是我對這個社會,對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沒有信心!如果我是鄭微,我還是會選擇陳孝正,因為這是個比很多人都要強的男人,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最合适的結婚對象。

從很多完美逆襲的草根身上,都能看到陳孝正的影子。在他們青澀少年時期,出身寒門,自強不息,愛情對于他們是奢侈品,或者說僅僅是一種上位工具。待他們功成名就後,往往會再度尋找所謂的真愛。(忽然想起前幾天還高調秀了一把恩愛的王石先生,他看向田樸珺時眼睛裡藏不住的柔情和光芒,誰能質疑他對她不是真愛呢?)
一部好的電影,就該立足于現實,不能脫離現實,應該折射出人性的陰暗,也應該讓人留有美好的遐想空間。


所以,我喜歡這部電影,喜歡這個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