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最大的缺陷就是很多時候我們隻能看到事實,卻得不到真相。

——題記

很久之前就流傳着一句話,“隻要給我一根網線我就能活下去。”。不得不說這句話真是很有道理,現在社會的人們如果離開網絡大概分分鐘就要崩潰吧。

可是網絡的飛速發展在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時同時也衍生了很多的問題。

這些問題之一就是很大一部分人都認為鍵盤和屏幕會讓人覺得冷冰冰的,無法傳遞感情。

最近有一部電影就颠覆了這個觀點。它證明了隻憑電腦一屏之力不但可以傳達感情還可以講述跌宕起伏的故事。這部電影就叫《網絡迷蹤》。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部片的導演叫阿尼什·查甘蒂。是不是覺得很耳生?因為這位導演是谷歌的員工,之前隻導過幾部短片,這是他的第一部長片,然後,一戰成名。

《網絡謎蹤》的英文片名為《searching》,直譯就是《搜索》了,大概是這樣會跟之前國産的那部重名,于是譯者定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名字。而很顯然,《網絡迷蹤》更能體現影片的主旨。

這部電影僅用了13天就完成了拍攝,卻花了兩年的時間去剪輯。是的,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剪輯。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的特效,大部分劇情都是通過電腦桌面和一個個對話窗口來呈現的。

之所以花了這麼長時間來剪輯,除了采訪中導演所說的那些原因,比如要讓所有人物的鍵盤操作都符合電腦科技發展的時間線,要讓整個故事有最簡單的呈現卻營造出步步推進的緊迫感懸疑感。我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導演對所需要呈現主題的糾結。

可以看的出來,其實導演一開始的野心是很大的,他想傳達網絡力量是一把雙刃劍,可是在最後他還是選擇了把那些不好的地方比如網絡暴力與網絡演技輕輕帶過。

就像他在一次采訪中所說,他更想傳達,網絡并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麼消極,它也可以有很積極向上的作用。

這部影片講述了在美國生活的一戶亞裔家庭,在母親過世後,父親和女兒相依為命。可是有一天女兒忽然失蹤了,于是父親一邊報了警一邊利用網絡信息尋找女兒,而盡心盡力幫他尋找女兒的警官,自己的弟弟甚至已經失蹤的女兒身上都有着他從未想過的秘密。

本喵看完本片後,對其中的情節設計和反轉再反轉當然也很驚歎,但更多關注到的是這部電影中關于随着網絡發展所産生的現象的表現。

1.生活記錄。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之所以可以憑借一塊電腦屏幕就展示了故事的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故事背景就是這個家庭很喜歡用電腦記錄一切。

每逢重大的日子,比如女兒開學,全家人都會一起拍一張照片記錄一下。有了開心或重要的實踐也會錄下視頻存到電腦裡。甚至生活的日程安排,菜譜記錄都會一一分類存檔。

就像現在我們都不大會去沖洗照片裝訂成冊,而是用手機或是數碼相機拍攝記錄,然後存在電腦或是硬盤裡。連相框現在都有了數碼的,可以用U盤導入,直接循環放映。

這一技術的發展雖然讓很多人們不再肯花費精力去整理打印照片,但是卻激發了人們記錄生活的熱情。因為便利,人們現在幾乎時時刻刻在用手機記錄着自己的一切。吃到了一個好吃的冰激淩,今天選擇的餐廳有很好看的擺盤,路上遇到了開的很好的一朵小花,路上遇到了有趣的人或事,這些在曾經會被忽略的細微小事現在都成為了生活中的小确幸。


2、信息收集,信息爆炸以及信息依賴,信息焦慮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關于這一點影片中的父親表現的最為明顯。他幾乎一直坐在電腦前不停的向搜索引擎裡輸入查找詞。隻要獲得一點線索他的第一反應都是先搜索。

當負責這些失蹤案件的警官給父親打來電話時,父親甚至等不及挂斷電話,聽到警官報上姓名後就一邊夾着電話與警官對話一邊坐在電腦前輸入警官的名字,搜索關于這名警官的一切信息。個人信息,獲獎經曆,突出事迹,是否有過什麼負面新聞都在頁面上展示了出來。


...
警官的突出事迹

當下的時代是一個隻要你使用電腦你就沒有秘密的時代。有多少以為自己可以泯然與衆人卻最後被人肉出來的事例?網絡已經不像最開始那樣,是一個可以隐藏身份肆意吐槽的地方了。

現在網絡的普及已經不止運用到民衆生活中,企業辦公,戶籍辦理,政府部門的運用都離不開網絡。甚至在我們尚未察覺的時候我們已經習慣了依賴信息查詢。

比如求職時在面試前大家都會去搜索要面試公司的網頁,曆史,相關的事件,重視的企業文化等等好讓自己在面試時可以更好應對。而職場人在面見客戶時也會通過網絡搜集客戶的喜好或是相關經曆。

這種形勢已經演變為若是有一天我們知道了一個名人,卻在網上搜不到任何相關資料,立刻就會有抓心撓肺之感。

同時,我們對網絡上大量的信息産生依賴的同時也會焦慮,總覺得自己搜到的不夠全面可以記住的太少。

3.網絡交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大意就是在現在各種社交app的廣泛應用之下我們都是點贊之交。

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人際交往方式。我們不再熱衷于挽着閨蜜的手逛街喝飲料頭挨着頭說悄悄話或是抱着電話煲電話粥。我們開始在彼此的朋友圈點贊,在INS上給對方熱評,艾特對方的微博,有時聊天都是app軟件裡的視頻或語音。

有些不能說的秘密就去網上聊天室和不認識的人們一吐為快,或是帶着面具直播。

就像影片中,父親一直認為自己的女兒活潑開朗,可搜了女兒的社交網絡才發現她從不和同學一起吃飯,她在直播網站上和陌生人聊天,表情永遠都很難過。她早就停止了鋼琴課,她選擇和自己的叔叔說心事,卻放棄和他的交流。

社交網絡上的那個女兒似乎才是更真實,卻像是别人家陌生的女孩。


4、網絡暴力和網絡演技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影片中有這樣這個情節設計讓本喵印象很深。父親為了找到女兒,給女兒的好朋友打電話,可是據說會邀請女兒去露營的好朋友說其實和他的女兒關系并不好,隻是因為礙于媽媽的要求才敷衍一下。

會邀請女兒做小組作業的同學也隻是因為想利用女兒亞裔的身份上好的大學,而在聽說一起做小組作業的同學失蹤後,她也隻是冷漠的表示什麼也不知道。

可但失蹤事件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時,說自己隻是敷衍的朋友發文說自己是女孩最好的朋友,表示不關心的同學直播自己痛哭不已的場面紀念女孩。

果然人生處處需要演技,連網絡也不例外。

而随着事件熱度的提升,網上的暴力言論越來越多,認為女兒失蹤一定是父親的錯,說不定就是父親做的。那些躲在鍵盤後面的人們根本不關心這個父親有多絕望多痛苦,那個女孩又可能遭遇了什麼。

他們隻看到了一點事實,卻連真相的一絲邊角也不願意去關注。

網絡最大的弊端就是很多時候隻傳達了事實,卻沒有普及真相。而有太多人卻抓住這一點事實肆意攻擊。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就像導演最終決定的表達一樣,網絡的缺陷的确很緻命也很傷人,但同時它的優勢也更加突出。就像最後這位父親也是因為網絡信息搜索實現了大逆轉,找回了女兒。

而那些說屏幕冷冰冰的說法也顯得有些站不住腳。

最後當女兒考上心儀的大學時,父親的對話框裡說出“我為你驕傲,你的媽媽也是。”時,女兒停頓的回複和對話框裡閃動的光标分明讓我們看到了女兒盈滿淚水的雙眼。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