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 be back。
短短幾個字,卻成了影史上最著名的台詞之一。
美國電影學院在評選“百佳電影台詞”的時候,将其放在了第37位。
大家肯定都知道了,這是《終結者》裡施瓦辛格的一句普通台詞,電影裡州長隻說了17句台詞,誰都沒想到,這簡短一句能夠名留影史。
或許,咱們還得再加一句——
I won't be back。(我不會回來了)
對,這是老州長在最新一部《終結者》電影中的台詞,他回來了,他再也不會回來了——
終結者:黑暗命運
Terminator: Dark Fate
如果你是終結者迷,那這部續集肯定要看。盡管在此之前,續集出了好幾部,但這一部才最正宗。
系列電影的創始人詹姆斯·卡梅隆任編劇和制片,導演也請來了蒂姆·米勒(《死侍》的導演),老州長還有最初女主琳達·漢密爾頓回歸。
而且這一部直接承接《終結者2》的劇情。什麼《終結者3》、《終結者2018》都不用管。
就一句話:味道正。
《黑暗命運》的故事并不複雜,典型的“終結者模式”,用《讓子彈飛》的說法就是“他追我就跑,他追我就跑,最後就把反派殺了”就這麼簡單。
可簡單的故事卻能收獲那麼高的票房和口碑才是真的不簡單。《終結者1》豆瓣8.1,投資640萬,收獲7800多萬票房;續集沖到8.6,全球收5億美元,那是1991年。
就兩個字:好看。
卡梅隆太知道觀衆想要什麼了,《黑暗命運》開始就用緊張刺激的追殺緊緊抓住觀衆的注意力。
熟悉的開場:未來世界被機器人統治,人類隻能在機器人的追殺下苟延殘喘,而其中出了一位救世主一般的人丹妮,帶領人類步步反擊。機器人這方把一個終結者送回過去,打算幹掉丹妮。
人類抵抗軍也派遣一個士兵格蕾絲回到過去保護丹妮。
電影也不啰嗦,才十來分鐘就開打。格蕾絲和終結者幾乎同時在丹妮幹活的工廠找到她,見面就開幹。
然後格蕾絲帶着一臉懵的丹妮開始逃命,經典的大卡車追小破車再次上演(每一部都會有大卡車,這是卡梅隆的私貨,我們後面說),終結者面無表情,開着大卡橫沖直撞,掀翻小車,沖毀欄杆圍牆。
這一頓狂飙突進就是為了撞擊你的眼球,像榨橙汁一樣,把腎上腺素一下全擠出來,讓你的血液一下沖昏頭腦,爽就夠了。
追殺與逃命,每一部《終結者》都用最簡單的方法給觀衆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卡神這次在動作戲上也花了好大一番功夫。
飙車,早就是大片的标配了,不稀奇。那飙飛機呢?
為了讓你爽到飛起 ,卡神真的飛到了天上。
為了躲避終結者的追殺,格蕾絲一夥人在同伴的幫助下,到美軍基地開了一架軍用運輸機。而終結者開着一架加油機尾随而至。
終結者是麼得感情的殺手,開着飛機就撞,在運輸機破爛的貨艙,又是一頓猛幹。語言太蒼白,直接上圖。
還有在美墨邊境看守所裡,終結者砍瓜切菜的兇狠追擊;百米水庫下,悍馬車裡兇險萬分的纏鬥。
每一場動作戲卡神都想搞出點新花樣,就像主角用沖鋒槍瞄準西瓜,一槍打個稀碎。他也用動作戲瞄準你的感官,狂轟濫炸。
電影就像一場飙車,一開始就加速,讓你提起膽。當你習慣了這種節奏想要放松下來的時候,它用一場猛烈的動作戲,再次提速。反複加速,把你的情緒推向高潮。
你盡管享受電影帶來的視覺特效,感官刺激。但真愛粉們一定還有更多期待,就像那句“I'll be back”一樣,我們要的不僅僅是一部大片,更是一部血統純正的終結者。
詭異的晚風胡亂沖撞,在電光缭繞中,一個裸男/女突然出現,這就是終結者?
不,還得落在那句經典台詞上——“I'll be back”。
格蕾絲和丹妮第一次被終結者追得走投無路,車子抛錨,手上啥武器也沒有,終結者步步逼近,正想拼命時。
一輛吉普潇灑甩尾停下,一個女人拿着沖鋒槍走下來,突突突地掃射,彈殼冒着煙噼裡啪啦地落下,把終結者射下高架橋。
她走過格蕾絲和丹妮,再甩一個炸彈下去,巨響轟鳴,火光沖天。回過頭來,她說:I'll be back。
終結者,回來了。
這句台詞第一次出現是在第一部,州長到警察局找莎拉,守衛不讓他進,他留下一句我會回來的。然後開着一輛車沖進警察局,大開殺戒。
第2部, 莎拉他們被警察圍堵在大樓電梯,州長對莎拉和兒子說,待在這兒,我會回來的。然後一個人把警察們一個個收拾,帶着她們安全離開。
台詞後面接的都是暴力,但含義明顯不同。第一部是警告,威脅;第二部則是安慰,保護。同一個角色的同一句話,折射出這個人物的本質上的改變。
而莎拉·康納呢?經過幾十年,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被人保護的小女生,到可以帶着孩子獨立生活的母親,再到現在能夠扛火箭炮轟終結者的女人。
歲月蹉跎,青絲成白發,她又改變了什麼呢?肉叔不多說,電影裡有。
當然回來的不止莎拉,還有老州長施瓦辛格。35年前,施瓦辛格的健美身材還可以在大銀幕上露,到了現在,老州長沒得露了。
出場的時候兩鬓布滿銀發,老态盡顯。他還是那個經典的終結者,可是按理說,機器人是不會變老的,這副衰老的模樣背後又是什麼故事呢?
格蕾絲和莎拉找到州長,請他幫忙一起除掉在背後追殺他們的終結者。
當老州長拿起墨鏡的時候,我以為又可以看見當初單手換彈的潇灑硬漢。可他把墨鏡又放下了,并留下一句“I won't be back”。
一個人說,我還會回來。
另一個人卻說,我不會回來了。
這是真正的終結者,這又是新的終結者。
《終結者2》是第一部投資過億的大片,最後票房收了5億,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卡梅隆是最能花錢的導演,也是最能賺錢的導演。
好萊塢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IP,後來有《終結者3》,又有《終結者:2018》、《終結者:創世紀》,但口碑都不太好。
還記得肉叔前面說過的嗎?《終結者》的故事簡單,那不簡單之處呢?
當然是卡神的私貨。
先說個不那麼緊要的,大卡車。
每一部《終結者》都會有前四後八的大卡車追着主角開着的小破爛,當然有視覺效果的考慮,巨型卡車和小摩托/小貨車的強烈對比。
可為啥他特别愛用?
卡神不是正兒八經學電影出身的,大學是在一所社區學校,學的物理,還沒畢業就辍學,因為那時候他想拍片了。可沒錢啊,于是就去打工,幹的就是貨車司機。
卡梅隆偏愛那些獨立堅強的女性,戲裡戲外都是。
我們八卦一下,卡梅隆進了電影圈後,伴侶都是大女主,而且都曾經是他的合作夥伴。
《終結者》能拍出來,少不了他第二個前妻吉爾·安妮·赫德的功勞。當卡梅隆寫好劇本以後,以一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年輕的制片人吉爾,條件就是自己當導演。
卡梅隆的第三個妻子是女導演凱瑟琳·畢格羅,在82屆奧斯卡頒獎禮中,她憑借《拆彈部隊》獲得了最佳導演,其中一個競争對手就是憑借《阿凡達》入圍的卡梅隆。
第4個妻子是琳達·漢密爾頓。嗯,就是《終結者1、2》的女主。
琳達和卡梅隆
也難怪卡梅隆電影裡的女主角都堅強、獨立。前兩部《終結者》完全可以看作是獨立女性的成長曆程。
而《黑暗命運》更是“變本加厲”。同樣是肩負世界未來的女主,而且女主從救世主的母親變成了救世主本人;連回來保護她的士兵都成了女性;還有前作女主的回歸,三個女人,一出好戲。
但卡神給《終結者》系列注入最獨特的東西還是他的精神内核。這讓《終結者》系列帶有了一絲宿命論的意味。
仔細想想《終結者》的故事,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可悲的圓環。
人類救世主把未來戰士送回過去,保護自己的母親,讓自己的母親知道了殘酷的未來,才能從小訓練兒子的能力,讓他成為人類領袖。同時母親愛上了士兵,兩人結合才有了救世主。
而被送回過去的終結者的先進技術,恰恰啟發了人類研發出毀滅自身的智能AI。
這仿佛是一個永遠無法改變的循環,最終必然導緻人類走上既定的毀滅。(物理學得好的同學别說什麼“祖父悖論”,咱也不懂,咱隻是看電影)
但他不是完全的悲觀論者,他在這個充滿滅世意味的故事裡放進了一絲光。
這點亮光是莎拉在桌子上刻下的“NO FATE”,是他們已經知道了未來還想盡力去改變未來的掙紮。
那束光有沒有照亮未來?
卡梅隆用三部《終結者》告訴了我們,答案就在老州長身上。
《終結者》的主角一直都是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任何把T-800單純描繪成者保镖機器人的續集都理解錯了這個角色。
他承載了卡梅隆對人類的希望。
當他第一次出現在《終結者》的時候,是天網派來的殺戮機器,他一刻不停地追殺莎拉,至死方休,刀槍不入,冰冷強大。
他就是天網,是冰冷未來的象征。
《終結者2》的時候,他還是機器人,但有了細微卻至關重要的改變。他被救世主改造,站在了人類一方,但還是一架冷冰冰的機器。
然後,在少年救世主的影響下,他學着去笑,學着去像人一樣講話。
在第三部《終結者:黑暗命運》裡,T-800終于完成了整個角色的任務。為什麼一個機器人會變老?我們現在說。
老州長扮演的T-800在人類世界生活了幾十年,還有了家庭,他學着想人一樣思考,生活,擁有情感,自主意識。
變白的頭發,松弛的皮膚,也許是他掩飾自己身份的一種手段,但同樣是他被改變,從冰冷的機器人變成有情感有意識的個體的最佳明證。
我們可以改變必定會走向毀滅的未來嗎?
《終結者》拍到現在,要超越前作(1、2部)幾乎不可能。一個IP往往是越拍到後面越爛,例子多到數不清。
《黑暗命運》也無法和前作相提并論,它動作戲有亮點,情懷也給夠,可以說誠意十足。但是,也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就用老州長的台詞做結吧——
I won't be back。
編輯: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