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想象的還難看。

看電影之前看到所有影評都說張譯演得好,獨自撐起了一部電影。因為當初感覺導演和演員陣容都挺可以的,所以設想過大家是不是對戰争片眼光格外嚴苛,但是自己看了以後深覺,網友還是寬容了。

據說是3個導演分開拍的?因為太差了,我都沒興趣去探究哪一段是哪個導演拍的了。第一段和第二段切換的時候甚至以為這是個文藝片,然後您還給我1、2、3、4、地列sub title,我在看你們開機前頭腦風暴的PPT嗎??

說點正面印象吧。

張譯演的固然好,我覺得吳京也不賴,兩個人一動一靜一正一諧很是搭得上。張譯真的是個戲瘋子,2020年這幾部戲把自己折騰得有點像《荒野獵人》裡的小李了,快給個影帝吧。

大家臉上都塗的黑黑的,我也看不出誰是誰,配角裡面對鄧超最後一幕印象很深,肚子被炸爛了眼神都渙散了還在叮囑戰友修橋,像個無助的孩子。

我是個沒什麼軍事知識的人,我也是看了這個電影才知道從空中看發射到空中的高射炮是一團一團的黑煙,也是第一次知道人被飛機掃射以後會變成一團血霧,也是第一次知道以前的高射炮需要那麼多炮手配合,而且上面的炮手毫無防護,那麼危險。。。

好吧,我已經創造不出來什麼正面的評價了,以下就是吐槽了。

戰争片不同于一般的故事片,後者允許強調人物帶動故事,靠人物性格人物抉擇來推動事件發展;但是前者隻能也必須着眼宏觀,因為生死面前沒有抉擇,戰場之上隻有沖鋒服從,戰事勝利之上沒有個人得失,即便是獨角戲一般的《最後的較量》也能讓觀衆都透過屏幕感覺到,嚴寒裹挾着曆史的洪流撲面而來,國家利益領袖意志無人能抵抗和撼動。

《金剛川》裡平衡的最不好的一個點就是個人和群體的關系,看了美國空軍那段,确實能理解了一點導演對個體的強調,但是,您到底想說什麼啊喂!!!既然有人為了大部隊過橋反複修補,那就重點拍工兵連啊,既然有人為了掩護和吸引火力主動暴露,那就重點拍高射炮炮位啊,可是我竟然看了三分之一的美軍視角。你給我來敵軍視角也就算了,您還牛仔帽,還往下扔酒壺,全都是廢鏡頭!美國人惜命想回家就是同情志願軍的理由嗎?他們看見橋被反複修好就是尊重志願軍的原因嗎?要是我早就暴走了趕緊聯系塔台接着來轟炸啊好嗎!而且兩相對比之下,顯得中國軍人多麼冷酷嗜血,人家敵軍看你兩眼都同情你了,結果咱還是往死裡朝人家打炮,說什麼也要過橋彙合殲滅已經同情我方的敵軍,您覺得這合邏輯嗎?而且為啥最後表達出來的情緒會讓觀衆理解為張譯跟人美軍偵察機死磕的原因是為了給吳京報仇,這不成了個人恩怨高于集體利益,個人英雄主義優于團隊協作了嗎。不知道這點子是誰一拍腦瓜想出來的,這價值觀,我真的要啧啧啧了。。。

您叫《金剛川》,名字大氣渾厚,給人多少遐想啊,結果電影幹幹巴巴瘦骨嶙峋。而且台詞也說了河下有暗流,可是您倒是拍兩個河流湍急抑或曾造成什麼危險的鏡頭啊。就連最後橋被炸的稀碎,木頭都漂河裡了,您那遠景裡木頭可是都靜靜地浮着呢,您叫“靜靜的金剛川”是不是更加别有深意啊。就一個橋,一下午的事兒也不少了,居然把同一段叙事揉開了掰碎了拍成這樣。。多線叙事是什麼來着?難道不能同時推進多個視角嗎?非得揉開了掰碎了變成三個視角嗎?這也不是懸疑片啊,三個視角不也就講了同一件事嗎,更何況我壓根就不想知道什麼敵軍視角呀,他們的戲劇意義難道不應該是通過一次次更加嚴密的戰略部署和怒氣升級給我方制造更加嚴峻的形勢和艱苦的條件嗎?有人說不能把這個任務簡單的歸結為一座橋,好吧,我要說,正因為我尊重志願軍,我才覺得這是胡拍瞎演好嗎!我堅決不相信曆史上的志願軍在這種情況面前會把事兒辦得這麼無腦兒戲!!

其實沒什麼複雜的,觀衆最終真正想看的不就是最後那個人橋的場面嗎,橋下堅如磐石,橋上無畏沖鋒,暮色消散曙光初現,硝煙缭繞蕩氣回腸。。。為了這個畫面我足足忍受了前面98%的進度條。好吧,其實我真實的想法是,就連最後這個鏡頭都是不合格的。不管真實與否,這個場面多麼胡鬧,我真的懷疑那個最後眼睛被灼傷的山東兵是出來搞笑的,他在橋上站着不動,慢慢回過頭去,後面開始魚貫跑出修橋的工兵。真的,這個場面,說什麼好呢,太中二太傻X了。。。最後鏡頭定格在這哥們扛橋的畫面上,演得也挺假的,你那個姿勢不符合人體工程學和力學啊,你那麼站能抗住啥。。。我自己就是山東人,但我覺得這個角色特别多餘,我懷疑給這個角色安排成山東方言的唯一原因就是大江南北的觀衆都還聽得懂一點,比較适合做旁白。

其實這樣的正片用傳統叙事方法就挺好的,你說你拍戰争片的目的是什麼?是紀念是緬懷是激勵來者啊!隻有遞進式推動劇情,觀衆的腎上腺素才能随着戰事一點點同步飙升啊。這割裂地細碎,拍得不倫不類,反正挺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