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最近新出了一部《德裡罪案》,如果你還記得2012年印度德裡公交車上那起慘絕人寰的輪奸案,你一定會想看。

每次想到印度,心底就莫名泛起一股惡心,所以沒去看。

刷到這則消息的瞬間,腦袋裡冒出了另一部讓人顫抖的名作,對,就是那部上映37天就改變了韓國法律的《熔爐》。

...

影片的強烈不适激起了韓國民衆憤怒的呐喊:韓國到底還是不是法治社會?

殘疾人,未成年,孤兒,性侵,腐敗,這些承載着同情和激憤的元素在影片中相互交織,把觀衆推向情緒的高潮。

還好男主被塑造成一個溫和善良的男人,從頭到尾像一盞泛着暖黃的燈,溫暖和鼓勵着被醜惡籠罩的孩子們,才讓整部電影在陰暗的霧霾中透出一絲天光。

...

故事情節很簡單,落魄的單親爸爸姜仁浩花了一筆錢在霧津這個偏僻之隅的聾啞慈善機構謀取一份美術教師的職位,入職之後他總覺得孩子傷痕累累的臉和學校裡彌漫的詭異氣氛不太對勁。

...

放學後廁所裡的嘶喊,被摁進洗衣機裡的女孩,一點一點向他展現這所慈善機構肮髒血腥的真面目。

...

他們聽不見聲音,他們說不出話,他們瘦弱的未成年肉體抵擋不住禽獸們的侵犯,連男童都不能幸免,那些禽獸人在高位,資源深厚,為所欲為而沒有後患。

罪行浮出水面後,維權者面對的是互相推诿和狼狽為奸的國家機器,最終将罪惡曝光于青天之下的,還是媒體。

民怨沸騰,惡魔被拷上手铐。

可那又怎樣?

...

雖然在輿論和媒體的壓力下,作惡者被套上囚服,谙熟司法之道的既得利益者有的是手段逃出生天。

“前官禮遇”潛規則了解一下,法官出身的律師隐退後接手的第一個案件,會得到特殊優待,被法庭支持。

盡管在庭審過程中,法官并沒有偏袒被告,一切合乎邏輯,甚至頗有明官風範,但最後的審判結果卻讓人爆血管。

另一邊孩子們的家人,多是整天為生計發愁的社會底層人,一看到被告開出的優渥經濟賠償,便立刻點頭同意和解。隻有身為孤兒的金妍鬥不卑不亢鬥争到最後。

最後,最後他們得到的是似有若無的量刑,被民衆抗議也不為所動。

...

弟弟被性侵後卧軌自殺,身為哥哥,同樣被虐待的民秀絕望了,他扯着說不出話的嗓子悲憤地嘶吼,隆隆的呐喊聲不足以表達他的憤怒,他的奶奶簽了和解書,可他并沒有原諒這些畜生啊!誰都不能代表他去原諒。

最後的最後,他帶着刀,和傷害他的老師一起喪生鐵軌之上,圓滿了他以血還血的夙願。

...

案件結束了,反抗并沒有結束,孩子們受到熱心民衆的幫助,慢慢療傷。

電影結束了,但民憤剛剛拉開序幕。

電影上映後,震驚了整個韓國。

網傳電影參照原型為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被爆上下校長加教師一共10多人參與罪行,從2000年開始,對超過30位7到20歲的聾啞兒童進行施暴。

案件被迫重啟,政府賠償,韓國國會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性侵女身障者、不滿13歲幼童,最重可處無期徒刑;廢除公訴期。加害者如任職于社會福利機構或特殊教育單位可加重處罰,新法于2012年7月實施。

學校被取消社會福祉許可證後關閉,由政府接管,繳回韓币57億元法人财産,用于身障者福利基金,并成立國立特殊學校。

其實整部電影可以算是勵志片,原本文弱的老師在四面楚歌中選擇反抗,在霧霾重重的世界中,我們也可以選擇撥開黑暗,追求光明。

就像片尾所說,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努力不讓這個世界改變,不在沉默中成為純粹的犧牲品。

...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