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是個可愛的“暗戀者”。但我卻覺得并非是這樣的。千尋對于無臉男來說未必是“愛情”。

第一次出場時,他就一個人站在橋上,一動不動。周圍人來人往,他像一個小透明,沒有人能夠感知到他的存在。在千尋沒有出現以前,他從來不被人重視,不被人關心,在世間仿佛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


影片中有一個片段:

千尋問無臉男:“你家在哪裡?你有爸爸媽媽吧?”這個時候,無臉男一邊将自己的頭深深地埋進巨型的身體裡,一邊說着:“不要。。。。。。我好寂寞,我好寂寞。


所以說,無臉男是一個孤獨與空虛的象征。它不像其它神明客人一樣被油屋歡迎,它總是形單影隻,遊蕩在野外。而隻有千尋注意到了他的存在,跟他鞠躬,跟他說謝謝。他發現自己不再是孤獨的,千尋仿佛給了無臉男一個情感的歸屬,而這種情感在我看來,并非像愛情,而更像朋友,像家人。


在影片中,無臉男前後有反差,是因為那些金子。無臉男發現幾乎所以油屋的人都喜歡金子。在拜金主義的影響下,無臉男慢慢地扭曲了價值觀,變得越來越貪婪,金錢與奉承漸漸讓他迷失了自我,變得越來越面目可憎,把最初純真的樣子弄丢了。

...


即便是這樣,無臉男還是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給千尋,面對千尋,他是小心翼翼的,甚至顯得有些卑微。他明白油屋裡對他唯命是從的一群人隻是喜歡他的金子,而千尋才是那個真正關心自己的人,所以他倍感珍惜,哪怕讓自己變得卑微。千尋像他的朋友,家人一樣,隻有在她面前,無臉男才會展現出脆弱無助的一面。


因為金錢的緣故,無臉男從無人問津變成了衆人擁戴,這樣一個巨大的轉變,讓他似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但這樣突如其來的變化,也讓無臉男無所适從,變得迷茫,變得焦躁。他發現無論吃多少食物,仿佛也填不滿他的肚子,他不停地吃,身體也變得越來越大,但他依舊覺得自己很寂寞。有句話說,金錢買不了快樂,大概說的就是這種吧。


千尋救了他,給無臉男吃了河神的丸子,于是無臉男開始嘔吐。過程很痛苦,除了身體上的痛苦之外,更多的是心上的痛。他變得更迷茫,拼命地追着千尋,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衷心對待的朋友讓自己這麼痛苦。他苦苦的追,也許隻是希望千尋可以給他一個解釋。


無臉男在千尋的引路下,離開了那個紙醉金迷的酒屋,吐掉了那些污濁不堪的穢物,慢慢地恢複成了原來的模樣。也許隻有離開那些誘惑,才能讓無臉男真正冷靜下來,才能清醒地認清一些事。

...


在我看來,無臉男吐掉的是虛榮貪婪,而千尋讓他找回了原本的自己。我想隻有真正的朋友才會冒着被你責備的風險,依舊義無反顧地打醒你。如果我們人生中遇到了這樣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因為那是除了父母以外,最關心你的人了。

...


無臉男在千尋身上找到了溫暖與踏實。這也許不是愛情,更多的是一種依賴。影片結尾處,湯婆婆讓無臉男留下來做她的助手,給了無臉男一個家,無臉男也并沒有拒絕。自始至終,無臉男找尋的也許并非是愛情,而是家的歸屬感,一種被愛着,被關心的感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