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梳》

看同性戀電影,我不太喜歡肉欲太重的,所有的感情在我眼中都是歸于細水長流的相濡以沫,所以我更喜歡那種平淡溫馨一些的。

一直想看這部電影,結果拖延症害死人,直到這幾天才看。

那時候正是楊采妮最美的時候,難怪當年她是繼周慧敏之後最被看好的玉女。不過很可惜後來為了跟男友經商放棄了演藝事業,直到後來人财兩空重投影視圈,才發現早已換了人間。

真是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許人間見白頭。

楊采妮的意歡青春憨厚執着但是内斂,劉嘉玲的玉環妩媚爽朗重情卻又張揚,兩個人從主仆之情到最後的相互扶持,這中間自然少不了那些負心男人的推動。

其實大部分女人都逃不出感情的羁絆,紅塵一世,最想的還不是煙火氣息裡的安甯生活。

被需要、被愛、愛人。

如不是心灰意冷,又怎會徹底放棄。

女人一旦浴火重生,那便是璀璨奪目的鳳凰。

玉環于是,意歡又何嘗不是。

兩心相守,硬如蒲葦,又何懼亂世飄零與旦夕禍福。

所執、所念、所想、不過是生死相依罷了。

所以玉環才在最後有勇氣跳海回去尋她。

即便最後因為戰亂分散,時隔五十年才能重聚。她們還是能一眼認出對方,這就是感情,隻會因為歲月而更加沉澱。

我從不會懷疑這個世界上的愛情以及緣分,一生一世一雙人從來不是一個傳說,隻是兩人是否有勇氣堅守。

人心雖然易變,但人心也最堅韌。

我對劉嘉玲的喜愛不知道是從何開始的,最初因為娛樂媒體的報道而始終對她有一種刻闆印象,我想很多人都是,隻是有些不願意承認罷了。

待後來去看更多關于她的資料、她的戲,才知道媒體裡有多少歪曲事實,還好時間是一把驗金石,即便是當年總是負面報道她的港媒也不得不承認她認可她。

或許對于現在的她來說,自有一方天地,何須在意他人的評說。

劉嘉玲的角色大多是風塵人,妩媚張揚卻又重情重義。劇裡的她總是輕歌曼舞、觥籌交錯、潇灑自在,哪怕傷心難過了也不過是抹一抹眼淚,照樣是風華人生。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不管是熒幕裡還是現實生活中,她都是這樣的姿态,看得明白便覺得這種女子才活得自我,活得出彩。

如果配梁朝偉,她是當得起的。

她的角色中我最愛的依然還是《金枝玉葉》裡的玫瑰,還有這部劇裡的玉環。

人生難得活得明白,無論戲裡還是戲外,她都做到了。

拿得起亦放得下,人生不過是江湖一場夢,夢裡有笑就有淚。

再見楊采妮的時候,她隻是《寒戰》裡的一個女配角,臉上皮膚已經松弛,那是再多化妝品都遮蓋不了的事實。

我不喜歡用“過氣”這個詞來形容當年我欣賞過的香港女星,亦如張敏。

我隻會覺得有點難過,在她們最好的年華裡卻過得如此辛苦,待後來年華老去卻還要獨自出來打拼,重新面對而今腥風血雨浮躁冒進的演藝圈。

老有老的風華,年輕有年輕的嬌媚,我唯恐她們太過孤單。

因為現在的江湖早已不似從前。

對于那一時代的香港女星,我都沒有趕上她們最好的年代,亦或者是說那時候隻是欣賞了她們的顔。

爾後看着香港電影裡的浮光掠影,才驚覺每一個人背後都有一段精彩與人生。

有時候美不僅僅是眼角的風情,還有一颦一笑裡的氣韻。

在她們身上,印刻的是那個黃金時代的自信與張揚。

即便是現在已經老去,但我并不覺得這是歲月的殘忍,誰都無法抵抗衰老,與時空對話、與自己對話才是應有的姿态。

所以在我看來,她們依然是一片風景,懂得人自會欣賞。

年輕時是千嬌百媚,芳香撲鼻;

老來則是洌冽清酒,清香幽遠。

PS:電影開頭一直不知道演趙文瑄女友的是李绮紅,看演員表之後仔細辨認才知道那就是多少人念念不忘的小郭襄,也許是她的古裝扮相太過深刻,以至于一時無法适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