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膽說

vx 公衆号: 海膽碎碎念

大家好

我是海膽丸,台灣某不知名大學的遊離英專生

希望你也喜歡影視作品中的真實幻境

...

(圖源網絡,侵權删)

我們究竟生活在怎樣的時代?

人們沉迷于影視藝術的真實幻境。

   看着熒幕前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想象着自己會有怎樣的人生故事。綜藝、電影、電視劇,所有的這些影視作品揉捏真實、幻境來取悅觀衆,但早在19世紀克裡斯托夫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拍攝方式,将主角自出生起就生活在電影的拍攝環境中,用他最真實的人生,最真實的情感為觀衆演繹最真實的作品。

  由皮特·威爾導演,金·凱瑞扮演男主楚門,自1998年發布以來《楚門的世界》成為了電影界中不朽的經典,并多次獲得了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劇情類電影的提名。

  采用“劇中劇”的影視架構,将楚門置身于虛拟桃源島中,而又将電影中的觀衆和電影布幕前的觀衆融為一體,讓我們直接将楚門帶入到自己身上,因此楚門被困于桃源島的困頓,楚門被監視時的絕望掙紮才能引起如此強烈的共鳴。

  《楚門的世界》講述了一個美麗歸于破碎,卻結局耐人尋味的預言故事,它更是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反烏托邦題材電影。一直有影評家、劇作人探讨為什麼不拍個《楚門的世界2》,在這部電影的結尾,楚門推開逃離桃源島的大門踏入黑暗時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沒人知道他往後的人生如何。其實這樣開放式的結局是導演别出心裁的設置,一方面楚門作為一個象征主義人物他的逃離體現了人性探尋真理自由的勝利,另一方面,也給予了觀衆極大的想象空間為每個人心中的楚門留下更加鮮活的影子。

 電影中的楚門是你,是我,是我們中的每一個。

桃源非桃源

...

“每個人都會接受眼前的現實”

We accept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with which we're presented.

  楚門出生、成長在桃源島Seahaven,那是一座美麗平靜的海島,居民熱情友善,生活平靜幸福, 楚門在這裡生活了三十年。突然有一天,一盞拍攝燈從天空落到楚門腳下。接着,他漸漸發現自己從出生起就生活在Christof為他塑造的虛僞世界中,而他自己隻是Christof拍攝的真人秀—— 《楚門秀》中取悅觀衆的跳梁小醜,父母、知心好友都不過是Christof精挑細選的演員而已。當楚門最終明白真相,想乘船逃離桃源島時,Christof  用狂風、雷電、巨浪擊打載着他希望的小舟,楚門沉入了水中,可他不滅的人性之光終載他逃離了敵托邦。

電影中桃源島的設置體現了極大的諷刺意涵。它的原型是19世紀50年代的美國海島城郊環境。蔚藍的天空、整潔的街道和坐落有緻的整齊房屋,是城郊居民理想的生活場所而城郊的選址也體現了城市與郊區地帶的模糊性也進一步暗示了楚門自我人格的不确定性。對于克裡斯托夫和生活在桃源島的其他居民來說,這是他們理想的烏托邦,沒有人性惡的欺詐,沒有對未來的擔憂,生活富足、鄰裡和樂,若能生活在這樣的桃源島,夫複何求?可是古往今來一直有人探求着烏托邦的童話,而最終楚門的逃離又一次暴露了烏托邦破碎的必然性。這是由烏托邦的本質決定的,在其如童話般美好的外表下,悖理違情地道出現實社會蘊含的殘酷危機。

  在桃源島美麗的布景下,暗藏着成千上萬個針孔攝像機,監視着楚門的一舉一動并全天候24小時地轉播《楚門秀》。桃源島中的楚門,坐擁一切卻又一無所有。他身在其中卻又遊離其外,他無名無姓,亦無家人,桃源島中的他不過是Christof的玩物,不過是愉悅觀衆的工具,不容行差踏錯,不容擁有自己的思想。

私欲堆砌

通天塔

...

 電影中Christof的形象一直有很大的争議,一方面來看他給了楚門能夠在桃源島無憂無慮度過一生的機會。

“聽我的忠告,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的世界,一樣的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但在我的世界你什麼也不用怕,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

  為了保護楚門免受外面“真實世界”的殘酷與虛僞,Christof花巨資為Truman建造了桃源島。可若Christof 真如自己所說,不為名利錢财沒有私心地想要給楚門最好的人生,他更應該問問楚門真正想要的是什麼。Christof不過是被觀衆神化的普通人,他用私欲将自己塑造為上帝的形象,坐擁權勢,妄想操縱楚門的人生,他無權把一個生命,當作一場秀。

  桃源島的幻象曾困住了楚門,也讓我們迷茫,楚門真的應該離開嗎?他的逃離是究竟是人性的迸發還是人類逃離伊甸園的原罪?

  楚門的生活看似令人羨慕、無憂無慮,可實際上他沒有絲毫自由選擇的權利和自由,當他每天早晨走出桃源島的家門時,對鄰居滿面笑容地打招呼,摸摸花斑狗,開車去上班,一年無謂時光的流逝,每天都沒什麼兩樣。桃源島的楚門讓我們看到了每天忙忙碌碌卻渾渾噩噩的我們,與其嘲笑西西弗斯的荒謬,我們循環往複的人生似乎更加可悲。

  楚門的觀衆代入感非常強烈,不僅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更是因為他的天真、善良、熱忱曾經也出現在每個人的身上,但在現實世界的摸爬滾打中,在紅塵滾滾中,我們埋沒了最初真實的自己,我想這也是TRUMAN這個名字命名的真義, “True man”—— 真實的自我,那是未經污染過的真心,也唯有能遵從這顆真心的人才能走出虛無的荒漠,識破桃源島的幻象,找到真正的來路。

一生所愛

...

楚門在上高中時遇到了Lauren,而她不過是Christof選擇的一個配角,她拼盡全力想要告訴楚門桃源島的真相。

他們在一起的在最後一夜Lauren告訴楚門:

Lauren:聽着!你的一切大家都知道,

你的一舉一動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們在演戲,楚門,你明白嗎?

Truman:我不明白...

這時候的Truman并不明白Lauren話中的深意,而La uren被永遠地逐出了桃源島。這正好和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中傳遞了相同的信息。在洞穴寓言中,一群囚徒從小被鎖在黑暗的洞穴中,他們無法移動,僅能看見被投射到洞穴牆壁上影子,他們相信他們看見的就是"實相",但這隻是木偶的投影。他們同樣把背後傳來的回聲當做影子發出的聲音,把牆壁上的幻象當作現實洞穴另一邊有個出口,透進微弱的陽光。當被困在黑暗洞穴中的囚徒被告知在這洞穴之外存在的才是真實的世界時,那些囚徒們彷徨畏縮,不明白真實為何物,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光明,更不知道自由是怎樣的滋味。

...

帕拉圖把這個洞穴類比為"靈魂"的牢籠,把從中脫離出來的過程類比為"靈魂" "開悟/啟蒙"的旅程。他認為,我們"開悟"所需要的一切都已經在我們之内,我們僅僅隻是去開啟它。 

在《楚門的世界中》楚門不就是洞穴中的囚徒嗎?而我們又何嘗不是身在桃源島的楚門呢?

三層環套

...

有什麼是真實的麼?

Was anything real?

 《楚門的世界》究其本質,是一個三層套娃結構,也可以說是三層毛巾卷(哦,想吃芋泥奶凍卷了。最裡面的一層,是真人秀中楚門,他如同洞穴中的囚徒,困于牢籠而不自知,第二層就是生活在現實中的我們,而第三層,是我們心中的未知,也是柏拉圖留給我們每個人去探求的真相和“精神的啟蒙”。

  當我第一次和Patrice談及三層毛巾卷理論時,她并不理解,跟我說沒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說的玄乎又玄。

  ok fine,但我還是這麼想。

逃離之路

   楚門知道自己一生都似乎身不由己,也無力改變。電影中多次出現楚門拼湊拼貼畫的場景,他每天早上都會買一本女性雜志,用上面女性的五官最終拼湊出最接近Lauren的樣子。這象征着楚門對真相認識的逐步拼湊,而當他終于拼湊出最終令自己滿意的樣子時,楚門踏上了逃離之路。

...

  曾經在日複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楚門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我是誰,又要去往何處。和每個擁有着年輕跳動心髒的年輕人一樣,楚門不甘做生活的附庸。

他時時刻刻都想逃離這命運堆砌而成的浮華廢墟,時時刻刻都想去到心中的理想國。當Christof切斷了一切楚門能夠離開的途徑時,楚門撐起那小帆,航向那曾經吞噬了他美麗童年中最最慈愛父親的大海。楚門在電影開頭的時候就想想自己是在海上航行的船長,

  雷電、巨浪、風暴 從沒有讓楚門停下尋找真相的腳步。他把自己綁在船上,在人造的滔天巨浪中,楚門宛如被釘在十字架上的Jesus-Christ, 他成就了自己,成就了自己心中的英雄。海中沉沉浮浮,楚門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縱沉入海中,他人性中的自由、真誠、勇敢載他沖破肉身的藩籬,而獲得靈魂的新生。而楚門的逃離也宣告了Christof的瓦解崩塌。

  對楚門而言,桃源島并非是烏有之邦、理想之國,而是扼殺自由泯滅人性的萬惡之所。當他的雙手碰觸到桃源島的邊界,楚門終于回到自己的天國。

  我們每個,都是楚門,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而終于明白,原來他就是我,就是你,就是我們中的每一個。我們和楚門有着一樣的悲哀,現在的生活的不如意,忙忙碌碌卻渾渾噩噩的人生,卻又不知道如何才能逃離。但我們和楚門又不一樣,因為楚門有不畏艱難,能夠逃離的勇氣,而我們不過是自以為是的看客。

  無疑,《楚門的世界》彰顯了人性精神的勝利,可真正令我們懼怕的、嗟歎的并不是楚門走入了我們生活的現實,而是我們可能也生活在楚門的世界中卻不自知。

  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一直是很局限的,從出生到長大,我們在日複一日對生活附着品的追逐中,麻木自己,埋沒了自己本身最真實的樣子,在别人賦予我們的一個一個标簽中追求者所謂的完美人生,但是啊若有一天終于費盡心機得到了那些,是否你也願意像楚門一樣抛下一身浮華戾氣,去找尋最最真實的自己,活出最最真實的人生…

 最後,引用電影中Christof的一句話,

“如果他有野心,随時都可以走。

如果他下定決心要找出真相,誰也阻止不了他。”

海膽說:

第一篇影評推送是寫給楚門的,希望走出桃源島的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楚門的世界》是我大三英文系畢業論文的電影選題,和它一起摸爬滾打地快一年了,再過幾天終于要交完Draft 3了,寫完這篇推送也算是好好和它告個别。我想《楚門的世界》是一部每個人都應該看的電影,不是因為它有多經典,也不是因為它是喜劇大師金·凱瑞的傑作,而是因為《楚門的世界》能或多或少讓你走向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