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新片《雙子殺手》,肉叔中午剛看完。
沒錯,最貴的場——
卡梅隆稱為“好萊塢新白金标準”視覺技術的4K、120幀、3D場次。
小小吐槽一下,盡管在電影院打印出來的票面價格是87元票價+5元服務費,但肉叔實際網上購票支付價格是120元
影院這不是打我們李安腦殘粉的劫嗎??!!
當然這不是最糟心的。
腦殘粉嘛,别說區區120塊錢了,影院就是賣121、122,甚至123肉叔也還是會去看的。
最令肉叔想不到的是,看完《雙子殺手》肉叔隐隐約約有種不祥的感覺,就是今天的标題——
李安,很可能親手葬送了,曾經他親手開創的新技術标準。
1真實
電影上映前,肉叔就專門寫過一篇稿給大家科普過,4K、120幀、3D,意味着高亮度、高幀率、高動态範圍、廣色域、沉浸式聲音……
翻譯成人話就是:更清晰、更流暢、更纖毫畢現。
——一種跟平時觀影截然不同的視覺體驗。
3D不需要解釋,4K的清晰度一個例子就足夠證明。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比利·林恩臉頰上滑過的那一滴淚,清晰到淚珠流經肌膚表面每一條細小褶皺時的流動軌迹,變化都如此清晰:
重點在于120幀——
以往的絕大部分電影,每秒隻有24幀。
肉叔多嘴解釋幾句:
由于人眼的視覺暫留作用,當圖像出現在視網膜、再傳入大腦神經後,并不會立刻消失,而會停留大概0.1~0.4秒。利用這個作用,連續的靜态圖片組合起來,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動态圖像。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小學時候大家都玩過的翻頁動畫:
一張靜态圖片稱為1幀,每秒播放大于10幀,就能“看”到動态圖像。
但就像上面那個翻頁動畫,因為幀數太低,會出現卡頓和閃頻。
與之相反的就是:幀數越高,畫面就會越流暢。
就用《雙子殺手》的例子來說吧。
同一個鏡頭,這是24幀效果:
這是120幀:
别說車廂看得清清楚楚了,就連車廂裡的人影都能看得見。
作用很明顯。
有一幕水中抛屍戲,攝影機在水下仰拍,水的波紋、漣漪、氣泡和血水化開的氤氲,淪陷在一片湛藍中,說是今年銀幕上最炫的一幕也不為過。
甚至《複聯》那種特效場面跟它相比,簡直是小兒科。
真實的旁觀感,也會讓你在看這種追車戲時,身臨其境般地掌心沁汗。
最直觀的視覺差異,就在動作戲裡。
還記得《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的那場血戰麼?
随着流彈、塵土、眼底的血絲、身後的血迹,一個細節都沒漏掉地搬到銀幕上,死亡毛骨悚然般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恐怖分子眼底漸漸布滿血絲那一幕比任何恐怖片都吓人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還算是劇情片,對于強動作片《雙子殺手》而言,這種仿佛把疼痛直接鑿進你眼睛裡的真實感,幾乎貫穿全片。
一老一少兩個威爾·史密斯之間的打鬥,每一個動作都清晰到無與倫比(這不是形容,這是實事求是地說明)。
不怕丢人地說,片中一次突然的槍響,吓得肉叔一個激靈,動作幅度一點不比《比利·林恩》中PTSD的士兵小……
倆史皇互毆時,每互捶一拳,肉叔旁邊一個小姑娘就咬着後槽牙“嘶”地吃痛一聲。
當然新技術不止這種細節上的視覺差異,《雙子殺手》的另一個賣點就是——
500多名視覺特效工作者合作2年打造的,年輕版威爾·史密斯。
特效師們,參考他年輕時的作品,仔細研究面孔和早期表演風格,還研究了他衰老的過程,包括鼻子的長度增長、眼球的層次變化、皮膚黑色素的變化等等。大到骨架、細到每一根汗毛都一遍遍來回打磨。
特效成果呢,用李安的話來說:
别的不敢說,就他(威爾·史密斯)的臉來說,我比他媽媽還要了解他。
實際效果?
你基本上察覺不出來電影中的“小克”,是一個全CG電腦特效做出來的“人”。
比單純的技術革新更要命的,是李安讓技術,成了《雙子殺手》故事的一部分。
故事是說51歲的老特工亨利退休之後,知道了點國防情報局見不得人的秘密,被黑衣人追殺,結果發現黑衣人是1995年組織上用自己的DNA克隆的年輕版自己。
發現沒:
李安是在用一個銀幕外的人造“人”,去扮演一個電影裡的人造人。
電影本身的叙事空間,突然跟現實尺度重疊上了,那種前所未有的、虛實結合的觀影體驗咋說呢,就是很容易讓你沉浸進去,恍惚間誤以為——
銀幕上發生的一切,是真實的。
但問題随之而來——
2電影需要真實麼?
好了,肉叔知道自己一旦說“電影不需要真實”,一定會被資深影迷怼,大概率會從石器時代的《火車進站》開始講,最早人們對電影感興趣,就是以為“火車真的會駛出銀幕碾壓觀衆”啊。
這話肉叔隻同意一半。
因為電影需要的,隻是有限程度的真實。
舉個例子吧,你看這個鏡頭酷不酷、好看不好看:
聖女揮劍的一瞬間,眼神蒼茫堅毅,雙手劍如同撕碎敵人一般地撕碎了眼前的雨絲風片。
好看得一批。
但它真實麼?
真實個鬼,這是高速攝影機一邊快速平移、一邊高速拍攝幾百幀照片,再以24幀模式放出來的慢動作。
而且還是鏡頭使用了大光圈導緻小景深的背景虛化,而且還加入了後期調色。
這麼說吧:
除了人是真的、揮劍的動作是真的,其它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
片場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你說你在電影院,更願意看到那個假的,還是這個真的?
(說更喜歡後面的這個一人發一塊創可貼,趕緊把嘴巴粘起來略略略)
别說120幀了,以往電影甚至故意追求“掉幀”。
早年間香港武打片有時會在打鬥片段采用21幀播放,不需要特效,僅僅靠低幀率的虛影,就能輕輕松松實現刀風劍雨、拳風腿風。
《醉拳》,低幀率下棍棒的虛影
你看。
電影需要的真實,僅僅是在有限的時間内保證故事的可信性(入戲)就足夠了,不需要讓你相信銀幕上的故事是真實正在發生的。
而《雙子殺手》的問題就是……
它太太太太真了,當畫面無限逼近肉眼的真實視覺,電影看起來就越來越不對勁。
絕大多數畫面,就像下面這張劇照,一切都是清晰的,沒有任何景深(虛化):
宣傳照是劇照師用照相機拍的,背景還是稍微虛化了點。你把後面的磚頭想象得能看見顆粒和縫隙,就是電影中畫面了。
奇怪就奇怪在,明明李安是用這麼複雜的攝像機拍的,咋就看上去反而更像是用20年前的便宜傻瓜照相機拍的……
過分的真實,在《雙子殺手》中,開始反噬。
你不僅不會相信如同肉眼視覺的畫面、肉耳聽覺的音效,反而會對那種“這跟我平時看的、聽的也差不多啊”的廉價感産生質疑。
随之而來的糟糕之處,是跟李安的設想相反。
你的注意力,不僅不會因畫面異常清晰而陡增的信息量而牢牢固定在銀幕上,真實反噬出的廉價感,反而會讓你有閑心去——
3質疑劇情
因為今天首映,肉叔就不做太多劇透,隻說一點點:
肉叔本來是對李安的故事有期待的,安叔就是擅長這個啊——
細膩地剖析父權(“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都在神聖威嚴的父權中找到一點點潰敗迹象。
《推手》。
一個擅長拳腳,一招就能把200斤的胖子打飛的父親,卻死活打不開父子間的心結,隻能在最後一走了之的離家出走時,展露最深處的無可奈何:
從前在國内多少個苦日子,我們都能相親相愛地守在一起
現在美國這麼好的物質生活,你們家裡卻容不下我來
《喜宴》更是冷酷,傳統的父愛,反而是同性戀兒子最沉重的負擔。
一個驚悚的細節:
偉同上樓叫爸爸吃飯,看見父親歪在椅子上熟睡,第一反應不是叫他起來吃飯,竟然是……
伸出手指,探了探父親鼻息。
肉叔讀過對父子關系最好的描寫,是顧城的“你召喚我成為兒子/ 我追随你成為父親”。
但李安,一部還不夠味,非得一口氣用三部曲去強烈質疑這種“召喚和追随”的理所應當性——
因為召喚在先,所以應當随意指使?
因為追随在先,所以應當必須順從?
有這層剖析父權的底子在,你說肉叔怎麼可能不拔高對《雙子殺手》的期待——
劇情明顯帶了一點點“弑父”的情節。
克隆人“小克”的槍口,分别對準過自己DNA的父本亨利,和撫養他長大的養父克雷。
養父克雷
但……
隻能說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小克知道自己是克隆人身份的第一時間,幾乎沒有經過什麼掙紮和猶豫,立刻就背叛養父克雷,倒向自己DNA父本亨利。
草率得一丁點思辨都沒有,劇情就立刻轉向展示技術的打打殺殺。
李安這次連陳凱歌都不如(凱歌導演的電影“弑父情結”也賊嚴重,有空咱們慢慢聊),哪怕是爛片《道士下山》,好歹也有彭乾吾看着病榻上的父親,一腳踹碎父親的鏡中倒影,這般想弑又不能弑的、餘味綿長的複雜瞬間啊。
《雙子殺手》?
沒有。
作為李安的腦殘粉,說實話,肉叔真心不看好《雙子殺手》的成績——
某種程度上,電影藝術成了電影技術的獻祭品。
而沒有故事性的純粹炫技,你覺得能有多少普通人喜歡。
資深影迷請打住,肉叔知道李安為拍《雙子殺手》做的技術革新,甚至颠覆了以往的畫面構圖、現場打光等一系列固有标準。
但這有啥用?
普通人還不是看故事,就連《複聯》也得塑造個鐵人、美隊讓你動情不是?
商業社會就是這麼殘酷。
為啥3年過去,還是隻有李安一個孤零零的開創者在堅持高幀率?
還是不怕賠錢。
要想播放120幀電影,單個影廳改造成本是550萬人民币+單廳票房分成。
2016年,全世界隻有紐約、洛杉矶、北京、上海、台北的五家電影院能播放120幀的《比利·林恩》(如果沒記錯的話,紐約的120幀場次隻有2K清晰度)。
現在,光國内就有27家影院可以播放4K、120幀、3D的高規格格式,還有一大堆能播放2K、120幀、3D的影院。
想想看,為了《雙子殺手》,全世界電影院的改造費用得花了多少錢?
再推一步,如果《雙子殺手》票房潰敗,誰還會毫不猶豫地為符合“新白金标準”的影廳改造買單?
唉,作為腦殘粉,越說越難受,說完眼槽裡滿滿一包淚。
盡管電影内容一般,肉叔還是想勸大家有機會還是去高幀率場次看一眼。
畢竟這前無古人的視覺體驗,很可能就……
後無來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