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TVB長大的肉叔,目睹它走下神壇,挺不是滋味。

肉叔自己都不太記得,多久沒好好追過一部TVB港劇了——

尤其是最近國劇、台劇紛紛崛起,就更沒什麼空間留給它。

反倒是隔壁家的ViuTV,頻頻推出小成品好劇,隔三差五就帶給觀衆驚喜。

《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短暫的婚姻》等等,甚至肉叔剛推薦過的,網飛的黑色成人劇《向西聞記》,一改港劇八百年不變的老面孔,精緻得令人眼前一亮。

終于。

TVB也跟上了時代步伐,不再局限在幾人幾事的小格局。

用豆瓣的高贊短評來說,就是:像美劇。

...

作為TVB老粉,實在不願看它堂堂豆瓣8.6分,還沒幾人看的慘淡。

好嘞。

今天那就聊它——

白色強人

...

近幾年香港演藝圈人才流失嚴重,不少一線藝人紛紛北上搵食,青黃不接。

《白色強人》這套陣容,可以說是TVB目前最拿得出手的了。

三屆視帝郭晉安,多次陪跑但已是觀衆心中無冕之王的馬國明,兩位視後唐詩詠和李佳芯,還有實力配角姜大衛和蔣志光等人聯合出演。

...

看之前,肉叔還以為是單純改編經典日劇《白色巨塔》,但看完幾集之後就發現,事情并不簡單——

《白色強人》要表達的野心更大。

它要展現的不僅僅是醫院和醫患的日常狀态,還會涉及到權力鬥争和時下大熱的醫療改革問題。

監制羅永賢接受采訪時也說過,這是一部“不太TVB的劇”,甚至說,有點反傳統。

和以往的醫療劇相比,《白色強人》有了更多的醫療鏡頭。

第一集開場郭晉安就說:

這部劇肯定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多手術場面的醫療劇。

多到什麼程度?

幾乎每集都有好幾個這樣血淋淋的鏡頭......

(前方高能)

...

除非你有特殊癖好,不然不建議在吃飯的時候觀看。

(看過太多惡心場面的肉叔早已司空見慣,能毫無感情地捧着西瓜看得津津有味:)

比起《妙手仁心》裡醫生休息時間在酒吧裡談情的閑聊場面,這些多達90%的醫療鏡頭果然讓人血脈偾張。

...

當然,這都是皮相。

真正的變化在這——

人物不再臉譜化。

以往TVB劇集,人物臉譜化特别顯著。往往看完1集,基本就能判斷正邪雙方。

但《白色強人》砸碎了這種傳統。

楊逸濤YT(郭晉安 飾)是明城北副院長兼腦神經外科主管醫生,醫術精湛。

同時,他還是醫法局的成員,堅決維護醫改方案。

目的是要将公營醫院集資上市,以明城北醫院為改革試點,并将其打造成集資超過百億的醫院。

...

另一邊,和YT打對台的,是明城北的院長呂仲學(姜大衛 飾)。

他認為這個方案是死胡同,堅決反對醫療改革方案。

...

兩人表面上是同事關系,但從多次就醫療改革方案會議的唇槍舌劍,就可以看出,其實水火不容。

這麼一來,明争暗鬥的兩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孰是孰非?

看似YT貪圖權力。

反對醫改的吳議員,請YT幫他老婆做手術的時候,YT威脅:

我希望你改變主意,到時候站在我這邊

那我就站在你那邊,幫你太太做這個手術

...

被威脅的吳議員,好人?

有位病人經YT搶救後無效死亡,吳議員慫恿病人家屬向YT索賠,口口聲聲說是為了維護病患家屬權益,其實……

隻是為了阻止YT的計劃。

...

還有呂仲學院長,為了阻止YT的改革方案,利用病人的生死來要挾他,脅迫他同意任命唐明(馬國明 飾)為心胸肺科主管醫生。

...

心胸肺科副顧問醫生程洛雯(李佳芯 飾)年輕有為,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所以很受YT器重。在YT誘導下,在醫療報告上作假。

最後在YT和唐明的博弈中,卻站在唐明一邊。

...

甚至在最有主角光環的正義醫生唐明身上,在懷疑YT改革方案目的的時候,也毅然站出來與之争奪院長的職位,在他眼中,也看到城府。

...

那麼,這醫療改革方案究竟何方神聖?

能讓YT和院長明争暗鬥多年都沒個結果,甚至院長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來阻止方案的通過?

...

這就和香港的醫療狀況相關。

香港公營醫院的運行一部分資金來源于政府補貼,但這遠遠不夠。

劇中也談到,香港政府将會減少對公營醫院的補貼,這麼一來,公營醫院的處境就相當嚴峻,生存壓力大大增加。

為了應對這一措施,YT站出來表示,唯有實行醫療改革,将公營醫院私有化,集資上市,從市場上獲利,以實行醫療行業的長久發展。

...

他還認為,這一措施一旦通過,其他醫院就會效法明城北,香港的醫療行業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看似無懈可擊的計劃在院長眼中則不堪一擊。

自香港回歸以來,他就和許多專家實驗過許多醫改措施,他認為YT提出的方案并不能解決現時問題。

最嚴峻的問題是,當明城北上市後,将會是坐擁無數資本的醫院,權力龐大,難以控制。

...

歸根到底,這兩個對頭隻是出于權力的考慮來支持或反對這個方案,而唐明醫生不是。

無可否認,上市後的明城北無需向政府“乞讨”資金,就能輕松通過集資獲得想要的醫療器材,甚至每個醫護人員都能從中獲得不少收益。

但是,這就拉大了貧富就醫的門檻。

優質的醫療成果都讓富人占用,普通的老百姓将不再能獲得廉價的治療。

...

到時候,窮人治病的成本就大大提高,甚至淪落到沒錢治病的地步。這是唐明無法接受的弊端。

劇中對于醫改方案的針鋒相對,恰恰反映了當下的現狀。

一部分的醫患矛盾産生的原因也在此。

為何醫療體系市場化會引起這麼大的争議呢?

熟悉經濟學的朋友應該知道,所謂完全競争市場,就是要讓所有的消費者和生産者都不能影響價格,要信息對稱,生産同質的産品,進出都是自由的。

但在醫療領域,這就行不通了。

你去菜市場買菜,覺得貴你可以講價,你能夠自主選擇買不買,相當于“我的地盤我做主”。

但在醫院不是,醫生幫你看病,他說你要吃什麼藥,做什麼檢查、手術,都是醫生在做主。想治病,至少得聽醫生的吧。

...

所以如果醫療一旦市場化,遇上沒有醫德的醫生,病人就相當于砧闆上的肉,宰你沒商量。

但另一方面,醫院也有自己的難處。大部分公營醫院的收入無他,幾乎就來自病人看病的費用和醫保。

...

如果沒有政府的補貼,醫院單靠那一點點收入也無法維持生計,而且除了醫生的收入,還有醫療設施的支出,都是需要錢的。

...

這樣一來,醫院需要想辦法搞點收入啊。

從哪來?

本來隻需要吃藥的,醫院就讓你輸液;本來隻是小毛病,就讓你住院;還有讓你進行泛濫的檢查等等。這樣就能從醫保基金中套取盡可能多的收入。

同時,為了增加收入,醫院開的口服藥可能會是“安全但沒用,就是貴了點”。

這樣一來,醫保基金也頂不住啊。

政府就出來阻止了,被“逼良為娼”的公立醫院走投無路,不得不動用昂貴的診斷治療手段,這樣一來,不就浪費醫保資源了麼。

還有劇中唐明醫生所考慮的公平問題,其實也是很費腦筋的。

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有能力的人,理所當然獲得更多的資源。這是激勵效應,也是必然趨勢。

...

但忽略了窮人的就醫權,也不公平。

你看,醫改是一道世界性難題。

...

所以,劇中的醫改方案,不僅是真實地反映了當前香港地區急需解決的醫療問題,揭露了醫療行業體制内的種種問題,更是為了引起關于醫改的思考。

随着情節的深入,在醫改鬥争的博弈中,裡面的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漸漸立體起來。

...

在這裡,沒有絕對的“非黑即白”,也沒有肯定的“非錯即對”。

醫生也是人,他們不僅僅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出于利益的考慮。

...

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做出判斷。

隻不過有些醫生的立場是基于對病人的考慮,而有的是出于自身的權益。

在這場權益鬥争中,抛出了另一個問題:

面對病患生死,究竟程序第一,還是人命優先?

...

毫無疑問,是個人的回答肯定都是人命優先。

唐明醫生也的确這樣做。

但正因如此,他違反醫療守則,在沒有得到許可的同時,按照自己的醫療技術在緊急情況下,為病人作出最合理的治療,被屢次遭到聆訊,甚至停職。

...

守則當前,如果都不去執行,毫無約束力,相當于形同虛設。

但人命關天,難道見死不救嗎?

在良心和守則的天平之下,每位醫生的權衡也是《白色強人》的一大看點。

不同的醫生基于不同考慮,就會有不同的利益權衡。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于是衍生了前面出現的所有的糾紛。

...

生命當前,一切利益鬥争都應該讓步。

因為無論是醫療守則也好,醫療改革也罷,其初衷都不過是為了能夠造福生命,拯救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