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貌美的惠子,跟不同的男人生了四個小孩,兩男兩女,最大的男孩阿明12歲,最小的女孩阿雪3歲,女孩京子約10歲,男孩阿茂約7歲,孩子們的爸爸都不知所蹤,惠子獨自帶着四個孩子過活,在租來的房子裡,孩子們跟媽媽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女子也喜歡這些孩子們。
隻有阿明有戶口登記,其他三個孩子是黑戶,除了阿明每天可以出去買東西回來照顧弟弟妹妹,其他三個孩子隻能整天呆在家裡,連門都不能出,更不說去上學。
女子沒有正式工作,收入也不穩定,她還在不停的找男人想結婚,終于也找到了男人,在她離家前,她和阿明一起在外面吃飯,阿明說媽媽自私,媽媽卻不這麼認為,她認為自私的是那些男人,那些讓她生了孩子又不管孩子的男人。媽媽還是走了,但沒有像她說的那樣,找個好男人就可以讓孩子們住 大房子,全部都可以去上學,她抛棄了她的四個孩子。
她把生活的擔子留給了隻有12歲的阿明,阿明想要去打工養活弟弟妹妹們,因為沒過16歲沒人敢雇用,有個超市的工作人員小哥哥,每天把即将過期的壽司拿給阿明,阿明也帶着弟弟妹妹們上街撿一些碎錢或能吃的東西,房租都交不起了,房子裡沒有水電,他們就去公園裡的公廁和用公園裡的水,孩子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阿茂餓得吃起了紙。
四個孩子的衣服越來越舊,越來越爛,生活毫無着落,三歲的阿雪踩到櫈子上玩,不小心跌落下來摔死了,阿明和另外一個女孩把阿雪裝進皮箱裡,把阿雪埋在了機場的旁邊,因為阿明想讓阿雪看飛機,故事的結尾,阿明帶着弟弟妹妹們拿着桶和盆,走到街上,向着太陽升起的地方走去。
這個故事是由發生在東京的真實故事改編,故事的真實結尾是這幾個孩子後來都餓死了……
電影拍攝于2004年,導演是枝裕和,同年獲得了日本電影旬報獎年度十佳影片第一名,飾演阿明的柳樂優彌獲得了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電影全程沒有淚點,也沒有煽情,也有指責是誰的責任,更多的是展現現實生活中的原貌,電影的開頭,阿明穿着破爛的衣衫坐在公交車上,手裡撫摸着裝有小妹屍體的皮箱,寫在臉上的是和他年齡不相稱的堅毅,為影片定下了基調。
電影開始,惠子和四個孩子搬到新的出租屋裡,阿茂和阿雪是裝進皮箱裡偷偷搬進來的,這便宣告了他們無人知曉的生活,和無人知曉的生命,最後阿雪的死,也是裝進了曾經裝她搬遷的皮箱裡,皮箱宿命般的成了她的棺柩。“不知死焉知生”?也許妹妹的死不是終結,是哥哥姐姐們餘生的開端,她使生都猝然感悟生的定義,年幼的哥哥沒有流淚,他牽着弟弟妹妹的手,勇敢地邁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