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過去了大半個世紀,放眼今天的職場和社會,可以說滿大街都是駱駝祥子,甚至可以說每個人都能從自己身上,或多或少找到祥子的影子,這就是經典文學的厲害之處,雖然時代在變遷,但人性是不變的。

祥子從一個滿懷理想的熱血青年進城,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美好的人生,但天不遂願,被生活一次又一次錘擊之後,終于徹底的自我放棄堕落到塵埃裡,期間你不能說他不努力,相反他很能吃苦,也很能堅持,但最終他被現實徹底打敗了,連掙紮的念頭也沒了。

你回頭再讀他的一生你會發現,他的結局有他自身的原因,他确實很勤奮耐勞,但從始至終沒有看到有關他學習的描述,他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沒有學習這件事,這就不難理解他最終的宿命了,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他一直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其實都是無用功而已,就像羊一樣執拗,撞到牆上了也不擡頭看路,他的求生模式決定了你無論如何努力,靠拉車也實現不了自由,所謂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所以祥子的悲劇有他自身不可逾越的障礙,這就是眼界、思維和認知障礙,這障礙也許是原生家庭該他帶上的,注定一生都解不開的詛咒,這障礙在過來人眼裡比如劉四爺和曹先生看來,可能就是一層紙,甚至連虎妞都看出來了,拉車是不可能有出息的,但對他來說這障礙就是一堵無法沖破的高牆,即使博學如曹先生也無能為力,祥子已經執拗的沉溺于拉車這件事,仿佛這世界上隻有這一個職業可選,這就是稀缺狀态下的管窺效應,人在極度貧乏的狀态下就隻會關注他最需要的那點東西,就像透過管子看世界一樣,和自己所需無關的事情一概看不見比如學習,不相信自己沒經曆過的新鮮事物,厭惡一切風險和不确定性,比如銀行和存折,失去了信任能力的同時也失去了與世界連接的可能性,也可以說他意識不到的世界就等同于不存在,管子裡看到的那一點東西會占據他所有的注意力和思考力,眼裡隻有拉車和賺錢這件事,以至于完全忽略了事物和價值的本質,不願不想也不能做無關的思考,從而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态,祥子可以說就是稀缺狀态下因管窺效應的作用,在他的周圍豎起了一道厚厚的認知圍牆,這是世界上最難以突破的壁壘。

這世界上你能跑到的最遠的地方,就是你的認知邊界,而拓寬認知邊界唯一的途徑,就是學習。知乎上有個問答問人為什麼甯願吃生活的苦而不願吃學習的苦?有一個回答可謂鞭辟入裡,說到底還是懶,生活的苦你隻管躺着它就來了,學習的苦你得坐起來主動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