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出生,這是所有人類的共同處境。最好的與最壞的創造了曆史,平庸之輩隻是不斷在繁衍族群。
在儒家千年熏陶下,很多是觀念是被刻入骨髓的,比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養兒防老,積谷防饑”;“多子多福”;“早生孩子早得替”等等......
不難看出,這些流傳千年的俗語,無不出自“父母”的角度,且飽含功利性。他們之所以對生育懷有極大熱情,無非覺得孩子多,隻要其中有一個有出息,自己餘生可借此翻盤。
最不濟的把孩子拉扯大,也可以承擔田間地頭的勞作,好比家裡新添頭牛,自己也可以歇把力。由此看出,這種生育行為完全從父母的利益出發,可以說是一種投資甚至投機行為不為過吧?
可是,孩子呢?他無法左右一切,是完全的弱勢方,他自身的需求根本不被考慮,因為他選擇不了,能活成什麼樣,就看命了。
而且,無不以為,隻要生下了孩子,給了孩子生命,就是對孩子天大的恩德。再鋪之孝道PUA,謂之”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動物界除了這份儒毒,真沒見過需要少哺育老,資源倒向傾斜的,反動物性與天道不過如斯。
他們說,香火不能斷,動物都要辛勤地繁繁殖後代,有其生理本能,也有延續種族的需求。
此話說得有道理,可是,人非禽獸,生兒育女是為了繁衍,而不是繁殖。
什麼叫繁衍?就是生而育之,不僅要生,還要養好。生,人人能生,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好養。
為人父母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終身職業,可悲的是大部分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就上崗了。如果為人父母需要經過測驗考評,估計一大半人沒有做父母的資格。
什麼人不能做父母?
電影《何以為家》,第一次站在一個孩子的視角,從孩子的利益出發來看待大人的生育問題,把一直被傳統孝道壓制的矛盾,尖銳的擺在了桌面上。
與其說這個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一部現實的真人記錄片,真切的記錄他們的生活,他們真情的“本色出演”。這部的電影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正是如此。
電影裡面多個場景,讓人動容,其中裡面有一幕鏡頭,男孩控告自己的父母,說了一句話,他說“我想起訴我父母”-“為什麼要起訴父母”-“因為生了我”;“我希望大人聽我說:希望無力撫養好孩子的人,别再生了。”這段話貫串了整部電影。
是的,确實這樣,無力撫養好自己的孩子,沒有能力讓他們吃飽穿暖受教育,生出來,不能讓其生活的好,還有比這還要悲慘的事嗎?
正如張愛玲說過:如果孩子的出生,是為了繼承自己勞碌恐慌貧困,那麼,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如果窮苦,還是要生,那就要承認出于私心、為了自己而生,别标榜自己偉大,不過為了老有所養、死有所葬,給自己準備的後路。為了自己私心,明知道自己無力供養,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苦,還是堅持把他生下來,讓他經曆痛苦,然後等你老了讓他養你,這算得上是偉大的父愛母愛嗎?
顯然不是!
這種孩子出生就是好比生在養雞場的雞,28天必須出欄,要麼出蛋,要麼出肉。不然雞場主養你何用?沒有回報的投資不是投資。對這樣的“雞”而言:“從未出生過,可能是最大的恩澤。”
這世上最大的惡,就是貧窮。貧窮讓我們無法愛與被愛,無法保護和照顧自己想照顧的人。真正的貧窮永遠在“不得已”和“沒奈何”之間徘徊,男孩的父母不是有意為之的惡,而是未能覺醒的罪。
這樣的父母确實應該感到抱歉!
于我而言,我支持幸福或條件好的人多生孩子,因為他們的孩子大概率會在幸福而富有的家庭當中長大,會有絢麗多彩的童年和一生幸福。
與個體而言,是否做媽媽,是一件可以選擇的事情,女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亂生孩子。
而孩子最大的自律,就是不成為任何人的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