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部電影,太多想說的了,易烊千玺微博裡說:“少年沒做完的夢,我們一同追趕。”

真好,和我昨天看完影片,心裡很難受在路上一直走的感受一樣,藝術的魅力,之一在于讓人生更有層次。

人人都曾是少年,但絕大多數人的遺憾和期許都要靠在書裡或者電影裡彌補。

這部電影動人力量很大在于喚起了我們心中都曾有的少年氣,不管是想不惜一切保護一個人也好,還是心底裡渴望着一個人保護。我們就共同在影院裡為陳念和小北,為殘酷的校園霸淩,可能也為自己的隐晦而流淚。

聽說電影為過審被删減了七分鐘,有些遺憾,因為現有的版本雖不錯,卻也真的差了一口氣,也有欣慰,如果不為過審而改成現有的結局,我感受到的将不是少年,而是冰冷。

千玺弟弟的眼神真的驚到我了,從開頭到結尾,他的眼神拿捏都非常好。

...

被打時看到陳念

影片開頭,陳念為了不讓小北繼續被打,親了他,自己又害怕又感到屈辱地在哭。

小北看她的眼神有淚,還有一絲心疼,十三歲開始被抛棄,當催債公司打手營生,沒想到一個陌不相識的女生居然為幫自己而願意親自己。

他不理解,可能也為陳念感到不值吧,自己沒腦子,沒有錢,也沒有未來,這樣一個渣渣一樣的小混混不值得她那樣幹淨的人親下去。

...

後來家裡為陳念買了魚缸

後來陳念被欺淩無路可走,尋求小北保護。在多起來的相處裡,他開始充滿了解她的想法。

陳念的筆記裡寫:“我們都住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沒有父親,母親被追債,被同學欺淩...... 還能那樣隐忍,執着地堅持夢想,對一切美好仍敢于直視,這樣看着陳念的小北,大概開始意識到這個女孩的強大。

因為同樣可憐,也因此慢慢地,開始守護心底裡他們共同的渴望:美,溫暖和希望。

...

18歲也需要被疼的孩子

後來彼此惺惺相惜,小北眼睛裡不再是最開始打架時的桀骜和冷漠,而是有堅定看着的人,是笑意,是溫暖,是暫時對苦難的忘卻。

小北笑起來的時候才像是他本身的年紀,18歲而已。

...

寵溺地笑

有次陳念堵在門口,擔心他不讓他出去,看着隻到自己胸口的小不點,笑得很寵溺,那一刻他又像大人了。

他面對的血和傷口是生存必須,陳念太幹淨了,她不懂。

他那樣充滿包容和愛護地笑着,很清楚出門去就是打架和受傷,但是那時候卻有了擔心自己的人那一刻,他真的為了陳念可以“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鼈”吧。

...

大概在想未來可期

其實,誰的前半生沒有受過傷害,是一路坦途陽光明媚呢。

但是,如果曾有那麼溫暖的一個人、一個舉動、一件事情,都會是極大的幸福。

這時候的小北,眼神裡仍有受盡了苦的滄桑,但多了因為陳念在的寬慰,還有希望。

曾經經曆的一切讓他看起來冷酷和不羁,但陳念也真切地喚起了他的溫情,他就那樣看着遠方,不再像原來一樣總戴着帽子低着頭。

因為陳念,他開始看着這個世界,開始重新了解這個世界,開始有了對未來的期待。

...

剃了頭陪陳念

因為被帶到警察局問話,沒能保護陳念,回到家發現衣衫破碎,頭發亂七八糟的陳念,他轉身就要出門報仇,卻被攔了下來。

他幫陳念剃光了頭發,自己也剃光了。

自己眼裡那麼寶貝幹淨的女孩子,被别人欺負成那樣。

他問過朋友,大學生是不是一個月可以掙很多錢,他怎麼樣才能掙那麼多錢。

他計劃中的未來,在看到陳念的寸頭時完全土崩瓦解,他又像個孩子了,不知道怎樣才能保護自己在意的人,發現了自己力量的渺小和微弱。

他說:我喜歡一個人,就想給她最好的結局。

後來他那樣決絕地為陳念頂罪,也有是因為這時候他已意識到,自己沒有那麼強大能護她一切無恙吧,替她頂罪,是他能給的最大保護,也是為她最後的結局做的最大努力。

...

我好想你

最後一段陳念來看小北,他們相視,靜默無言。

從小北被叫出來說有人來看他時,他起身出門很平靜,并沒有太多激動和欣喜,我猜測這時候他并沒有想到會是陳念。

最開始眼神好像在說好久不見,我很想你。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到想到着幾個月内發生的一切,兩人以後的分道揚镳,甚至猜到了陳念會自首的不忍和不願意有這樣的如果。

再到一切悲痛和想念都退場。在電影院的時候,我自私地猜想,這時候小北究竟有沒有一點點的後悔和怨。

盡管陳念當時矢口否認他們認識,是他當時所期望的,但在監獄裡待了一段時間,他會想到陳念去上了名牌大學,之後在北京有光明的未來,而自己,在監獄裡還不值得要待多久,他們那天很有可能就是訣别。

他不是聖人,真的一點點怨都沒有嗎?

直到我看到小北的這個眼神,我發現有沒有後悔過已經不再重要了。

陳念問他如果重來,他會怎麼選,他說,不希望有如果。而那時候的眼神,是不管曾有過什麼,這一刻,都放下了,隻祝福你好。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喜歡改過的這個結局,因為陳念和小北是少年,我們卻不再是了。

我們很清楚小北做幾十年牢後的情景。他完全和這個社會脫節,陳念肯定是知識分子了,他與陳念也完全脫節了,哪怕陳念願意等了他,他們之間也有難以逾越的差别。

沒有共同話題,學曆見識遠不在一個層次,陳念背負着幾十年的愧疚,小北在監獄裡孤獨凄冷地熬過幾十年,他不可能沒有一絲悔和怨。

《白夜行》最後,唐澤雪穗背對着桐原亮司的身體走開,盡管她從此以後有着光明的前景,但她再也不會快樂了。

他們完成了彼此的承諾,但卻并不值得開心。

陳念說,高考後就是大人了。高考前,她和小北的共同心願是:我們當中至少有一個人要走出去。于是她聽從小北的話,兩人心照不宣地為着自己的走出去而撇清自己的嫌疑,高考後,鄭警官告訴陳念小北可能要判死刑時,她決定坦白。

我覺得,那時候她是真的變成了大人,做了使自己面對牢獄之災的決定,也真正地像懷着少年初心的模樣,懂得了,愛,比一切都重要。

也真正明白了,他們從始至終渴望的都是愛和希望,隻有身邊那位在時,才有希望。

四年過去,兩個人依舊是一前一後。陳念陪可能受欺淩的孩子回家,小北依然走在身後。

陳念開始保護世界,小北繼續保護她。

少年時說要光明正大一起走在街上的諾言,都沒有食言。

...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