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最熱鬧的事,《少年的你》。

——準确地說,是“圍繞《少年的你》”,而不是“電影《少年的你》”。

一邊是超高的票房和口碑:

突然提檔後,上線8小時破億,單日1.46億元票房力壓同期在映的《沉睡魔咒2》《雙子殺手》等影片。截止現在(10月30日18:25),累計票房7.73億。

8.4的豆瓣評分,也是近期最高分的國産電影。

...

一邊是……

一地雞毛的罵仗。

豆瓣最熱的帖子是這條:《抄襲的你,如此作嘔——這才是真正的沉睡魔咒!》

...

嗯,電影《少年的你》改編自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原文涉嫌抄襲。

一開始,情緒正常,怼原著小說。

再後來,情緒升級,連帶着怼電影。

到現在,情緒變味,你連誇演員都不行,誇就是支持抄襲,一頂“支持原創”的正義大旗搖得那叫一個獵獵作響,你還不準反駁,反駁人家更火“你抄襲你還有理了?”

???

誰抄襲來着?

...

你不能在微博上說它一丁點好,說了就等于打開了通往正義審判法庭的大門

作為一個靠原創文字吃飯的新媒體工作者,肉叔也天天被人全文搬運不标明出處,怎麼可能會不支持原創?

那問題就來了,記得麼,肉叔看完電影第一時間的那篇影評,提了一個小疑問:

《少年的你》标明的編劇有三位(除去原作者):林詠琛、李媛、許伊萌。

電影内容和原著差多少,其中有多少是三位的心血,多少是原作的殘留?

...

這幾天肉叔晚上下班也沒閑着,抽空把原著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給看了一遍。

實話實說:

1、小說難看極了,不僅叙個事啰裡吧嗦的,愛情也寫得挺做作(什麼叫簡潔,請允許肉叔再次強推一遍雙雪濤的《平原上的摩西》)。

2、電影填充了大量小說中沒有的細節支撐。非要說跟小說有什麼關系,那大概就隻是用了劇情主線——

即便如此,《少年的你》還是尊重版權付了版權費,這還不夠?

這個問題我們最後說,先來看下,《少年的你》都改了些什麼——

1

肉叔之所以說小說稚嫩,是原作者玖月晞确實不太會塑造人物。

主人公陳念,劉北山(小說中角色名為“北野”,為避免混亂,下文全部用電影中角色名“北山”)。

被塑造成了簡單的乖乖女和小混混。

電影中,劉北山帶陳念回家第一晚,陳念睡床上,劉北山睡沙發,兩個人各懷心事睡不着,陳念問了聲:硬不硬。

北山帶着一點小驚喜地從沙發上彈起來半個身子:啊?

陳念也意識到了問得不妥,補了句:我是問你沙發硬不硬。

北山有點失望地重新躺下:還行。

...

本來看電影的時候,肉叔不覺得這段有多好,甚至覺得就是為了搞笑而搞笑。但看了小說……

肉叔不得不說,這段太好了,不僅帶出了兩個人互相有好感,并且各自不捅破窗戶紙的默契。

更關鍵的是,這個小段落其實看得出北山本質上并不壞(要真壞蛋早用強了,還等個屁的硬不硬),合理化了兩個人後面的很多行為。

你知道小說怎麼寫的這段麼?

陳念咬一口,蓬松溫軟,奶香四溢。她身體猛地一僵,北野的手從她裙擺下探進去,沿着大腿内側的肌膚往上摸。

陳念扭頭,與北野的目光相觸,他的手在她裙底下得寸進尺,低聲問:“害怕麼?”

陳念躲避着踮起腳尖,他的手尾随而上。她發着顫,眼珠一轉不轉盯住他,懵懂而惶恐。

……

那種互相有好感的微妙情緒,蕩然無存。

隻剩下一個小白兔和一個無良混混的對立。

...

小說最大的毛病就是:

隻有情緒的對立,沒有情感的互連。

隻有情節的沖突,沒有劇情的延綿。

也正因為如此,電影不得不在小說的基礎上,做了大量加法。

比如魏萊。

小說裡她就是個“臉譜”,單純享受欺淩快感的嚣張女混子:

陳念拉開廁所隔間的門,對面一口煙霧吐來她臉上。她别過頭去咳嗽幾聲,煙霧散去,浮現出魏萊嚣張跋扈的臉。

化妝品沒洗幹淨,殘留在她年輕的臉上。古怪而刻意的老成。

……

陳念往外走一步,被魏萊不客氣地推回去撞在隔間門上。

魏萊把手裡燃着煙摁過來,慢慢劃過陳念僵硬的臉頰,最終摁熄在門闆上。

“還還還”,魏萊模仿她的口吃,厭惡道:“你嘴巴就那麼蠢,愣是不會講話?就你這樣子,說真話警察都覺得你撒謊。”

——一個沒有任何複雜行為動機的反派,一個樹立在批判面的标靶。

電影做了哪些加法?

補全了她的家庭樣貌:

跟她反複強調“你跟别人不一樣”,過度溺愛她并強硬怼回班主任的媽媽;因為第一次沒考好,一年沒跟她說話的爸爸(甚至爸爸看到女兒屍體,也是怒氣沖沖地大踏步離去)。

電影中魏萊被過度溺愛和過度苛責輪番摧殘。

欺淩弱小,不僅是她發洩來自父親壓力的畸形途徑,也是她證明自己像母親所言“優秀”的幼稚手段。

...

電影最大的加法,疑似已被删除。

記不記得有一幕,是全班同學收到陳念媽媽欠下高利貸的追債海報,一起擠眉弄眼地哄笑?

當時肉叔看得特别疑惑,同學媽媽欠債笑就笑呗,笑那麼猥瑣幹嘛……

答案在這:北山的工作是給裸貸公司讨債的,他之所以一開始就認出陳念來,就是因為欠下裸貸的是陳念媽媽,而同學們手機上收到的,是陳念媽媽的裸照。

...

2

當然,肉叔猜測哈,原著小說看起來稚嫩的一部分原因,是網絡文學跟傳統文學最大的區别,是付費形式:字數x單價x訂閱數。

導緻作者想賺錢,就必須增加字數。

手段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一章能說完的事,黏糊成兩章說(畢竟肉叔曾經也是個寫手,我當時經常這麼幹)。

所以電影勢必也做了很多減法。

小說中,胡小蝶自殺後,魏萊她們第一個欺負的并不是陳念,而是一個被電影删掉的角色,曾好——魏萊的情敵。

曾好不僅報了警,還把陳念請她保密的事情,一并告訴了警察。

這些略顯多餘的叙事,被編劇們毫不猶豫得給删了。

...

另外,一開始說要保護陳念的青年警官鄭易,在小說中也有過一段接送她上下學的日子。

他沉默地握住她細細的胳膊,注意着來往的車輛,護她過了馬路。一直走上馬路牙子,他忘了松開。

陳念輕輕掙脫。鄭易愣了愣,忽然意識到,他把她看作小孩子,可在她眼裡,他是一個男性,且是年輕的男性。

他不自覺看着陳念,她穿着簡單的校服裙子,雖然瘦弱,可女孩身體輪廓新鮮而溫和,有這個年紀特有的清新。

說實話,肉叔完全看不出加入鄭易和陳念暧昧感情線的作用,當然這條線也被手起刀落地删掉了。

但電影最大的改動,是把殺人少年,從北山改成了陳念。

小說裡,陳念隻是傷了魏萊,北山害怕調查起來會打擾她高考,才出來頂罪,真正的兇手另有其人。

...

小說中,是北山殺了自己的發小賴青——

殺害魏萊的真兇、真正的雨夜強奸犯、還猥亵過陳念。

北山本來真以為魏萊是陳念殺的,因此想借強奸犯的作案習慣,來掩蓋真相。

但他最後一次去見賴青時,對方喝多了,開始分享自己如何奸殺魏萊和猥亵女主的視頻……

被暴走的北山當場幹掉。

電影則完全删掉了賴子這個人物,和許多與之相關的,像極了東野圭吾的警方偵查、推理過程。

電影始終沒有偏離主題:兩個溺水在欺淩事件中的少年。

...

魏萊之死在小說中是一系列推理的起點,電影删除了推理部分,安放進了一種複雜情緒。

在類似地震或者雷鳴的超低音背景聲中,魏萊在樓梯上絮絮叨叨。貌似天真地不斷往女主心裡紮刀,一口一個“我媽媽說”。

你會恨她,但也會因為魏萊家庭出身的悲劇性,沒有辦法真的在看到她陳屍階下的時候感到痛快。

——就像現實中的欺淩,當你潛入事件真相時,欺淩往往不是簡單的一起悲劇,而是一堆悲劇的錯節纏繞。

...

當然小說也不是完全一無是處哈。

電影删掉了小說中的一個角色,肉叔很想提一嘴:小米。

她是小說中裡陳念最好的朋友。在整個故事中,一直在女主旁邊,陪她經曆着每一天的折磨,卻渾然不知。

更諷刺的是,胡小蝶死了,小米惆怅;魏萊死了,小米也惆怅。陳念被打完的第二天,腫着臉去上學,她卻在吃驚:你摔哪了。

這個角色是欺淩事件中旁觀者的集體畫像——

他們身邊正在發生欺淩,但他們也對此真的一無所知。很好地還原了應試教育中,高三生活的那種又熾熱又麻木的氛圍。

當然小米的角色,跟那個戴眼鏡的男生李想有部分重合,電影中幹脆把兩個角色合二為一。

...

3

說了這麼多,其實不太用肉叔繼續扒原文了,可以直接下判斷:

電影《少年的你》,的确改編自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

但原作已經被大刀闊斧地改編到“面目全非”。

導演曾國祥說:

《少年的你》的原著,隻看了一遍就放在了一邊。另外,沒有看過東野圭吾的《白夜行》。

這話肉叔信,因為我也不可能再看第二遍了,确實寫得不咋地……

而且,備受指責的抄襲融梗,也基本被編劇團隊的三位女編劇精準删除了:

北山要跟混混同歸于盡時被陳念撞見(《嫌疑人X的獻身》梗),孤兒混混和單親家庭優異女生(《白夜行》人設),李想邀請陳念看電影完成不在場證明(《嫌疑人X的獻身》梗)、以及小說中所有懸疑和推理的部分等等等等。

所以對肉叔本人而言,因為原作“不幹淨”,就牽連電影也“不幹淨”,也未免太冤枉編劇團隊的努力工作。

抄襲也好,融梗也好,錯的是她們麼?

明明是,一部被叫罵“抄襲實錘”的作品,居然可以順利出版實體書、正規出售影視權吧?

疑似玖月晞聊天内容:我得承認,我思想有個誤區。我一直覺得,成為經典的東西是可以拿來寫的,這是我的誤區。

...

...

《嫌疑人X的獻身》和《白夜行》,肉叔上學時就看過。

看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的時候也确實……得到了相似體驗。

哪怕不提開頭“共生關系”描述,兩三年前就有人提出過:

這個章節讓我想起了白夜行的片段/原來不止我一個人/同感/作者是不是東野圭吾書粉啊!這本書裡xxx的态度和《彷徨》好像!

...

當然,也有不少人幾本都看完,覺得并沒有。

覺得:

共生怎麼啦,全世界隻有東野圭吾能共生嗎?

那這種時候,要怎麼辦呢?

今年6月判的一起小說抄襲案,也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示:

...

庭審中,對于如何認定兩部作品實質性相似,杭州互聯網法院法官講了這麼一段話:

在判斷兩部小說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時,應比較兩部作品對于思想和感情的表達,以及作者的取舍、選擇、安排、設計是否相同或相似,是否使讀者或觀衆産生相同或相似的欣賞體驗。

肉叔也不是法官,給不出更專業的判定。

隻是依據上述資料,至少你可以看出,原作陷入争議,是有事實根據的。

但到底能不能構成真正的侵權,這個判定難度已經超過了一個或多個普通網友能給出答案的範疇。

在法律給出更權威的答案前,别着急于指出和辱罵“罪人”。

特别是,當你找不準罪人的時候。

4

其實肉叔明白,很多人之所以抵制電影《少年的你》,是覺得,這部電影能爆,是在給資本一個信号——

隻要抄得好,以後繼續抄。

換言之,為了保護原創,我們一定要發聲,一定要聲讨所有支持這部電影的人。

那這,又會牽扯到這個問題:

小說引起的争議糾紛該不該由電影團隊,甚至觀衆來承擔?

這個問題就真的太難了。

肉叔不隻是說,電影團隊難——

從正規公司正規網站買到的有效版權,居然有這麼多尾巴跟着。

立完項搞完再創作,哪怕二次創作再出色也會被罵。

觀衆和我們新媒體工作者也好難——

本來大家就想看個電影,寫個觀後感。

誰知道到最後,每個觀衆不僅要去把原作給翻一翻,還要再複習一下兩本東野的小說?

比肉叔更強迫症的,還要再看下另一本據說也被抄的網文,再對照大家給出的證據。

...

才有臉和底氣來說,這部電影推不推薦别人去看……

……

但你知道嗎。

其實能伸出手來指責的門檻,并不高。

我們不扯遠的音樂版權和盜版電影,就講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

這類不分青紅皂白,就講話講得特别拖家帶口的網友,并不少見:

...

輿論場就是這麼令人窒息。

太多人在學會分辨“看法”和“事實”,“吵架”和“讨論”之前,就已經學會了把輸出作為武器。

...

打倒一部《少年的你》,不僅對版權保護無濟于事,也其實進一步惡化了本就“寒冬”的電影創作環境。

那更有意義的做法,是什麼呢?

上篇文章的文末留言講得很到位:

真為版權好,應該收集證據起訴原作者

...

道理上的是非黑白,就該上法庭辯個明白。

而至于情感上的,道德上的任何判斷,還是那句話:

争論時,互相多給一分尊重。

别讓題外的惡意,淹沒了有心人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