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通過底層甚至是略帶畸形的小人物故事,引起整個社會對家的意義的反思。将普通的思想内涵,集中在一個光怪陸離的組合家庭當中,看似和睦的一家人其實是一幫被原家庭抛棄的人組成的臨時家庭。這個臨時家庭裡的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想要維護的自身利益。

毫無血緣關系的家庭組合體中每個人都有不堪的過去,父母是偷情後殺死暴虐成性的前夫後的結合,“妹妹”是奶奶前夫的孫女,最後收留的是被長期家暴的遍體鱗傷的小女孩。全家靠“偷盜”來維持家計,在一家之主撿回這個遍體鱗傷的小女孩後,這個家庭的秘密漸漸曝光。

做短工的治與妻子信代、“兒子”祥太、信代的“妹妹”亞紀以及“老母親”(奶奶)初枝,依靠初枝的養老保險,在破爛的平房中艱難度日。治打短工、與兒子祥太合作做小偷,亞紀打工補貼家用。開篇就是父子倆在超市行竊成功返家途中,偶遇遍體鱗傷的小女孩兒并把她帶回家,加入了他們原本就貧困潦倒的家庭中。一件事打破了原本的平衡,每個人心中隐藏的秘密和願望也逐漸明朗。

潦倒的“父親”,不願工作,不思進取,奶奶以及“母親”也沒有責怪。“母親”打工也自得其樂,被辭退後也新衣新護膚品地泰然處之。“父親”帶着兒子偷盜,并且傳授他這方面的技藝,全家依靠着奶奶的退休金度日,也沒有誰感到羞愧。奶奶也不會對此不滿,一家人其樂融融,貧窮卻幸福,物質條件的差并不能奪走他們的快樂,滿滿的溫情撲面而來。

沒有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很容易懷疑人生。全家總動員去偷吃穿用度,大商場小超市都不放過,老人小孩兒都安之若素。直到祥太帶妹妹去順手牽羊時,超市“爺爺”沒有讓他們難堪,反倒送兄妹倆果凍,好心提醒哥哥“不要讓妹妹做那種事”。因為孩子的初心和反思,他在心裡咀嚼“凡是在家裡不能好好學習的孩子才會去到學校去上學”和“不要讓妹妹做那種事”,也在信任的“父母”那裡尋求答案,也對社工人員提及送他讀書時提出了疑問。

一個樓房的倒塌,不是瞬間就發生的。起初的時候可能隻是一個裂縫,然後也許是掉一片瓦,或者是有角度的傾斜。小偷家族的分崩離析是必然的。随着奶奶的去世,大家理智冷漠的看着她死去,然後把她埋掉,取出她的遺産,似乎就應該是這樣。在祥太被抓後,一家子準備倉皇出逃。我們在一開始看到的愛和其樂融融就開始質疑了――他們真的愛嗎?“媽媽”說,“他應該不會餓着肚子了。”如果說他們的愛都是基于溫飽,那本就貧窮如洗的他們又何必去一再偷和收養别人家有主的孩子?難道偷來的溫柔不是愛?

家裡的每個人都帶着創傷,“媽媽”在牢裡承擔了所有的罪名,她不相信“小女兒”會自己要求回家,因為“不是所有的母親生下孩子就是媽媽”,她們身上有共同的傷痕,那是生下她們的媽媽留在她們身心的痛苦烙印。離家出走的“妹妹”和父母之間的漠視,父母并沒有真心去找過這個女兒,而是用冠冕堂皇的“留學”做掩飾。“奶奶”不過就是被前夫遺棄而不願孤獨終老,渴望溫暖的老人。“夫妻”倆偷情殺夫亡命苟合卻數年沒有過性生活。“小女兒”被親生父母打得遍體鱗傷,看到生母是戰栗和恐慌,在小偷家族裡卻笑得像朝陽,依偎着誰都安全自在。隻有“哥哥”,可能是“夫妻”倆敲碎了好人家的車窗偷出來的,因為他們想為人父母,想有人叫他們“爸爸”、“媽媽”――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稱謂對于他們來講都是奢侈品,他們是一群被原來的家庭嫌棄的人,是被社會所唾棄的垃圾,他們隻有在一起才能享受一下人間的溫暖,才能感知彼此的存在,才有作為人存在的價值。

它把人性揉碎了給你看,它撕開化膿的傷口讓你看裡面蠕動的蛆,你無法去除它,卻忍不住不看。愛需要學習,還需要練習,愛才是一個家庭的粘黏劑,即使是一個支離破碎的組裝家庭。明明看到每個人都在笑,明明每個情節我看的時候都覺得是那麼的溫情,明明心裡都有被暖到。導演一手搭建了“小偷家族”,也是他一手“毀滅”了這個家庭,他“珍視”這群人脆弱的情感,但不打算陷入到“大家都不容易”的喟歎。他毀壞了觀衆希望這個善良謊言繼續的夢想,通過了兒子的覺醒、母親的忏悔,堅定地表達建立在虛假關系上的愛并不是個體幸福的歸宿,而社會監管的失職更不應被忽視!

《小偷家族》用最溫暖的家庭瑣事來給我們上了一堂關于人性的課,這個家庭說他們是小偷家族,不外乎這個家族的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偷竊,才能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他們的關系是偷來的,他們的感情是偷來的,他們的日常生活是偷來的。電影的大部分時間,也是在講述着這特殊家庭的日常,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在電影的最後迸發,随着臨時家族的分崩離析,給予我們最大的人性沖擊。

家是幸福的港灣!片中人物,各自都有屬于各自的孤獨和悲哀,他們渴望親情的溫暖遠勝于他們對物質的渴望,小偷家族偷來的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食物,更是能讓自己産生家庭幸福感的情感依靠。他們都弱小而又可悲,生活是殘酷的,家庭是溫暖的,這是我們的常識。小偷隻是他們維系最低生活保障的無奈之舉。這裡既有人性個體微不足道的善良,又有徘徊于社會法律邊緣的罪惡。溫情又冷酷,瑣碎卻質樸。

家族裡的奶奶說,“有能啃的就啃吧!”他們的幸福是偷來的。他們心地都不壞,被生活所迫,被原本的親人傷害而聚到一起。他們相互拯救,卻最終被拆散。哪怕最後“爸爸”明知道“哥哥”是故意被抓,仍然會不舍地跟着車跑,“哥哥”在車裡喊出了自己一直喊不出口而他一直想聽現在卻聽不見的“爸爸”。影片的最後一幕,回到原生家庭的小女兒在陽台上唱起了小偷家族裡學會的歌,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