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詞典編輯家托馬斯·富勒說過一句名言:“嫉妒使他人和自己兩敗俱傷。”《半生緣》這部電視劇就非常直觀得披露了嫉妒的巨大危害。對于一位心智正常的人,嫉妒就像一枚惡性增長的腫瘤,逐漸奪去一個人的理性。那些生命中本來閃閃發光的特性,比如勤勞善良,比如疼愛憐惜,也都逐漸被嫉妒掀起的滔天巨浪湮沒。
豫謹曾與曼璐相戀,多年之後見到曼桢,差點認成曼璐。其實她們姐妹倆長得并不像,曼桢的眼睛是溫柔明亮,而曼璐眼神裡有一種果決和幹練。但正當年華的曼桢眼裡,與當年曼璐一樣的清澈動人。

在曼桢身上,他仿佛看到了那個多年前與他退婚,卻不曾在他心裡走開過一刻的女子。當年的曼璐也曾是明媚陽光的純情少女,她梳着兩條油亮發黑的大辮子,笑起來幹幹淨淨,楚楚動人。
但因為父親病逝,為了生活,身為長姐的曼璐不得不放棄學業,下海成為一名舞女。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一曲舞畢,下一曲的旋律又要響起。一個又一個的男人,多是面孔模糊的,猥瑣的。在男人的虛情假意中,在舞廳年輕晚輩們的傾軋下生存,讓這個曾經明媚陽光的女孩,眼睛裡的光芒逐漸消失,甚至漸漸蒙塵。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顆明珠已經蒙塵,而另一株薔薇花,卻已含苞待放。
祝鴻才在曼璐家裡第一次看到曼桢,就流露出了滿滿的觊觎之心,連狡猾的張魯生也看上了顧曼桢的美貌。曼桢的美麗,自己也有,但曼桢的朝氣,曼桢的純潔,卻是已經零落成泥的自己,不能企及的。
曼桢和幹淨清爽的有為青年沈世鈞相戀,本來以為沈世鈞隻是個窮小子,卻沒想到人家在南京是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反觀自己,卻要倒貼給祝鴻才當姨太太, 婚後才發現自己遇人不淑。

但她卻已經沒有了挑挑揀揀的資格。人們會說,為什麼不離婚呢,為什麼不靠自己的雙手,撐起一片天呢?一個大齡的舞女,又能去做什麼呢?一步踏錯,步步錯,因為生活,她選擇做舞女,與心愛的豫謹分手,放棄學業,也喪失前途。
她以為結婚是自己做的唯一正确的事情,但卻沒想到,這隻是噩夢的開始。祝鴻才有了錢,便不再把她放在心上,全然忘記了當時的情意。而因為自己不能生育,他們的婚姻已經是舉步維艱。
曼璐現在有什麼呢?有的不過是祝太太的身份罷了。豪奢驕逸的生活是她一生都夢寐以求的,已經得到了,就再也不想失去了。
而母親卻帶來了要撮合豫謹和曼桢的消息,絲毫沒有注意到此時的曼璐,心裡早已波濤洶湧。
善良純潔的妹妹,溫柔懂事的妹妹,真的是讓所有人為之傾倒。他們不知道,她的知書達理,大家風範,全是以自己一曲一曲得陪男人跳舞換來的,她埋葬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澆灌出了一朵美麗動人的薔薇。
而這朵薔薇卻要來奪走,自己心中最愛的人。
這兒曼璐曾對母親說過一句話:“就算是曼桢肯,那豫謹也是不肯的”這句話說的很是笃定,她對自己在豫謹心中的地位非常肯定;但卻又像是自言自語,自我安慰,她隻剩這段年輕時的戀愛時光可以慰藉自己了。
如果确定豫謹不會愛上曼桢,她又怎麼會穿上紫色的旗袍,以當年他心中最美的樣子去問豫謹呢?
直到從豫謹口中聽到那句話,她才确定自己的心上人,果然是已經變心了。他說曼桢是個很好的姑娘,可惜自己沒有福分,簡單幾句話,已經将曼璐打擊得體無完膚。
她瘋狂得撕扯那件旗袍,她恨曼桢奪走了她的良人。瘋狂的嫉妒讓她認不出現實,日益積攢的不平衡,也瞬間讓她身為長姐的親情煙消雲散。

一個人妒火中燒的時候,事實上就是個瘋子,不能把他的一舉一動當真。她竟然想到了母親所說的借腹生子的計劃,而這個對象,最好是自己的妹妹。她當下給出了理由,因為她最好控制。
不是的,是因為她明媚動人,有學業,有工作,自強獨立,還深受多名男人的愛慕,其中甚至包括當年曾經深深迷戀自己的豫謹。而這些,都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
法國作家喬治·桑曾經說過,嫉妒者的特性在于因别人竊取他們的幸福而憎恨别人。 她覺得是曼桢竊取了自己的幸福。
直到事情發生,曼璐才知道并不是曼桢搶走了豫謹,而是豫謹背棄了當年的承諾。但木已成舟,隻能繼續向前。
她不知道自己一個錯誤的決定,毀了曼桢一生的幸福。一切都回不去了。

她終于得償所願,有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喊自己媽媽。但曼桢卻并沒有如她所料的,過上幾天就消停下來。 曼桢剛生下孩子,就拖着病弱之軀逃走了。她的親妹妹,對她隻剩下恨了;她的丈夫,繼續流連花叢之中。
她懷着深深的愧疚去南京找沈世鈞,卻得知沈世鈞已經結婚了。妹妹的姻緣,果然被自己一手毀掉了。她拖着病體去見豫謹,看到豫謹和她溫婉的妻,感情很好,相濡以沫。曼璐便逃了,實在沒有什麼理由再去見面了。

她于是一日比一日憔悴下去了,如風中蕭索的落葉。臨死之前,她狠狠咬了祝鴻才,說是他毀了自己一輩子,其實她到死都不明白,她當年瘋狂的嫉妒,才是一切悲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