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功夫》有個體會——武林高手也要恰飯的。
腿、拳、棍三位武林高手委身豬籠寨,分别當了苦力、裁縫和廚子,看似滑稽,實則沒有比這更好的出路。如果這三位開武館,不難聲名遠播,但會引來斧頭幫、鳄魚幫之類江湖宵小的觊觎——這夥人平日裡打打殺殺,誰不希望有個以一敵百的人形兵器?而以三位高手的脾氣秉性,必然不肯同流合污,那麼免不了日後無窮無盡的糾纏和麻煩。《功夫》的社會,世道艱難,人心險惡,聲名反而是累贅。既然開不成武館,攔路搶劫、殺人放火的勾當又幹不來,人活一世,吃喝拉撒,難道要餓肚子?于是乎,豬籠寨又多了三位手藝人。
也有自甘堕落的。兩個瞎子是琴魔高手,所謂“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聽聽,隻這份臭屁勁兒就注定沒人緣,小混混星仔都能盡情嘲笑他們。混不開社會,又想來錢快,隻能當殺手。不用虛情假意的應酬,不用沖誰搖尾乞憐,站着就能掙錢。當然,殺手也是高危行業。不僅推行“007”的工時,一不留神,還可能犧牲在崗位上。若非神雕俠侶手下留情,兩個瞎子隻能到陰間再續前緣。
說到神雕俠侶,這兩口子絕對是隐形富豪,能買下整個小區不說,在收不齊房租的情況下,依然能勉強經營下去,一方面說明兩口子心善,另一方面确實不差錢。電影結尾,星仔開了一家糖果店。開店錢哪來的,電影沒交代,估計也是兩口子給的。他們武功高,又有錢,已是習武之人的人生巅峰,卻因痛失愛子,黯然歸隐,或許他們有過宏圖大志,那又如何,還是被殘酷的現實碾為齑粉。
《功夫》描繪江湖,也刻畫生活。小混混星仔坑蒙拐騙,無非混碗熱湯喝。童年也曾憧憬懲惡揚善的風光,最終被一泡尿淋醒。他沒好好讀書,又不會功夫,即使身具萬中無一的練武資質,也隻是比旁人更耐揍而已,要到2001年,才由一個肥仔想出挨揍掙錢的妙計。他混不出來,是因為不夠狠。電影裡的社會是狼吃羊的社會,想飛黃騰達,就要變成一匹狼。而他始終守護着内心的那點小善良,表面嘴炮連天,實則瞻前顧後,成為一個披着狼皮的羊。這樣的人不會有大出息,抽着爛煙頭,羨慕豪車狗。這樣的人才是千千萬萬普通人的縮影,毫無波瀾地走完一生。
諷刺的是,《功夫》裡唯一沒有向現實低頭的人,正是火雲邪神。以他的本事,混個幫派大哥再輕松不過——殺死斧頭幫老大,幫衆立刻俯首帖耳。他當過殺手,高居殺手榜第一,但正如他本人所言,“遇見絕世高手,我免費見一個殺一個”,職業于他更像嗜好,而非生計所迫。後來他殺盡天下高手,無聊到發瘋,幹脆住進精神病院,若非星仔搭救,可能就此老死監牢。由此可以總結:火雲邪神是一個不慕名利的真正武癡。他随心所欲,不可掌控,猶如一頭酣睡的猛虎,不動則已,一動吃人,具有最純粹的江湖風骨。很多人說他卑鄙,竟然搞偷襲。但神雕俠侶藏着一手大喇叭,他為何不能兵不厭詐?說到底,他隻想嬴,不惜一切手段。他的悲哀之處,在于受人利用,卷入一場紛争,不過,本人貌似很享受呢。
最終一戰,化身絕世高手的星仔擊敗火雲邪神。老頭一把鼻涕一把淚,跪下認輸,後來當上交通警察,在星仔開的糖果店前指揮交通。他像其他武林高手那樣,向現實妥協了嗎?并沒有。戰敗後,他向星仔讨教武功,不愧武癡之名。你可以說其他人是苦力、裁縫、廚子、包租婆或糖果店老闆,他們也心甘情願接受自己的角色。你也可以說火雲邪神是小交警,但他内心深處還是那個火雲邪神,一個堅持自我的人。
————————————
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共同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