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天災更可怕的,是人禍!

11年前,孟買發生的一起恐怖襲擊震驚全世界,被稱為是“有史以來最恐怖的一夜”。

要知道,從第一聲槍響開始計算全程竟長達約60個小時,造成195人死亡,295人受傷。

...

緻使慘劇發生的是10名恐怖分子。

他們拿着武器分布到汽車站、市場、豪華酒店等繁華場所,同時開展虐殺活動,五星級酒店泰姬瑪哈酒店就是被攻擊的目标之一。

場面之慘烈,難以想象。

而就在去年,它被改編成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3,好于94的驚悚片。

堪稱窒息式的體驗!

《孟買酒店》

...

毫不誇張的講,影片開場就進入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且一直延續到最後。

由于某些畫面太兇殘,它分級為R級。

在今年北京電影節放映時,則更是被删減到107分鐘。

...

而作為一部多國合拍片,它的演員陣容非常強大——

艾米·漢莫(《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戴夫·帕特爾(《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詹森·艾薩克(《哈利·波特》)......

...

但,不同于以往的災難影片,《孟買酒店》沒有過多的煽情,也不求花哨的大場面,而是冷靜克制的記錄這一慘絕人寰的事件。

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二字!

為此,劇組在實際拍攝地澳洲搭建與原型相似酒店内部場景,片中還穿插播放真實的槍響和爆破錄音。

...

尤其對恐怖分子的形象塑造,導演也沒有妖魔化,盡量還原其原本的模樣。

影片一開場,幾名年輕男子坐在船上。

他們穿着樸素,神态自然,乍一看再普通不過。

...

但耳機暴露了他們的不尋常。

裡面有上級鼓舞士氣的聲音“内心無所畏懼,望向你的兄弟們”、“我對你們視如己出”。

等船靠岸,他們帶着裝備大搖大擺的招出租車,奔赴不同的“戰場”。

...

你敢信,他們竟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直到一聲槍響,你才意識到,嗯,他們真的是。

面對眼前的一條條人命,這些人情緒沒有波動,行動沒有一絲猶豫,機械般的扣動扳機,像是在狩獵一樣。

...

唯一能感受到他們是人的時候,就是在進入富麗堂皇的酒店後,發出的感歎。

...

那邊殺戮已經開始,這邊酒店還處于瀕死前的甯靜之中。

酒店服務生阿爾瓊像往常一樣,告别孩子去上班,遲到穿錯鞋被主廚罵;

...

酒店内也一如平常,客人們在享受着舒适的服務。

建築師大衛帶着老婆莎拉、孩子和保姆入住套房,且晚上打算跟莎拉吃一頓燭光晚餐,過一把二人世界。

...

坐在這對夫妻旁桌的俄國富豪瓦西裡,則在挑選着今晚服侍自己的女人。

...

還有剛吃過飯,準備前往酒店入住的旅行情侶。

...

影片從多個視角同時展開,帶給你最真實、震撼的體驗。

你能感受到平凡人的無助,也能感受到令人咋舌的無情。

人性美好什麼的,一時之間被吓得蕩然無存。

幾名恐怖分子跟着逃亡的人流,進入泰姬陵酒店,他們或用手槍、或用手榴彈,毀掉這裡所有的一切。

...

無論是苦苦哀求的婦人,還是被吓得呆木的男人,都無一幸免。

這裡沒有無所不能的英雄,所謂主角光環,更是不存在的。

你根本想不到下一秒誰會一命嗚呼。

...

片中最讓影哥感到窒息的場景是,保姆抱着嬰兒躲在房間内的衣櫃裡,而外面的兩名恐怖分子正拿着槍掃蕩。

孩子随時都有哭出聲暴露的危險,讓看得人不禁為他捏把汗。

...

而民衆越無助,就愈發體現孟買警方的落後和無能。

這座城市沒有特種部隊,面對恐怖分子的猖狂行徑竟沒有有效的手段去阻止,隻見一批又一批的基層警察送命。

...

...

而正如電影所呈現的一樣,現實中,孟買則要從800多英裡之外的新德裡調部隊來應對10個恐怖分子。

在無法掌控局面的情況下,當地警方不敢輕舉妄動。

在酒店的警戒線之外,大批記者圍觀,警察堅守,大家能做的隻有等待。

難道就沒有希望了嗎?

...

...

...

當然不。

在酒店主廚的組織下,留下的酒店員工們開始幫助幸存者們找尋藏身處,開展自救。

其實,身處後廚的他們,明明可以通過後門逃生,但大部分人主動留下。

...

而對于選擇逃生離開的員工,主廚也沒有一句責備。

他如是說道——

你們大都有妻子、父母、家人,現在離開沒有什麼好丢臉的,沒有人強迫你留下來。

即使離開,也不需要道歉。

...

...

于是,剩下的員工與客人們生死與共,他們幫餐廳的客人通過員工步梯逃至處于高層隐秘的貴賓酒吧。

撥通警方救援電話,安撫客人情緒,他們自發承擔起了幾十條人命。

這一幕幕在現實中也真的發生了,酒店的“戰士們”告訴客人不用擔心,子彈會先穿過他們的身體,不會射到他們。


...

...

難道他們不怕嗎?

當然怕。

阿爾瓊親吻放在身上的全家福照片,他想念家中的孩子老婆,怕自己再也見不到他們。

...

前台的小姑娘頭被槍抵着,怕的渾身發抖,低聲啜泣。

但,有時柔弱的個體,卻能湧出巨大的勇氣。

前台拒絕和恐怖分子合作,給藏在房間的客人打誘騙電話;阿爾瓊則成為運輸傷員的中堅力量。

...

在生與死面前,沒有宗教、人種、階層區分,隻有善良與正義。

像阿爾瓊從小就帶着的頭巾,它象征着家庭的榮譽和勇氣,但到最後為了幫受傷客人止血,他沒有絲毫猶豫的摘下,纏在她的傷口上。

...

...

這一幕幕,一位位“英雄”,哪怕空襲已經過去11年,依然應該被銘記。

...

現實中,在事發後的21個月,在主廚的主導下,酒店恢複往日的輝煌,心懷感激的幸存者們從世界各地趕來參加開業典禮,場面浩大。

而那些逝者,則永遠被銘刻在石碑上。

...

可惜的是,當下恐襲、槍擊頻發。

大衆對它關注,忘記,關注,忘記......周而複始。

這讓人不禁反問:這個世界怎麼了?

但,正如那句支撐着莎拉活下去的那句台詞說的——

如果你感到害怕,就跳下去,你可能會摔落,但也可能會飛翔。

隻要善良和正義還在,就有重見光輝的那一刻!

Love and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