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法國女人,總會聯想到“風情萬種”、“慵懶性感”這樣的溢美之詞。
但要再加上一個“妖媚邪惡”,我腦海中立馬浮現出一張危險的臉龐。
伊娃·格林。

初識伊娃,是在《戲夢巴黎》中的驚鴻一瞥。
魅惑的綠眸子,姣好誘人的身體,散發着青春的荷爾蒙。

再到後來,邦女郎的驚豔亮相,更是讓她成為萬千影迷心中的女神。

今天,小編打算再給大家介紹一部女神主演的新電影。
這一次,伊娃依舊美得不像話。
順便還玩了一把塑料姐妹花的真·友誼。
《真事改編》

從海報上看,電影的設定是雙女主。
但是,看過電影的人估計都發現了,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偏愛相當明顯。
給嬌妻艾瑪紐爾·塞尼耶的戲份頗多。

(艾瑪紐爾·塞尼耶飾演一個作家)
兩人之前合作過情色電影《苦月亮》,裡面的“咪咪”的确誘惑動人。

奈何時間無情,轉眼間,艾瑪紐爾已經50多歲。
又碰上了一個伊娃,風頭幾乎被搶了個光。

(伊娃·格林飾演作家的朋友)
電影主要是圍繞這兩個女人之間的友誼展開。
在一個簽售會上,女作家戴芬碰到了一個叫艾拉的神秘女人。
兩人相談甚歡,轉移陣地後,還小酌了一杯。

第二天,戴芬對男朋友說,她遇到了一個神奇的女子,很擅長傾聽。
男朋友沒當回事,隻是敷衍應和了一句。


這之後,戴芬和艾拉便開始常常見面。
通過聊天,戴芬得知艾拉也是一個作家,不過是那種專門為名人寫傳記的幕後寫手。

有了共同話題的兩人,打開心扉、互訴衷腸。
身為一名作家,戴芬甚至把自己文思枯竭的煩惱告訴艾拉。
而且經常有人寄匿名信,用言語中傷她。

為了緩解戴芬的焦慮,艾拉邀請她到家裡共進晚餐。
于是,就有了下面暧昧的一幕。

(最後親沒親下去,小夥伴自己去電影裡看吧)
原來,艾拉的丈夫早年去世,她一人生活,沒有朋友、沒有親人。
而戴芬的到來,讓她感受到一絲溫暖和安慰。

就這樣,兩個女人越走越近。
最後,艾拉直接搬到了戴芬家中,輔助她寫作、生活。

照這個劇情發展下去,拍成個拉拉片,估計也沒人意外。
但導演偏不,因為在接下來的劇情走向中,兩人的關系越來越詭異。

在艾拉搬過來沒多久,戴芬就發現她有極強的控制欲和暴力傾向。

每當戴芬向出版社或發行商妥協時,艾拉就毫不留情地指責她。

有時,戴芬抛下她一人出去約會,艾拉就會暴躁不安,甚至把食物扔到牆上。

更加過分的是,在戴芬疲憊不堪時,艾拉竟然冒名頂替她去參加聚會。

這一切讓戴芬既捉摸不透,又惶恐不安。
一次争吵後,艾拉一氣之下搬出了公寓。

但就在她回來拿剩下的東西時,正好撞見戴芬出了意外,從樓梯摔下來,腿不慎骨折了。

結果,因為一場意外,兩人和好如初。
受傷後的戴芬需要大量休息,兩人便開車去鄉下療養。
在那裡,又接連發生了一件又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如果我現在說,艾拉是個不存在的人,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扯。
但事實就是如此,艾拉是戴芬精分出來的另一個自己。

在鄉下小屋靜養期間,戴芬靈機一動,決定把艾拉的故事寫進她的下一本小說裡。

然而,她并沒有把這個想法告訴艾拉,而是不斷博取對方的同情,挖掘更多艾拉的身世。

于是,我們才得知,艾拉的丈夫死于一場殘忍的意外。
母親死于自殺,而父親又是被人謀殺,她的家更是在一場大火中毀于一旦。

對于作家來說,這種悲慘身世,無異于最好的素材。
所以,興奮的戴芬一邊聽,一邊用錄音記下來。

她天真以為,艾拉一無所知。
殊不知,自己正在一步步陷入危險。
就在某天早晨,戴芬全身乏力、嘔吐不止。

沒想到的是,一向着急的艾拉竟然不管不顧,一副漠不關心的态度。
她甚至對戴芬大吼大叫,表現得厭惡至極。

最後,實在沒辦法的戴芬決定自救。
在一個大雨夜,她拄着拐杖,強撐着虛脫的身體,跑出了家門。
在被路人發現後,送進了醫院,這才脫離了危險。

其實,故事發展到這,已經算結束了。
但是,酒都釀到這一道工序了,不差最後一道。
因為隻有等到結尾的大反轉,才能理解導演的良苦用心。

作為全片的核心人物,艾拉自此以後再也沒有出現。
即便戴芬一個勁兒給男友解釋,是艾拉陷害了她。

但體檢報告中安眠藥和老鼠藥的成分,也讓人難以信服。
關鍵的是,除了女主,從未有人見過艾拉。

所以,艾拉到底是真人,還是戴芬幻想出來的另一個自己?
導演和編劇給觀衆留下了一個懸念。

不過,在最後的簽售會上,艾拉的幻影再次出現,似乎印證了大多數人的猜想。
而且從導演多次隐晦的暗示中,也不難發現:艾拉就是戴芬的一個分身。

戴芬雖然生活無憂、物質富足,但和兒女不親近,丈夫也早早去世。
盡管電影沒提她的父母,我們卻能從她的話語中得知,他們之間的關系并不融洽。

而她之所以文思枯竭,正是源于對自身的厭惡。
多年來,她一直堅持創作,就是為了逃離曾經的痛苦回憶。
可是呢,寫來寫去,永遠都在寫自己的故事。

這讓戴芬始終處于極大的矛盾之中。
也是這個原因,艾拉才來到她身邊,幫助她完成自我救贖,一本新小說才得以誕生。

當然,這隻是小編的一個大膽猜測。
作為影史上最會講故事的導演之一,波蘭斯想說的,可能遠遠不止這些。
畢竟這個執導出《鋼琴家》《穿裘皮的維納斯》的電影大師,從未讓我們失望。

至于說到兩大尤物同台飙戲的感受,真的就一個字:爽。
你會發現,即便癫狂到最後,美人還是美人,烈焰紅唇、攝人心魂。

尤其是戴芬和艾拉相視一笑的那一瞬,一切仿佛黃粱一夢。

亦真亦假,全在過眼煙雲中,消失不見了。
而留下來,一定會是所有過往中,最美好、最燦爛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