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篇 講述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啟蒙老師-賈雨村,他才華橫溢,有不凡志向,儀表堂堂,一心要入那黑暗官場中,闖蕩自己的事業,也在腐敗的官場泥淖中越陷越深,最終難以自拔,自食惡果!

賈雨村
賈雨村,名化,字時飛,出生于詩書宦官世家,無奈根基氣數已盡,到了他這代已經窮困潦倒,雖然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日子過得窘迫潦倒,隻能靠賣字畫為生。
他儀表堂堂,生得腰圓背厚,面闊耳方,劍眉星眼,直鼻權腮,在古代也算一位顔值擔當。
因為經濟窘迫,他隻能暫住于葫蘆寺中,平日靠賣字畫維持生計,一心想要進京赴考,無奈囊中羞澀,路費緊缺,幸遇得大善人甄士隐慷慨解囊,贈與他五十兩銀子和一些幹糧衣服啥的。
此時的賈雨村書生氣息較重,雖然受人恩惠卻并無奉承之語,隻是道聲謝謝而已,第二日便不告而别,不卑不亢,志向遠大。

甄士隐(左)和賈雨村(右)
順利進京趕考的賈雨村,不負衆望,一舉考中進士,做了縣令,後又官至知府。
在此期間,聽聞甄家女兒英蓮被拐子擄去,甄士隐傷心至極便出了家,賈雨村念及甄士隐昔日恩德,便資助甄士隐嶽父封氏一家兩封銀子和幾匹綢緞,并且承諾幫助找回故人女兒英蓮。
賈雨村在任知府期間,滿懷抱負,想要伸張正義,不谄媚上司,對下屬又嚴厲,因此上上下下都對他十分厭惡,終于有一回,上司找到理由參奏了他一本,導緻他被貶為平民。

賈雨村
被貶之後的賈雨村雖然滿心不悅,卻也不露于色,終日遊曆于大好河山之間,但心中抱負卻無處擱置,因而内心深處蠢蠢欲動。
後經人介紹到了巡鹽禦史林如海家做教書學生,成為了十二金钗之首林黛玉的啟蒙老師,也在林如海的裙帶關系的幫助下與賈家和王家沾上了關系。
在林黛玉進京的時候,也随之而去,進了賈府見了賈政,賈雨村又在賈政的保薦下,做了應天府尹,重新進入了那黑暗的官場之中。

賈雨村
一心想走仕途之路施展才華抱負的賈雨村,經曆了大起大落之後,又重新陷進了那腐敗的泥淖之中。
回到官場不久,賈雨村便碰到了一個棘手的案子,就是著名的葫蘆案,薛蟠打死了馮淵,将馮淵從拐子那裡買來的一個丫頭搶了過來,這個丫頭不是别人,便是賈雨村一直苦苦尋找的故人之女英蓮。
賈雨村在得知此事後,本想懲惡揚善,伸張正義,救回故人之女,但經衙役小沙彌指點,那薛蟠是勢力龐大的薛家大少爺,與賈府王府關系錯綜複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令他十分為難,一邊是個人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和故人的女兒,一邊是得罪不起的豪門大戶,如果判斷時勢錯誤,不僅可能烏紗不保,還有可能小命都丢了。

賈雨村(左)和小沙彌(右)
在這左右為難的時候,賈雨村思索再三還是決定判定薛蟠無罪,并将故人之女英蓮判給了薛蟠,導緻英蓮後期在薛家遭受非人待遇,最終結局悲慘。
賈雨村也因為這一次的抉擇,徹底改了一往嫉惡如仇、懲惡揚善的風格,反而谄媚上司,拼命向有利勢力靠攏,時常出入賈家和王家,成為了自己當初最看不慣的人。
有一回為了幫賈赦奪取石呆子家的扇子,盡然設計誣陷石呆子拖欠官銀,導緻石呆子傾家蕩産并将扇子交上來充公賠償,而後賈雨村以官價将扇子賣給賈赦,而石呆子生死未蔔,這次賈雨村的做法就連賈琏都十分不恥!

賈雨村
賈雨村,在腐敗的官場越走越遠,越走越黑,或許是當初被貶平民使他意識到現實和理想差距太大,在官場之中沒有“保護傘”是萬萬不行的,于是他為了讨好上級,可以不擇手段地達成目标,最終放棄了他為官的初衷,或許這才是他的“奸雄”本性。
當他選擇踏出那一步之後,故人恩情已經抛之腦後,報效國家替百姓伸張正義的理想也随風消散,步步高升成為了他的人生信仰。
恩人尚且如此,賈家對于賈雨村來說隻不過是個跳闆,成為了他在官場上晉升的工具而已。
當賈家破敗的時候,他選擇了落井下石,舉報了賈家的罪行,使得賈家衆人被貶為平民,昔日提攜之情也早已忘得一幹二淨。

賈雨村
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令其瘋狂。
在官場的腐敗泥淖中不斷前行的賈雨村,為了權勢,忘恩負義,落井下石,最後官至大司馬,春風得意,人生巅峰。
但好景不長,就被昔日的衙役小沙彌舉報他違法亂紀,讓他戴上枷鎖,锒铛入獄,流放東北,沒過幾年就病死了。

賈雨村
賈雨村,才華橫溢,擁有非凡抱負,一生追逐功名利祿,為了官運亨通,抛棄故人恩情和賈家提攜之恩于腦後,不擇手段,落井下石,心裡欲望膨脹,也最終被欲望吞噬了自己的心靈,導緻自己泥足深陷,無法自拔,落得個悲慘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