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 講述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钗排名第三的賈元春,她是賈政和王夫人的女兒,賈寶玉的姐姐,要比寶玉大十來歲,十幾歲便入宮當了女史,後才選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成為賈家最大的靠山。雖然元春出場次數不多,卻對整部著作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

賈元春
賈元春憑借自己的顯赫地位使得賈府的發展得以達到高潮,但是好景不長,賈家最終仍未能避免衰亡的結局,這其中有幾點原因:
一是賈家依靠元春貴妃娘娘的身份成為了皇親國戚之後,并沒有因此做大做強,主要原因是賈府沒有一個男子借助優勢努力往上攀爬,反而是沉迷享樂,不思進取,如賈赦、賈珍和賈琏等人雖有官位,但一心沉迷女色,瘋狂斂财,毫無羞愧之心。
寶玉雖天資聰穎,受到賈母、賈政等人重點培養,但他并無心學習,更是對仕途無意,因此偌大一個賈府盡然找不出來一個男子可以撐起賈家大業。

賈元春
二是元春在宮中地位并未能持續多長時間,短短二三年就突然傳出薨了(去世)的消息,原本賈家雖然無人可以支撐起大業,但好歹也是皇親國戚,有元春這個大靠山在,也能做到衣食無憂,地位尊貴,但是元春幾年光景便驟然離世,緻使賈家靠山一倒,便被抄家。
而關于元春離世的原因衆說紛纭,有幾種可能的推測總結如下:
一是秦可卿之死促使了元春在宮中地位的上升如此之快,有專家推測認為秦可卿乃王室遺孤,為了安全栖身于賈府之中,但元春向皇帝告密使得秦可卿身份洩露,結果自缢于天香樓,而元春也因此被皇帝加封賢德妃,地位發展如日中天,但後來另一股敵對勢力也因為此事迫害了元春,并且元春和秦可卿都是以上吊的方式自殺身亡。
二是因為元春在宮中并不受皇帝鐘意,從元春省親一回便可知,元春省親是奉了太上皇的旨意,并不是皇帝的意思,而且元春回到賈家就向賈母衆人哭訴那皇宮是“見不得人之處”,可見元春在宮中并不是很如意,相反可能受到冷落和迫害,再加上賈家這個外親又發展不起來,使得元春在宮中孤立無援,太監們時常在皇帝耳邊說她壞話,終使得元春被賜三尺白绫,自缢身亡。

賈元春(前中)
元春的判詞這樣寫道:
“畫着一張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詞雲: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弓”代表“宮”,“橼”代表“元”,“弓橼”又可以代表“宮怨”,因此可以由判詞推測出元春在宮中日子過得并不舒坦,反倒心中充滿了怨意。
“辨是非”說明元春入宮多年來一直處于宮廷争鬥中,獨自一人判斷和應對形勢發展和利害關系。
“榴花”指石榴花,開時鮮豔似火,惹人注目,但是開的很晚,說明元春地位急劇上升之時賈家已是落敗之勢,且石榴還代表多子,說明元春死時可能已身懷六甲。
“虎兕”分别指老虎和犀牛,是兩種異常兇猛的動物。有分析推測“虎”指的是皇帝,而“兕”指的是皇帝身旁的太監;也有别的推測認為“虎兕”指的是兩股争鬥的宮廷勢力。
因此綜合分析便得出元春是死于宮廷鬥争之中,并且死時腹中已有胎兒,她的死也使得賈家急劇走向衰亡。

賈元春
關于元春這個角色的研究,很多人還喜歡探究她對寶黛钗愛情的看法。
這個可以從元春送禮物給大觀園衆姐妹一回看得出來,她送給寶钗和寶玉的禮物是一樣的,而送給黛玉的禮物确是和迎春探春等人等同,由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元春在心裡是認可寶钗和黛玉的“金玉良緣”的,相反對寶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并不支持,因此她通過送禮物來向衆人表明自己的看法。
元春為何如此支持“金玉良緣”呢,一是因為王夫人本身就偏愛寶钗,早已經将寶钗作為寶玉未來妻子的人選,王夫人也早已偷偷向元春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元春很有可能站在自己母親這邊;
二是因為原本賈家男子就沉迷女色錢财,不圖把家業發揚光大,元春在宮裡勢單力薄,她需要一個像“楊國忠”一樣的得力皇親國戚助她一臂之力,而這個人選就隻有寶玉才能擔此大任,但是寶玉無心向學,唯有一個賢内助才能輔助他上進,對比之下寶钗肯定要比黛玉更加适合做這個賢内助來輔助寶玉他日金榜題名,振興賈家,幫助自己增強勢力,鞏固地位。
三是因為賈家陰盛陽衰,雖然看賈母兒孫滿堂,但是到了賈政賈赦這一代,生的男兒就已經很少,再到賈琏隻生了個巧兒,因此急需增加男丁壯大家族,而黛玉身體羸弱,患有不足之症,對于添香火一事并沒有太大的把握,而寶钗身材豐腴,體态甚好,着實适合。
因此元春心裡一直都是将寶钗當做寶玉未來妻子也就是賈家女主人的最好人選的。

賈元春
賈元春,短短一生,卻一人撐起了整個賈家的富貴榮華和尊貴地位,但可惜兄弟姐妹沉迷聲色犬馬,無所作為,緻使她孤立無援,孤獨地死于那深宮冷院之中,如那昙花一現,雖然開時燦爛惹人喜,但敗時卻又無人問津,令人惋惜,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