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這位謹小慎微、生怕掉進别人陷阱裡的官大叔,與其說他摔在了自己權力的坑裡,不如說是他栽倒了弟子祁同偉手裡。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可以看出,高育良不可謂不小心,就連趙瑞龍拉他下水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他的小心謹慎同時還體現在對政治對手李達康等人的擠兌和防範上,而且對利益共同體、觊觎季昌明檢察長位置的肖鋼玉也留了一手,可這樣一位在刀尖上行走的江湖大俠,卻為何栽倒了最親密的夥伴祁同偉手裡呢?以下從管理學角度,嘗試做一些理解:

一、從“刺猬理論” 窺見管理中的安全距離

①有這樣一則故事:兩隻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着刺,刺得對方怎麼也睡不舒服。于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猬終于找到一個合适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度又不至于被紮。

②因此,“刺猬理論”放在管理學中,就是上下級之間應保持适度的距離,疏密有度才能把握好工作關系,并防止因下級的阿谀奉承而喪失原則。其實,不管是上下級之間,還是同事之間,以及各種社會關系之間,在交往時都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相互交換隐私,不越個人國界,方能更好的共生共存,而這種距離亦可稱之為安全距離。

③那麼,我們看看高育良和祁同偉的距離。誰都知道由于吳老師和梁璐的友誼關系,使得高育良與祁同偉這對師生之間,在政治關系以外,還有一層不是連襟勝似連襟的情感屏障,真是銅牆鐵壁,堅不可摧。

④而祁同偉還常常去高育良這位老師、上級家裡去做客,吃飯喝酒談天說地,哪一次都離不開漢東的政治,公私完全攪到一起。另外,高育良大叔可是住在衆目睽睽的官員大院耶,離沙瑞金等領導隻有一步之遙,高大叔想幹嘛呢?

⑤那麼,高育良跟他的另兩名弟子侯亮平和陳海呢?可見,雖然他們也惺惺相惜,但不同的政見,使得他們一直保持着應有的警惕和距離。這種距離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保護,一種安全。

⑥正是這種親密無間的距離,讓高育良無法看清祁同偉,正所謂遠觀才能看到全豹。他隻看到了祁同偉為了向上爬,去給陳岩石拍馬屁,在李達康面前見風使舵,以及給趙立春哭墳的表相,以及在自己面的俯首帖耳,所以,他認為祁同偉無非就這點小把戲,從而對祁同偉毫無防範之心。

⑦因此,在雙方的關系中,高育良沒有給自己留餘地,也沒有給祁同偉留空間,最終導緻他無法騰出心裡和空間上的距離客觀的審視自己,也沒有認識到在祁同偉的罪行裡,自己一直起着保護傘的作用。要不然,祁同偉哪裡敢肆無忌憚地幹壞事呢?由此,他們之間看似堅如磐石的關系,其實質上已經越走越遠,直至互相傷害。

二、在企業決策中 傾聽不同的聲音
①斯坦福大學管理學教授羅伯特·薩坦說:“你需要有一些與你觀點不同的人和敢于與你争論的人在身邊,他們會阻止整個團隊做一些愚蠢的決定。”

②再看看高大叔身邊跟着的,永遠是和他權力味相同的祁同偉這個下級。祁同偉不像侯亮平一樣敢于和高育良争論,也不像陳海那樣有原則,他更多的是尾随并附和着高育良對權力的迷戀。

③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們是一個繩上的螞蚱,祁同偉肯定不會有意害他的老師,更何況這位老師可以幫他青雲直上,是他求之不得的政治資源,他幹嗎非要自讨沒趣和老師意見相左呢?

④其實,不管是當今的職場還是曆朝曆代的官場,都有專職給上司講好話聽的,迷惑你沒商量,達到自己的目地才是關鍵。因此,祁同偉不是個例,他表演給高育良的一切,不過是他尋私利的一種障眼法。

⑤因此,高育良就這樣在應聲蟲的世界裡沉淪而不自知。所以,适當時,納入不同的聲音和意見,方能辯證的決策問題,個人和企業亦如是。

三、在公司運營中 洞悉人性才是關鍵
①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管理的就是人性,在一個平台和組織内部,大家除了共事以外,那麼,利益才是根本,說白了,也就是所有人都處于一種利益關系之中,因此隻有懂得人性方能做好管理。

②可高育良最緻命的弱點就是對人性缺少洞見,他完全忽視了祁同偉曾被命運拍到谷底又翻盤以後的複仇心裡,而這種仇恨的種子一旦生發,不但可以摧毀自己,還可以灼傷他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高育良低估了人性。

③祁同偉在不幸婚姻和權力複仇的快感裡,變得越來越貪婪,這種貪婪包含着對秩序的破壞,對權力的追求,對金錢的攫取,對陳陽美好愛情破滅後的歎息與另類情感的尋找。

④因此,祁同偉是可恨的,也是可憐的,也是令人同情的。高育良從來不知道,祁同偉在複仇的路上越走越遠,直至迷失并逐漸發展到為掩護貪官丁義珍逃跑,竟殺害了昔日同窗陳海,并一直私下與高小琴和趙瑞龍等利益集團勾結,又對親戚的為虎作伥明目張膽地包庇。

⑤因此,祁同偉在走向不歸路的同時,同樣也将高育良推向了深淵。當祁同偉向他坦白一切包括陳海也是他殺害的時候,高育良害怕了,他悲哀地歎到祁同偉這條破船他是下不了了!

⑥可見,高育良千萬百計地防火防盜,唯獨對他這位并不高明的得意門生祁同偉放松了警惕。他從沒想到祁同偉的貪婪如此兇猛,最終竟也把他高育良送上了絞刑架,這就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吧。

⑦如果說高育良自己的罪行尚且可以鬥量,那麼,祁同偉帶給他的一樁樁一件件錯綜複雜的罪責,于他都逃不了幹系。

因此,這就是為什麼傷害你的往往不是對手,而是最熟悉你的人。所以,高育良隻所以會栽倒祁同偉手裡,除了他自己對權力無限的追逐以外,還有他忽視了上下級之間應保有的安全距離和對不同聲音的接納,以及缺乏對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