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時間,我追完了電視劇《聶榮臻》,讓我了解了這個溫潤如玉、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聶榮臻。聶榮臻在1992年5月14日去世,享年92歲。

聶帥還被毛主席稱之為“福帥”,因為他從沒有被日本人抓捕,也未受過傷。

聶帥的福澤源于他兢兢業業地為國家戰鬥,源于他待人厚道,先他人後自己,更源于他舍小家衛大家的情懷。

...

聶榮臻元帥生平的大緻事迹介紹

聶榮臻1899年出生于四川江津,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并參與學生運動。1922年,聶榮臻赴比利時就讀化學工程系。1923年進入中國共産黨,并去蘇聯紅軍學校學習軍事。

國外留學的時間裡,認識了許多重要人物,例如周恩來、鄧小平、葉挺等。回國後的聶榮臻本在黃埔軍校任職,但随着與蔣介石的對抗,聶榮臻轉而去上海與周恩來從事地下工作。

...

在上海的這段期間,聶榮臻與妻子張瑞華結婚,并生下女兒聶力。但是地下工作進行地非常艱難。上海的地下黨都被派去蘇區參與前線,聶榮臻也不例外。妻子和女兒與聶榮臻分隔好幾年。

本來是聶榮臻等人與國民黨的抗戰,随後是與日本軍隊的抗戰。戰争是無情的,人是有情的。在這段抗戰時間裡,中國人民不畏艱難,不怕犧牲,最終打退了日本人。

進入新中國的聶榮臻,被中央軍委派去管科研國防工作。在聶榮臻的指導下,在一堆科學家的努力研究下,完成了“兩彈一星”,使中國不再懼怕外國的核脅迫。

...

看完電視劇《聶榮臻》,盤點下我印象最深的幾個事迹

01聶榮臻救助日本女孩美穗子

在1940年,晉察冀軍區攻打井陉煤礦區時,煤礦區的日籍站長與老婆死亡。聶榮臻的部下在聶榮臻的命令下,将幸存的加藤美穗子和加藤琉美子帶回指揮部。

加藤美穗子大約五六歲,妹妹則不滿周歲,還在吃奶。聶榮臻并命部下去周邊找哺乳期的婦女喂奶。

...

聶榮臻說道:“雖然敵人殘忍殺害了我們的同胞,但孩子是無辜的,她們也是戰争的受害者。”沒錯,我們不能與日本人一樣,殘忍地殺害老人婦女兒童。如若我們将這小孩扔下不管,與日本人又有什麼差别。

美穗子來到指揮部,與誰都不親,隻是跟着聶榮臻。因為聶榮臻很細心地給她削了一個梨吃,并且還一小勺一小勺地喂飯給她吃。

聶榮臻悉心照顧了她們幾天,決定将兩姐妹送到日軍那兒,幫助她們尋找親人。但妹妹在石家莊的醫院裡,美穗子回到日本,由親友撫養長大。

40年後,美穗子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帶着一家人回中國看望聶榮臻。

...

02聶榮臻下令不與百姓争食,同下屬吃馬食黑豆

聶榮臻在晉察冀根據地時,生活是十分艱苦的,糧食供應都不足。聶榮臻卻下了一道命令:“軍隊不與百姓争食”。百姓都覺得不妥,認為軍人要打仗,不能餓肚子。但聶榮臻執意說道:“當兵的身體好,可以去遠一點的地方覓食,而老百姓不行。”

...

在此期間,聶榮臻堅決不搞特殊。當軍隊廚子為他單獨燒了一鍋雞,聶榮臻堅決不吃,要與自己的部下一樣吃馬才吃的黑豆。

當聶榮臻的一個兵不小心打死了老百姓的一隻雞,聶榮臻堅決要求賠償老百姓一個銀元。

聶榮臻深受老百姓和兵的愛戴,真的是以德服人。

...

03聶榮臻為抗戰事業,十幾年不與女兒見面

聶榮臻舍小家衛大家。當他從上海離開來前線,他的女兒聶力還在襁褓當中,由妻子張瑞華撫養。直至女兒七八歲時,張瑞華也被派往前線,與聶榮臻相遇了。唯獨留下幼小的女兒在上海獨自長大,并在紗廠打工維持生計。

直至聶力十四歲時,才被接回與聶榮臻團聚。聶力也是非常有名的中将,是全世界唯一的女中将。聶力被接回後才開始念小學,她成了班裡最大的學生。

聶力很努力,一直在用心地學習知識,最後還去蘇聯上學,最後也科研人員參與聶榮臻指揮的兩彈工程。

...

04聶榮臻尊重科學家、保護科學家

一直認為科學家是最值得尊重,新中國最應該提高自己的武器裝備。在研究導彈期間,錢學森要求請一些科學家幫助一起研究實驗。

研究院的一位政委以曆史遺留問題讓從南京過來的程源教授再返回去。幸虧及時被聶榮臻知道了,聶帥狠狠地教育了那位政委,并要求他去求程源教授回來。

...

在導彈第一次發射失敗時,聶榮臻二話不說打電話過去說:“絕對不能追究科學家的責任,這次誰都責任都不追究。”

高政委又以程源負責的技術出問題為由,讓程源離開。聶榮臻知道程源要被調離,立即組織會議,訓斥那些不懂事的勤務兵,要尊重科學家。

正是有了聶榮臻這樣給科學家足夠的權利,以及不遺餘力地幫助支持他們,給他們做好勤務兵,兩彈一星才能這麼快研究出來。

...

05聶榮臻領養葉挺遺孤

聶榮臻有小愛,更有大愛。葉挺在很早因戰争去世了,葉挺的九個孩子成了孤兒。聶榮臻在自己生活穩定後,在自己有能力的範圍内,将葉挺的四個孩子接過來撫養。葉挺的四個孩子在聶榮臻的撫養下,也有了一番成就。

...

看完《聶榮臻》後的一些感悟

我對聶榮臻元帥的甚是佩服,在動蕩不堪的年代裡,他遵于一個原則‘絕對服從黨的命令’,他堅守自己的原則“絕不講人情,絕不見風使舵”。聶帥一生耿直又忠厚,胸懷大志,敢于承擔責任,遇事當機立斷。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靠這些老将們拼搏下來的,流血流汗打下來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珍惜。在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多為國家和社會做些貢獻吧。

普通人的我們,名垂千史或許太難,但至少要不愧于心。

有空多讀讀書,多看看曆史,多學習下古人的智慧,豐富自己的眼界及學識,這是我最想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