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南北戰争前夕,美國南方佐治亞州的十二橡樹莊園正在舉辦宴會。

16歲的美麗少女斯嘉麗,穿着自己最漂亮的綠裙子,像花蝴蝶一樣穿梭在男孩子中間,遊刃有餘地和他們調情,享受着衆星捧月般的恭維。

...

在那個女人們動不動就要喘不過氣來,要聞兩口嗅鹽,要暈倒的美國南方,斯嘉麗的美是無疑健康,張揚,充滿生命力的,有着讓男孩子着迷的魅力。

而這時候的斯嘉麗,心裡也隻有漂亮的衣服,熱鬧的舞會,以及自己那求而不得的初戀——艾希禮。

...

直到戰火真正燃燒到南方的土地上。磨難,使這個年輕漂亮的南方姑娘,卸掉了所有淑女的僞裝,暴露了内在的自私、冷酷,同時也激發了她的美好和堅毅,成長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女主——斯嘉麗。

不錯,《亂世佳人》是一部标準意義的大女主戲,但因為加入了對南北戰争前後社會變遷的描寫,以及對戰争的反思,整個作品又呈現出一種波瀾壯闊的史詩感。

影片背後的曆史

不同于代表着美國榮耀和輝煌的獨立戰争及二戰,南北戰争是美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痕。我們現在說起來,好像南北戰争就是為了廢除奴隸制。但其實,解放黑奴隻是手段,從來不是目的。

戰争爆發的真正原因是北方的工業化制度與南方種植園經濟之間的沖突。

林肯總統起初是希望以保留奴隸制換取南方不要造反的,結果還是打起來了。更糟糕的是,南方軍一開始就勢如破竹,北方軍節節敗退。林肯這才祭出殺手锏:解放黑奴。

于是,大批的黑人投入北方軍隊,戰局徹底扭轉,最終以南方軍統帥羅伯特·李将軍投降結束。

這場内戰給美國帶來的傷痛是深切的:它是美國曆史上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争,造成75萬名士兵死亡,40萬名士兵傷殘,還有大量的平民無法統計;

戰争中出現了殘忍的謝爾曼大屠殺和三光政策;南方最繁榮最美麗的城市亞特蘭大在這次浩劫後化為廢墟……

因此,20世紀以來出現了大量反思南北戰争題材的文藝作品,光電影就超過500部。比較知名的例如南方視角的《一個國家的誕生》,《與魔鬼共騎》,北方視角的《光榮戰役》《烈火邊境》等等。

《亂世佳人》這部影片,是根據瑪格麗特·米切爾著名的長篇小說《飄》改編而來,主演是與瑪麗蓮·夢露和奧黛麗·赫本齊名的好萊塢女星費雯麗,以及大帥哥克拉克·蓋博。

電影1939年在亞特蘭大首映,1940在美國正式上映,奪得了當年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内的10項奧斯卡大獎,轟動一時。

相信每一個看過電影的人都會記得火車站廣場上的那一幕:一個長鏡頭慢慢推過來,女主角成為人群中的小黑點,滿地的屍體和傷兵,流着血,髒亂不堪,最後,鏡頭定格在飄揚的旗幟上……

...

再配上醫生的台詞:“看看他們,眼看着就要失血而死,沒有藥,沒有繃帶,連止痛劑都沒有。”那種震撼,是深刻切骨的!

...

電影用無數的細節和鏡頭,向我們呈現戰争的毀壞力,戰争中人的悲慘命運。例如:

無數的老弱婦孺們圍在廣場上,搶最新的報紙,接着響起此起彼伏的嚎啕大哭聲;斯嘉麗看着自己熟悉的那些男孩的名字,一個個出現在陣亡名單上;亞特蘭大燃起的熊熊火海;斯嘉麗回塔拉的途中遇到一支撤退的隊伍,病弱的士兵走着走着暈倒在路上,同伴把他扛在肩頭,繼續行進……

更是借主角瑞德和艾希禮之口,直接說出了戰争是沒有意義的,“等戰争結束了,人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而打。”

大女主的成長

當然,影片以南北戰争為背景,核心還是我們的大女主斯嘉麗。

戰前的她,雖然有點嚣張,自我,虛榮,淺薄,但也不過是個招男孩子喜歡,招女孩子讨厭的小姑娘。但當真正的困難來襲時,她卻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氣。

亞特蘭大淪陷前夕,梅蘭妮即将臨盆,斯嘉麗跑遍全城找不到醫生,找不到幫手,身邊隻有一個懵懵懂懂,完全派不上用場的小女仆。

她害怕得要命,但是聽到梅蘭妮痛苦地呻吟,呼喚着“斯嘉麗”“斯嘉麗”,她眼神堅定地說:我來了。

...

她鼓起勇氣為梅蘭妮接生,之後又獨自一個人,架着一輛破破爛爛的馬車,帶着一個虛弱的産婦,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和一個笨笨傻傻的小女仆,穿過北方軍隊,回到自己的家——塔拉莊園。

本以為可以卸下重擔,撲進爸爸媽媽的懷裡大哭一場,發洩這許久以來心中的害怕和委屈。

結果,她面對的是:兩個妹妹重病初愈,媽媽得傳染病而死,爸爸痛苦過度精神失常,家裡被北方兵掃蕩一空,什麼都沒有了。

困難要來時,總是一個接一個連珠炮似的向你砸過來,完全不給人喘息的機會,似乎就是要一舉壓垮你。但斯嘉麗,是永不會被壓垮的。

她毅然決然地擔負起家中長女的責任,扛起養家糊口的重擔,成為塔拉莊園奧哈拉一家的支柱。

...

所以,當斯嘉麗站在塔拉莊園,從泥土裡刨出一個胡蘿蔔狼吞虎咽,面對大地和蒼穹,喊出:

上帝做我的見證

見證我不會被任何事情打垮

等這一切都結束後

我永遠不再挨餓

不讓家裡人挨餓

哪怕說謊

去偷 去騙 去殺人

上帝做我的見證

我絕不再挨餓

...

你已經忽略了這句話所包含的道德悖論,隻會覺得,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此時的斯嘉麗美的驚心動魄,不再隻是因為漂亮的臉蛋,忽閃忽閃的大眼睛,而是她渾身散發的那種熾烈的,不屈服的,破土向上的生命力,令人折服。

不管再大的困難來臨,沒有崩潰,也絕不退縮,撸起袖子勇敢面對,大女主的形象越發清晰起來。

為了重建家園,她去掉南方小姐身上的一切矯情,頂着烈日帶大家下地摘棉花,像個包工頭般兇狠、嚴厲、冷酷無情;

...

為了生存,她槍殺了一個闖進自己家的北方大兵,還搜刮了他身上所有錢财;為了交上300美元的高額稅金,保住塔拉莊園,她拿出戰争前在宴會上招蜂引蝶的本事,把妹妹有點小錢的男朋友弗蘭克,變成了自己的丈夫。

...

嫁給弗蘭克之後,斯嘉麗經營鋸木廠,和北方人做生意,雇傭囚犯,默認工頭對囚犯們的刻薄和暴力,還親自駕着馬車穿過貧民區。

道德、善良、淑女的尊嚴,她全都不要了,她隻知道自己永遠不要再受窮了。

...

這時候的斯嘉麗,有點像《紅樓夢》裡的王熙鳳,才不信什麼陰司報應呢。對于别人,幾乎沒有任何同情心;做起壞事來,一點也不糾結,更沒有任何的道德負疚感。

真的很少見到這樣一個女主角:她自私,虛僞,勢利,冷酷無情;但她又勇敢,堅韌,有擔當,永不妥協!她身上的好和壞都那麼鮮明,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愛她是好,還是該恨她是好。

糾葛的愛情

影片中除了大女主斯嘉麗的成長,十分打動人心的,還有她和瑞德的愛情。

斯嘉麗雖然在弗蘭克死後嫁給了瑞德,但卻一直捧着年少時的夢,以為自己愛的是艾希禮,對瑞德的深情守護視而不見;而瑞德,在這麼多年的愛而不得,再加上女兒意外死亡的重創之後,終于心力交瘁。

他不想再與斯嘉麗糾纏下去,要結束這段感情。

...

而遲鈍的斯嘉麗,此時才發現自己對希禮的愛不過是鏡花水月,虛幻一場,一直默默守護在身邊的瑞德早已走進她的心。

很多人在看瑞德和斯嘉麗相互糾纏的時候,心裡都特别着急:瑞德自尊心這麼重有必要嗎?承認“我愛你”能掉塊肉嗎?如果他能坦誠一點,是不是兩個人的結局會好一些呢?

這,便是忽略了斯嘉麗身上的自私成分。

斯嘉麗一向深知自己是有魅力的,而且非常善于利用這種魅力,來達成自己的目的,根本不會顧及到對方的感受,以及對别人的傷害。

除了自己深愛的艾希禮,對哪個男人,她不是毫不留情地利用呢?在她沒有愛上瑞德之前,瑞德的愛是不會被珍視的,反而會成為她利用的武器。

而瑞德又太聰明、太清醒,也太了解斯嘉麗了,所以一直不敢坦誠對斯嘉麗的愛。除了臨上戰場前那一次,他覺得可能是訣别,于是進行了一場剖心剖肺的、極為熱烈的表白。

...

...

其他時候,他的愛總是飄忽不定的。

每當被斯嘉麗稍微捕捉到一點時,他立馬用刻薄的話把那團小火苗澆滅。他害怕斯嘉麗一旦得知自己深愛她後,會以此拿捏他,那便是對這份愛的侮辱和踐踏。

于是,兩個人在對彼此的誤解和折磨中消耗掉了所有的愛,瑞德頭也不回地走了。

這一天,斯嘉麗失去了一生最忠實的朋友梅蘭妮,失去了假想中的愛人艾希禮,更失去了多年來那麼深切愛着她的瑞德。她傷心悲痛,不知所措。

每當面對困境無解的時候,斯嘉麗都拿一句話來安慰自己:我不去想那麼多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

故事到這裡結束。斯嘉麗能不能挽回瑞德我們無法得知,但我們知道:這世上沒有什麼困難能打倒她。堅定而強大的内心,可以幫她應對人生中所有的風雨。

【本文由“青禾的寫作專欄”發布,2021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