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看呢,電影想要表達東西非常多。導演對于劇情的取舍非常的猶豫導緻主線劇情的表現力較弱。

其實主線劇情是借助梅拉德之口講述愛德華的故事,成長過程中不被父親認同(這段往事講的也有些倉促,突出不了父子的矛盾),然後長大參戰、殘疾、掙紮以及到最後父子二人和解。

支線劇最主要的是壞中尉,這個角色貫穿始終。但是這個角色以及相關劇情對主線劇情的影響也并不大,有些多餘。另外梅拉得的愛情線,以及愛德華身邊的小女孩兒,這些我覺得都沒有必要,當然小女孩充當了愛德華之口,但也可以讓愛德華有個什麼其他面部殘疾,能說話就行了。

影片想講的太多,主線不夠突出深刻,支線劇情略顯累贅,這樣一來就感覺影片比較散比較淺了。

另外,其實我覺得沒必要通過梅拉德之口去講述這個整個故事。影片中梅拉德的占比太高,反而削弱了主角愛德華以及主線劇情的地位,同時也沒有營造出一種“曆史感”。可能一開始以愛得華為主角,然後通過表現戰争的殘酷以及他的受傷殘疾,然後在他接受治療、後面又重拾對藝術的熱愛的過程中去引出他與父親間的這種羁絆,這樣一來豐富人物性格,二來充分講述了他與父親間的問題。

另一方面的影片當中做的比較好的就是在影片當中經常切到父親這一塊兒。然後突出父親本身的一種懊悔,體現出他對兒子的愛。

影片最後是父子兩個的和解,如果主線劇情夠豐滿,到這兒就能有一個不錯的情感爆發了。至于最後愛德華是自殺還是有一個比較圓滿的結局,我覺得這兩者都可以。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整片用了非常多華麗、繁複的攝影手法,個人覺得有些畫蛇添足,尤其在這種主題不夠豐滿的情況下 。